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03-11

當代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動機與原因四點:1.學術-跨越國籍疆界尋找真理及知識2.社會文化-跨越種族文化疆界尋找相互的諒解3.政治-維持與擴張國際影響力4.經濟-增進國際競爭力以及擴張國際經濟貿易市場

原文網址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9565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
高等教育全面國際化的動機與原因

摘譯自美國外籍學生顧問協會(Nafsa) 約翰‧哈吉克所著「全面國際化」(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ization) 502期 2012-03-08

國際化的原因

一世紀以前主要的國際化原因是歐洲大學的學者互相交換知識激發智慧的殿堂,不斷的擴大、增長。當時主要的擴張動機是網羅世界各地的資源,而今原因變得更為複雜。

學者在1998年的研究發現西方大學在中世紀以後有以下的演進:「教育扮演著一個國家的行政經濟利益角色,成為一國的發展重心以及國際角色認同,教育學者從一個外來者變成公民...然而,二十世紀的後50年,我們發現這種趨勢傾向成為另一種跨國間的合作與交流。」

中古世紀(約西元1600年間)高等教育為一種國家稱霸世界的手段,二十世紀後則變成國際間資源交流與整合的角色,而今,兩者的重要性既無衝突,更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相輔相成的途徑。

雙重挑戰

高等教育面臨著雙重挑戰:全球化與在地化同時並進。然而有些學者則擔心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是否意味著將高等教育分級?施行全球化的學術機構自比金字塔的頂端,而其他著重在地化的學術機構則被貶為二級教育?我們認為這項雙重挑戰不應得到一個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應試圖在兩者間找到平衡。

許多人很自然的會將全球化與在地化視為一種全有全無的遊戲。舉例來說,一個當地的學校,其教室的座位如果分配給一個國際學生則表示其學校裡少了一個給當地學生的座位。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想法。然而,若運用國際化的資源整合及交流的概念,則可以彌補這個損失,包括人力資源以及智慧財產方面。相對於全有或全無,兩者相輔相成才是解決之道。

許多例子證實高等教育必須成為知識與新發明的最前線,才得以影響及推動在地的發展。環境與疾病的傳染;全球化經濟體系、市場、及其重新分配...國際化高等教育需要降低其門檻讓學生及教職員工更容易跨入其領域,並且需敞開其大門對全世界網羅人才。

無可避免的,敞開大門、降低門檻會帶來一些優勢並且造成某種程度上的資源重組,因此其所造成的衝突也考驗著領導者的胸懷。馬吉森(2010)指出,這項利益固然很好,但對於教育機構來說好處為何呢?我們為何要替公眾利益買單?種種現象指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過程容易引起高等教育本身被降低層次的感受。因此,誰願意付錢,以及付多少錢成為這個議題中的焦點,尤其中國大陸和印度正面臨國家經濟發展的崛起階段,有更多人願意付更多的錢來投資自己。許多社會的菁英、智慧及才華也將匯集於頂尖的學術機構。

四項動機與原因

珍˙耐特(Jane Knight)與漢斯˙得威特(Hans de Wit)將當代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動機與原因歸納出四項要點:
1.學術方面-跨越國籍疆界尋找真理及知識
2.社會文化方面-跨越種族文化疆界尋找相互的諒解
3.政治方面-維持與擴張國際影響力
4.經濟方面-增進國際競爭力以及擴張國際經濟貿易市場

每一個要點都可以協助另一個要點承先啟後。雖然漢斯‧得威特本人並沒有下此結論,但我們可以從一些例子中找到蛛絲馬跡,例如:知識本身除了可以獲得對其他社會文化更深的瞭解之外,也可以應用在其他社會文化脈絡中,像是找到某種疾病的治療方法等。漢斯.得威特提到,全面國際化的動機非常的複雜,而其結果也非常不容易預測,但高度的國際化不僅可以挑戰、或更加確認一個人對一地的認同度,而參與國際化不僅可以提供在地以及國際的競爭力,也能更強化高等教育學術機構的水準。

譯者: 李伊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