搜尋此網誌

2011-12-21

把別國家的悲慘(國殤、死亡、宗教或是當事人被關)當作笑話,是沒同理心、沒禮貌、不尊重、不專業、失去公信力、不承擔社會責任,讓民眾不懂議題在講什麼,應該公正、慈悲、嚴肅地去報導

評論:如果要客觀描述事實,就不會採用如下的方式「通過犧牲別人來為自己出風頭」。



第一篇原文網址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6793134.shtml

山寨北韓主播報新聞 NCC罵不識大體

【聯合晚報╱記者郭玫君/台北報導】 2011.12.20 10:16 pm




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過世,華視新聞昨晚竟找來政治記者梁芳瑜模仿北韓主播李春姬,以怪腔怪調的韓語、國語交雜方式播報台灣大選新聞,引發網友一片撻伐。學者痛批台灣新聞綜藝化,更何況華視是背負社會責任的公廣集團;NCC發言人陳正倉上午聽聞記者描述片段也直呼「超誇張」,形容這是「不識大體」,將請NCC傳播內容處了解狀況,看看是否需要行政指導。

對於華視拿李春姬當玩笑,試圖以趣味方式播報新聞,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羅世宏批,台灣的新聞綜藝化及娛樂化情況太嚴重,更何況是涉及國際敏感性的議題。目前北韓人民正處於國殤,商業新聞台都不該以這種方式操作,更何況是負有社會責任的公廣集團,這種笑話放眼全世界應該找不到第二個例子。

他說,這種新聞顯然不是一個人就能決定,整個新聞製播流程已出了很大的問題,華視除了檢討也有必要公開道歉。他認為因為新聞局放任公廣集團的人事案,已影響到公廣集團運作,現在甚至連內容把關都出問題,新聞局也要負起責任。

華視方面表示,以這種方式呈現新聞,是希望紓緩大選的緊張氣氛,但在尺度上可能需要加強。華視將發表書面道歉,以及在電視新聞上向大眾致歉。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說,新聞應該還是要嚴肅,以有公信力的形式呈現,回歸到中規中矩,展現新聞的專業。華視此次新聞操作相當不妥,電視台可能以為是好玩有趣,但好玩的心態表現在新聞上,確實需要自律。

對於新聞內容以綜藝化呈現,陳正倉說,之前日本震災時全民最大黨也曾拿天皇開玩笑,他認為,不論對方與我們有無邦交,領導人過世且對方人民哀痛,應該以最大的同理心、包容、慈悲去報導。他未親眼見到華視新聞片段,原本不予評論,但聽到記者描述後,也直呼太誇張,認為華視作為台灣的公廣集團,怎麼會這樣搞?將請傳播內容處了解狀況。


【2011/12/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第二篇原文網址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47742

人間福報《社論》新聞節目綜藝化

2011/12/21



國內的電視新聞頻道超過十台,競爭激烈,因此有些新聞節目逐漸趨向綜藝化。其中最受批評的就是談話性節目,因為與談者都有新聞從業者的背景,儘管立場不同也能維持著基本的新聞風格;但是有些新聞主播的播報方式愈來愈誇張,形似演藝人員。新聞基本上要求真實,有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變成搞笑就有點不三不四。

北韓領袖金正日的死訊十九日播出之後,平壤街頭人人神色哀戚,北韓中央電視台由國寶「人民播音員」李春姬播報此一重大訊息時,身著喪服,期間不時出現哽咽或停頓,最後還有明顯的哭腔,這當然是表達他們對國家領袖逝世的哀慟。但是國內卻有電視台在播報總統大選新聞時,由記者扮成李春姬的模樣,打出「梁春姬」的名字播報新聞,實在有點突兀。

這樣的新聞播報方式果然被網友罵翻,呼籲NCC該出來管管新聞節目綜藝化的現象。雖然這則新聞報導無涉對於北韓金正日死訊的臧否,但是模仿李春姬的行徑近乎輕浮,這樣的播報方式雖還不到勞動NCC來管的地步,但電視台新聞部應該知所警惕,不要為了收視率或在業務的壓力下搞花樣搞過頭。

無可諱言,目前有許多新聞節目已經日趨綜藝化,其中談話性節目雖不到綜藝節目的地步,但是來賓唱作俱佳的表現,甚至在現場故意互相辱罵、動起手腳的現象,其實離綜藝節目已經不遠了。談話性節目在製作的構想上就是要有火花,如果來賓都不慍不火的談理念,觀眾十秒鐘後就轉台,因此在題材的選擇上必須有衝突性,來賓在立場上要有對立性,最好在談論現場有激辯,收視率就可以衝高了。

由於談話性節目的主題都是緊扣即時性的新聞話題,主持人也多少會注意到來賓的表現而即時導歸主題,不算太離譜。不過,新聞台本身有強烈的政治立場,也會引導新聞有立場。有些電視台邀請的來賓立場一致,就會出現言論一面倒的現場,無法客觀呈現事情的多元面向,導致言論不客觀,甚至引發民眾對立的現象。

近來有些談話性節目出現主持人以誇張方式主持的現象,讓人感覺像是綜藝節目,主持人穿梭在與談人之間,手拿指揮棒,音調抑揚頓挫,播報新聞的內容出現搞笑,感覺和新聞節目不搭調;似乎在模仿「全民最大黨」。本來「全民最大黨」是個模仿新聞性節目的綜藝節目,現在卻倒過來,新聞節目模仿「全民最大黨」,讓人啼笑皆非。

電視台中有許多部門,新聞部是新聞部,節目部是節目部,業務部是業務部,屬性不同,要求也不同。電視台老闆如果想把新聞部也變成搖錢樹,基本上就是不尊重新聞的價值,新聞是告知民眾訊息,是電視台建立權威的最重要基地,如果要求新聞部也去賺錢做業務,要記者、主播當藝人,那就不需要新聞部了。新聞節目綜藝化是當前電視台的隱憂,有逐漸蔓延的趨勢,各電視台應以「梁春姬現象」為借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