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8660
駐舊金山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
美國學貸危機
484期 2011-10-27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教授每4年可有1次支薪休假,等於他們可領11萬5,000美元而不用教書。范德比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每年花24萬美元支付校長的薪資。
雖然校友的捐贈可幫忙這些開銷,但主要來源還是學費。私立大學平均學費4萬美元,這已遠超過很多家庭的收入。因此,多數學生需要用學貸來付學費。大學缺乏外界的捐贈,也只能把更多的青年學子變成負債一族。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學生需要貸款呢?因為現在的父母很難付清學費,甚至只是支付部分的學費,特別是現在經濟不景氣。以去(2010)年的數據來說,一般有孩子正在讀大學的家庭花了3,000美金在外出用餐,但是只花了2,000美金在教育上。
根據一個非營利性組織關於學生貸款的研究,在2009年,67%的研究生曾經使用學貸,平均每個學生貸款24,000美元。私立大學的學生貸款金額更高。美國人現在學貸上的負債比在信用卡上的負債高。另一個關於貸款研究的組織(FinAid.org)表示,美國學生的學貸金額以每秒2,000美元的速度增加。依照這個速度,2012年總金額就會超越1兆美元。而且,依目前的速度並無減緩的趨勢。
研究學貸計畫的負責人羅倫‧艾許(Lauren Asher)說:「現在需要學貸的學生普遍分散在各種學校裡。貸款的金額因家庭開銷而異。」
此外,大學學費漲幅比家庭收入的漲幅大,也比獎學金的漲幅大。漲幅實在太大,速度也太快了!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大學教育的花費增加幅度太大,就讀大學的整體花費增加的速度甚至比醫療保險大。
實際上,造成學費高漲的原因還是州預算經費的不足。美國州預算緊縮,公立大學的開銷只能依賴學生繳交的學費,因此公立大學只好提高學費。另一種方式則是錄取更多需要繳交更多學費的外州學生與國際學生。學校的學貸諮詢員不一定是學生最好的朋友,畢竟他們的工作是讓學校的收支平衡。
現在研究生的工作市場越來越小,學生和家長可能要放棄名校迷思,學費越高不代表教學品質越好。研究上成果優越的教授不一定特別會教學,因為他們只花少許的時間在教書上。
駐舊金山辦事處文化組編撰
參考資料來源:2011年9月6日educationnews.org
連結網址:http://www.educationnews.org/higher-education/american-colleges-in-debt-cris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