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求職 你準備好了嗎? 聯合新聞網 2008/08/07
為招攬優秀人才,聯繫新加坡在全球九個據點設立辦事處,就近招才。看好台灣科技人才能力,8月計畫再次來台搶灘…
以金融、服務業見長的新加坡,沒有太多天然資源,「人才」一直是他們發展經濟的重要資源。然而,面臨產業快速成長、科技業發展有成、跨國企業區域或全球總部相繼進駐,新加坡本地的勞動力,跟不上經濟成長腳步,出現人才缺口。
因此,根據不同國家的產業強項,向各國「借才」,成為新加坡重要政策。
開發新領域 保持競爭力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招攬優秀的人才,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與人力部,成立半官方組織「聯繫新加坡」(Contact Singapore),在全球九個據點設立辦事處,就近招才。
聯繫新加坡副司長羅雪霞說:「要保持國家經濟競爭力,就要不斷發展新領域,國家成長才能與國際接軌,但本地人力無法遞補,就要適時的引進外來勞力。」
新加坡政府對跨國人才招募,相當積極。不僅縮短申請就業憑證的時間,至多一個月;也提出免繳資本利得稅等優惠稅賦,只要工作兩到三年,就有機會申請成為永久居民等多項利多政策。
歷經幾十年發展,台灣科技業的雄厚根基,人才水準更不在話下。當新加坡政府有意發展科技產業,自然首先鎖定台灣。今年初,台灣科技業「員工分紅費用化」剛上路,對求才若渴的新加坡,無異是一大利多。
3月,「聯繫新加坡」偕同特許半導體、聯電新加坡分公司、Panasonic等七家科技公司,大舉來台徵才。預計8月,還要再來搶灘一回。
「台中、台南各待了一天,每場說明會都坐得滿滿,一、兩百張履歷表,真的是如雪花飄來。」今年初代表公司首次來台徵才的特許半導體人資部門訓練經理Will Wong對當時的盛況空前,仍印象深刻。
全球化世代 打開國際視野
他說,早期台灣分紅配股制度,使得底薪雖高於台灣一倍的新加坡公司,說服力不足。
如今,台灣科技新貴薪資條件、整體環境大不如前,雖然有不少大企業相繼調高底薪,但新加坡工程師的基本起薪高,加上額外的津貼補助,薪資水準高於台灣,也讓前來搶灘人才的新加坡企業,更加信心滿滿。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台灣工程類大學畢業生起薪約新台幣3到4萬元。聯繫新加坡在台徵才活動夥伴人力銀行副總兼營運長吳睿穎指出,價碼端看求職者的條件,以及求職者與徵才公司間議價的結果。
聯繫新加坡發言人3月來台徵才時曾透露,在星國大學畢業的工程師起薪至少2,500到3,000星元,約新台幣5.5萬到6.6萬元,工作三到五年後,優秀的工程師月薪可望突破新台幣10萬元。
前來徵才的新加坡廠商,儘管祭出高薪利誘,卻是有條件徵才。「至少有二到三年工作經驗、語文能力也不能太差」Will Wong坦言,「如半導體部分,業界老大台積電、老二聯電已幫忙磨刀,特許不需要投入多餘資源,進行再訓練,人才能馬上上手,對公司發展有很大幫助。」
「而且台灣的工程師的mindset很好!」Will Wong讚許台灣工程師的人格特質,不只吃苦耐勞,也非常負責任,會把公司的問題當作自己的問題,熱心解決,祭出高薪搶人,非常值得。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社會新鮮人海外就業意願,高達九成台灣求職者表示,不排斥到外地發展。過去,「中國大陸」是台灣科技人才海外就業首選,但吳睿穎指出,「中國大陸現在缺的是中高階管理階層工程師,基層工程師的就業機會有限。不過,新加坡缺的是基層工程師。」
他表示,全球化世代來臨,年輕人海外就業意願提高,有花園城市美名的新加坡,華人占了總人口四分之三,其中講閩南話的華裔過半數,且與台灣的生活形態相近,頗受台灣求職者青睞。
另外,新加坡是個高度國際化的國家,平均每三個工作者,就有一個不是本地人。舉例來說,在日月光新加坡工作的台灣人,只有個位數;特許半導體的員工分屬十多個國籍。
增進國際觀 培養溝通力
身處如此多元環境,除了能增進國際觀和語言能力,最重要的是,有助於培養溝通力。「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和不同國家的人溝通,培養包容力,學習與不同文化的人相處。」任職於新加坡特許半導體的王先生說。
「去年開始,從台灣來新加坡工作的人變多了。」在新加坡居住14年,任職於特許半導體的Sabrina說。
在日月光新加坡擔任會計部門主管的Jane,原任職高雄總公司,八年前從台灣遠嫁,請調新加坡。
她說,新加坡原已有個隨老公外派星島的外籍太太組成的網路社團,前年又出現一個台灣上班族成立的部落格,交流異地生活經驗。
Jane進一步分析,目前在新加坡工作的台灣人,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已婚族,考慮到新加坡的雙語教育環境,有助小孩的未來競爭力養成,而舉家搬遷到新加坡。另一則是未婚族,沒有家累,選擇來新加坡累積經驗,當作進軍跨國企業的跳板。
今年初剛從聯電南科廠轉戰新加坡特許半導體的王先生,是第一類族群的代表。「當初決定下得很快,就怕自己會後悔。」他說明,女兒不到兩歲,就已考慮到她將來的教育問題,而自己30來歲也適合職涯轉折,就選擇來新加坡。
在聯電新加坡人資部門擔任MIS工程師的Morris,是單身群的代表。「那時候,就只是想開開眼界。」大學和研究所都在美國就讀的Morris說,學成歸國後,原任職顧問公司,但習慣海外生活的他,在朋友引薦新加坡工作時,就有想闖一闖的念頭,毫不猶豫就決定接手,如今已在新加坡工作六年。
Morris語文沒有障礙,加上新加坡重視生活品質,不流行「加班」,每天6時準時下班,讓他擁有多餘的空閒時間,學習其他語言、打打小白球、網球,也加速適應當地生活。
如今,他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結婚生子,不但有了自己的小窩,也成了永久居民。
話說回來,新加坡薪資條件、生活環境,雖較台灣優渥,物價指數卻很高。「新加坡的薪水多台灣一倍,但生活花費貴了相當多。」Jane舉例,在新加坡買一輛小車,要花新台幣100多萬元;位於捷運旁邊的二房住宅,要價新台幣約1,400萬元。
跨國徵才 相中台灣人才
居住問題,也是跨國工作者首須克服的難題。新加坡國土有限,雖新加坡政府大力提倡「住者有其屋」策略,也積極興建國宅,但購屋限制不少,須具備新加坡公民身分,未滿35歲、單身,也不符合條件。
外籍工作者若要尋求落腳地,得在公開市場尋求私人建案,或是新加坡當地公民轉售、轉租的國宅,但費用相較高很多。另外,新加坡夜生活不若台灣熱鬧,商店街晚上9時半關門,是下班後習慣四處繞一繞的台灣人要學習適應的。
看中台灣人才優勢,聯繫新加坡發言人3月來台時曾表示:「請各位優秀人才,以新加坡作為一個跳板,打開國際視野。」在全球化時代,優秀人才是流動的,從家鄉轉職到異鄉就業,是機會、也是挑戰,中間需要克服的困難與考量的問題不少。或許就如Will Wong所說,海外就業,語言問題是其次,「最重要是,踏出第一步的guts!」
【經濟日報/記者林婉翎報導/200808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