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日期:2011/10/12‧期數:268‧創刊日期:2006/08/30
中華民國的世界通行證
文‧滕淑芬
外交是國力延伸,在百年國家慶典前夕,外交部送給國人一份大禮──百國免簽達陣;至今中華民國護照已可在全球117個國家與地區自由通行,台灣民眾成為各國張開雙手歡迎的朋友。
「免簽如同開啟了卡通多啦A夢的『方便門』,只要拿著護照,打開國門立刻就可以出去,省時省錢;更重要的是,讓一般人更有機會到國外體驗不同文化,」旅遊作家溫士凱說,百國免簽是一項非常棒的政績。
企業界則形容中華民國護照此後從「車輪牌(護照上的國徽形狀)」變成快速飛行的「飛輪牌」了。
開大門,走大路
細究這117個免簽與落地簽的國家與地區中,以歐洲43個最多,其次是亞太地區的33個、美洲地區的25個,也就是說,目前除了美國之外,免簽範圍幾乎囊括全球主要的發達國家。
「外交工作因涉及機密,很多事可做,不可說,以致國人並不清楚外交部做了什麼?但免簽和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三年的努力應該讓國人了解,」外交部長楊進添說。
以經過2年交涉終於成功的加拿大來說,台灣是加拿大第12大貿易國,亞洲第4大貿易夥伴,2010年雙邊貿易金額達52億加幣(約台幣1,560億元),主要進口產品如礦石、木漿、皮革等。估計,國人每年赴加拿大觀光、探親、留學約有六萬多人,雙方來往密切。
「加拿大一直希望賣牛肉給我們,免簽和牛肉案常被一起提出,但我們努力說服對方單純化,」楊進添說,國人可能不知,加國的外交和貿易是同一個部會(澳洲和韓國也是),必須負責貿易推廣,但進口牛肉可能引發國內負面衝擊,因此外交同仁不斷遊說加國移民部、國會議員,集結台商和僑界力量,最後加國才同意脫勾處理。
根據觀光局統計,今年1~7月我國前往加國的旅客達四萬一千多人,比去年同期成長11%,顯見免簽效益更高。
歐盟突破,業績暴增
其次,涉及35國的歐盟免簽案更是複雜,外交部從多年前即向歐方爭取免申根簽證,當時歐方官員多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馬總統上任後,推動活路外交,積極建構大陸政策與對外關係的良性循環,將台海從戰雲密布的雷區扭轉成亞太經貿發展的重要走廊,使我國從國際社會避之唯恐不及的挑釁者,成為各國敞開大門歡迎的模範生,」楊進添說,外交與兩岸沒有主從、位階高低的問題,但兩者關係密切不可分,兩岸關係和緩,讓台灣的國際空間有很大的突破,入歐免簽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歐盟有27個會員國,歐盟體制在里斯本條約生效後,歐洲議會權力大了很多,歐盟會員國又各自有其權力,免簽案從「歐盟執委會」提出修法法案,歐盟理事會、部長會議進行討論通過,再前進到歐洲議會和大會投票表決,經歷15次審議關卡,一路過關斬將,終於在去年11月下旬傳出好消息,也一舉讓免簽國的「業績」暴增。
包括其它歐洲國家如西巴爾幹半島,以及歐盟屬地如格陵蘭島、丹麥的法羅群島、法國的聖皮埃與密克隆群島等,在歐盟免簽案通過後,引發骨牌效應,──推牌成功,一舉增加了57個國家與地區。
這不只是數字亮麗而已,對台商的全球布局更大有幫助。
例如未取得歐洲免簽前,在大陸的台商若要到歐洲洽商,住滿183天者,可以在大陸當地申請簽證,平均要等二、三個禮拜;而未住滿183天者,就要回台申請,一來一往,花的時間更長。
「但商機稍縱即逝,台商的主要對手如韓國因有免簽證,可以立刻飛去,現在台商與其他競爭者至少在立足點上平等了,」楊進添說。
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細數爭取免簽的過程,每一個國家的難度都很高。
以第100個國家馬來西亞來說,早在2002年我國就給予馬國民眾入境30天的免簽待遇,多年來台馬人民互訪一直不對等。
「有些國家不同意免簽的理由,如『一個中國政策』,我無法接受。」楊進添部長對他們說,給我們免簽的國家,除了19國與我們有邦交,其餘各國都有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他們可以,為什麼你們不能?「國際交往是雙向的,希望貴國認真思考,因為今天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上是有立場要求受到認真、正面的看待。」
今年,馬來西亞終於有了善意回應,給予我國民眾15天免簽待遇,但外交部還會持續爭取更好的條件。
