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0/4/2/6/102042649.html?coluid=49&kindid=974&docid=102042649&mdate=0316113603
中醫在新加坡處境艱難 亟待政府正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6 11:36:03
中評社香港3月16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發題為《新加坡中醫界的處境》一文講述了中醫在新加坡發展的艱苦歷程以及在現實中所面臨的多方面症結。文章指出,如果當局能採取開放式的態度,正視中醫界的困境,與界內人士頻繁交流,達成諒解,顯然會成為促進中醫發展研究的一大助力。
文章摘編如下:
3月12日,筆者在《聯合早報》上讀了一篇關於“推廣本地中醫發展座談會”的報道,主講者有衛生部政務部長許連鏇博士、吳漢昇教授、黃海教授等。許連鏇博士指出,目前本地的中醫學研究趕不上那些比新加坡遲採用中醫的國家。她還建議,本地中醫學研究除關心現有醫療法的安全和效用問題,也可探討進行反映新加坡多元文化背景和保健情況的研究。
這個座談會對中醫的的討論與關注令人高興,然而在關注中醫的同時,我們是否了解中醫在新加坡的一段坎坷歷程?是否更應該關注為何中醫的進展如此散亂?為何中醫的發展始終緩慢?
3月17日是中醫節,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讓更多人士了解到本地中醫界的艱苦歷程。
早在開埠時期的新加坡社會,本地就已經有了多元的醫療文化,除了較完整的西醫體系外,還有形形色色的民間醫療。早期各地移民來新加坡定居,也帶來了世代傳承的不同醫療文化、醫療知識,例如馬來傳統草藥、印度傳統療法、中醫療法等。這些不同的醫療文化,逐漸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間醫療,但是它們的發展所呈現的往往卻是脆弱和不穩定性。由於民間療法或多或少都夾雜著江湖醫術和迷信,不免給一部分求診的民眾帶來了傷害痛苦,這也導致執政當局對傳統醫療的誤解。
新加坡本地早期的社會醫藥管理制度,一直是沿用英殖民地政府的醫藥管理制度。在整個體系當中,除了西醫醫療體系成為主流外,其他的傳統醫療因其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無系統化、存在著隱性危險等問題,導致傳統醫藥無法歸入主流體系里,只能在民間生存。執政當局對於傳統療法也始終沒有予以正視,並採取應有的管理規範和系統化,促使中醫只能在民間自力更生,散亂經營,一直到2000年政府成立了中醫藥管理局以後,中醫才被正式列入國家醫療體系的管理範圍,中醫的地位才逐漸有所提升。
在新加坡,只要會去尋求中醫治療的人,或多或少也都了解到,歷史較久、比較有規模的中醫藥團體大多數是義診機構。這些中醫義診機構,最大的宗旨是為了廣大貧病民眾提供最基本的醫療保健而做出貢獻,如同濟醫院、中華醫院、大眾醫院、佛教施診所、觀音救苦會等等,發展至今已超過三十多家。這些慈善中醫機構分布在新加坡各地區,是中醫界的中堅力量,每年均從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慈善捐款獲得資金維持日常開銷,有的是獲得民間社團的支持,有的則是由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捐助所成立。
近年來,除了同濟醫院獲得可觀的籌款外,其他的中醫機構多數為了籌款而絞盡腦汁,在阮囊羞澀經營中求存,若再要他們進一步展開花費龐大的研究任務,將是一項難以負擔的重任。畢竟,研究不是光靠買一些設備、器材就能出好成果,而是需要相當的時間、資金投入,還需要好的系統、足夠的師資、優質的學生等等,才能實現。而這些中醫機構的大部分員工的薪金已是捉襟見肘的微薄,加上中草藥開銷日益高漲等情況,已讓各中醫機構為了籌錢而煩悶苦惱,又如何能維持需要一段時日才能出成果的研究經費?民間機構研究的力量畢竟有限,尤其是這些慈善機構,平日已為維持正常營運而焦頭爛額,又何來充裕的資金去發展和深入研究?
如果當局能採取開放式的態度,正視中醫界的困境,與界內人士頻繁交流,達成諒解,顯然會成為促進中醫發展研究的一大助力。新加坡中醫界所面對的問題,以及存在著的多方面症結,畢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若能獲得當局的正面關注和理解,確實讓中醫界感到欣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