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10-17

[美國] 聯合筆記/台灣書院的大挑戰

原文網址: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656114.shtml

聯合筆記/台灣書院的大挑戰

【聯合報╱傅依傑】 2011.10.17 02:50 am


「台灣書院」在美風光開幕,熱鬧沉息後,挑戰才開始。

比起大陸孔子學院,台灣書院起步晚了七年。且僅在紐約等三地新張,比孔子學院廣佈全球八十多國逾二百八十所,差距更大。馬總統雖強調台灣書院不和孔子學院搞抗衡,但實際情況不可能「和諧」。

孔子學院的五大職能,前三項與漢語教學有關,後二項為提供中國文化、教育及經社訊息、開展當代中國研究。台灣書院則有三大面向:台灣研究與漢學研究、台灣多元文化體驗、華語文教學與正體字推廣。兩者重點不同,仍有重疊,具體運作上更牽涉「選擇」問題:外國人想學華語文,會上哪裡?

近些年隨著中國崛起的華文熱,簡體字和漢語拼音已成美國華文教學主流。台灣書院獨樹一幟推動繁體字,除任重道遠,困難度也大。

更大的挑戰來自組織。孔子學院由大陸教育部司局級「國家漢辦」主其事,多與國外大學合作設立,指揮操作相對單純。台灣書院則標榜由十四個部會及相關機構「整合運作」,調子雖高,但官僚系統的合作表現並不令人樂觀。

辦外交不外人與錢,但台灣書院目前人、錢俱缺。以紐約台灣書院為例,它設在紐文處內,無專人負責,而由文建會、教育部、僑委會派駐人員「共管」,預算「共享」,設施由紐文處撥出「共用」。台灣書院在美實際運作由文建會主導,但文建會全美僅紐約一個駐點,還須兼管加拿大,人力捉襟見肘,亟待補強。

台灣書院是馬總統重要文化政見,醞釀三年後終於在大選前推出,避開跳票之譏。但台灣書院仍面臨內、外挑戰,要達成高懸的理想,仍有長遠的路。

【2011/10/17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