又如第114個得到免簽的以色列,因外交環境特殊,對入出境的安全查核非常嚴格。駐以色列代表張良任指出,我國的民主政治與良善法治對免簽案起了關鍵作用;而兩岸關係的改善亦使得駐在國放心與我方加強實質關係。在一年半協商中,外交同仁來往於台拉維夫與耶路撒冷五十多次(相距70公里),不辭艱辛才得以突破,至今以色列也只給予歐洲、美、日、韓、菲等全球五十幾國免簽,可見免簽絕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總計,自2008年馬總統上任後,短短三年,我國的免、落簽數字從54個,來到117個,成長幅度高達117%,成果豐碩。
美國免簽在望
至於國人期待最深的美國,則是近期鎖定的目標。
楊進添說,美國自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對國土安全非常重視,美方給予免簽優惠的基本條件,第一是過去的紀錄,即該國民眾申請美簽遭拒的比例要降到3%以下,去年我們為2.2%;其次是發行晶片護照,內含個人生物特徵,我們也在2008年底開始實施;另外是申請護照必須親領,以確定不被冒領;最後是分享資訊,包括護照遺失、被竊,及反恐情資等,這些條件我們大部分已達成。
過去國人申報護照遺失後,若在48小時內尋獲,仍能繼續使用,但美方對此有疑慮,認為48小時空窗期足以讓有心人偽變造,並持用潛入美國;為此,外交部已修正措施,現在護照一經掛失,即便尋獲也不得使用。
至於外界擔心,美牛問題尚未解決,恐將影響美方的決定。
楊進添強調,外交部爭取免簽的一貫立場,就是不牽涉其他議題,美方也是基於維護國土安全,評估是否給予免簽,他有信心我國會在年底前成為免簽候選國,明年正式取得免簽優惠。
「台灣的政治、經濟、國際人道援助、高科技成果享有聲名,百國免簽的突破,更證明我們是讓人感動,受人尊敬的國家,希望國人珍惜這個國際的禮遇,」楊進添說。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1年10月號)
馬總統上任後,推動活路外交。
After President Ma Ying-jeou took office, he adopted a policy of "flexible diplomacy."
◎ take office 就職、上任
The new department chairman is going to take office in December.
外交與兩岸沒有主從、位階高低的問題。
Neither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nor foreign affairs takes precedence over the other.
◎ take precedence over 凌駕於、地位高於
Have fun at school, but don't let the fun take precedence over the work!
光華畫報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06 TAIWAN PANORAMA MAGAZINE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
搜尋此網誌
2011-10-12
2011-01-16
台灣民眾免簽證入申根國家區,仍應準備回程機票、保險、住宿證明、財力證明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098108.shtml
免簽機場遇驚魂記 台灣民眾已入法
【中央社╱巴黎15日專電】 2011.01.16 03:43 am
30歲王先生從台北出發經上海轉機到法國,14日抵達,在通關時遭警方盯上,被帶到警局留查。原本以為無法入境,後來終於被釋放時,他大大鬆一口氣。
14日搭乘中國東方航空自上海飛抵巴黎,王先生經歷一整天機場驚魂記。他表示,警方可能懷疑他是中國人,他雖然強調自己是台灣人,仍被帶到警局等待訊問。
王先生表示,他以為持台灣護照不用簽證就可進法國,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警方問他身上帶多少錢、晚上住哪裡。
警方認定他預計停留旅遊兩週時間,身上約750歐元現金並不足,判定不許可入境。警察帶他到機場旅館,請他交出身上現金、電子產品,將他安置在旅館房間。
王先生表示,當時什麼事也不能做,不知道該怎辦。警察後來傳喚,在通譯的協助下,說明無法入境理由,要求他必須出示保險、住宿證明或邀請函等文件。
王先生在法國友人此時已經聯絡駐法代表處,請求協助。駐法代表處立刻與法國外交部聯繫,說明案例。
王先生14日晚間後來在沒有補交任何文件的情況下被釋放出來,他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被關了一天,他出來時,第一個想法是:「終於出來了,感謝所有幫忙讓我出來的人。」
駐法代表呂慶龍今天得知王先生已順利入境後表示,王先生被送至機場等待區,原是等候遣返。他得以入境應是法國外交部准許的破例。
他表示,這是台灣民眾在免簽上路後,在法國遇到的第一例。法國外交部允許入境屬特例,不過向我方要求「下不為例」。
呂慶龍呼籲,台灣民眾在出國前還是必須遵照免簽規定,準備回程機票、保險、財力和住宿等證明。
王先生在機場折騰一天後終於得以入境。他已和在法朋友會合,打算好好玩兩個星期。
文件不足 台青年受阻法國海關
【中央社巴黎15日專電】一名30歲台灣青年自上海搭機前往法國,由於無法提出航警局要求的文件,無法入境,成為對台灣旅客申根免簽實施後第一個被拒絕入境的案例。
駐法代表處指出,台灣旅客可免簽證入申根國家區,仍建議民眾應同時準備回程機票、住宿證明、財力證明等文件。邊境管理是主權行為,航警局有權要求民眾出具這些證明文件。
據了解,這名自上海搭乘中國東方航空的台灣青年,預備到法國探訪朋友。14日在機場過關時遭到警察抽查盤問,要求檢查相關文件。他因為沒有這些文件,無法出關。
駐法代表處介入瞭解後,請求法國外交部支援協助這名台灣旅客過關。儘管法國外交部亞洲太平洋司撥打電話向航警局做說明,但管轄分權不同,航警局負責國土安全,外交部在說明之外,僅能表達關切之意。
官員指出,台灣人持護照自本月11日起可免簽入申根國家區,然而民眾要注意,海關警察可能以抽查方式,有權要求入境人士出具住宿、財力等證明。邊境警察執行公權力,實難有管道幫忙。
如無人協助備妥住宿證明,如旅館預約或接待證明,及財力證明,這名入關受阻青年有可能要在16日遭遣返。
【2011/01/16 中央社】@ http://udn.com/
免簽機場遇驚魂記 台灣民眾已入法
【中央社╱巴黎15日專電】 2011.01.16 03:43 am
30歲王先生從台北出發經上海轉機到法國,14日抵達,在通關時遭警方盯上,被帶到警局留查。原本以為無法入境,後來終於被釋放時,他大大鬆一口氣。
14日搭乘中國東方航空自上海飛抵巴黎,王先生經歷一整天機場驚魂記。他表示,警方可能懷疑他是中國人,他雖然強調自己是台灣人,仍被帶到警局等待訊問。
王先生表示,他以為持台灣護照不用簽證就可進法國,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警方問他身上帶多少錢、晚上住哪裡。
警方認定他預計停留旅遊兩週時間,身上約750歐元現金並不足,判定不許可入境。警察帶他到機場旅館,請他交出身上現金、電子產品,將他安置在旅館房間。
王先生表示,當時什麼事也不能做,不知道該怎辦。警察後來傳喚,在通譯的協助下,說明無法入境理由,要求他必須出示保險、住宿證明或邀請函等文件。
王先生在法國友人此時已經聯絡駐法代表處,請求協助。駐法代表處立刻與法國外交部聯繫,說明案例。
王先生14日晚間後來在沒有補交任何文件的情況下被釋放出來,他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被關了一天,他出來時,第一個想法是:「終於出來了,感謝所有幫忙讓我出來的人。」
駐法代表呂慶龍今天得知王先生已順利入境後表示,王先生被送至機場等待區,原是等候遣返。他得以入境應是法國外交部准許的破例。
他表示,這是台灣民眾在免簽上路後,在法國遇到的第一例。法國外交部允許入境屬特例,不過向我方要求「下不為例」。
呂慶龍呼籲,台灣民眾在出國前還是必須遵照免簽規定,準備回程機票、保險、財力和住宿等證明。
王先生在機場折騰一天後終於得以入境。他已和在法朋友會合,打算好好玩兩個星期。
文件不足 台青年受阻法國海關
【中央社巴黎15日專電】一名30歲台灣青年自上海搭機前往法國,由於無法提出航警局要求的文件,無法入境,成為對台灣旅客申根免簽實施後第一個被拒絕入境的案例。
駐法代表處指出,台灣旅客可免簽證入申根國家區,仍建議民眾應同時準備回程機票、住宿證明、財力證明等文件。邊境管理是主權行為,航警局有權要求民眾出具這些證明文件。
據了解,這名自上海搭乘中國東方航空的台灣青年,預備到法國探訪朋友。14日在機場過關時遭到警察抽查盤問,要求檢查相關文件。他因為沒有這些文件,無法出關。
駐法代表處介入瞭解後,請求法國外交部支援協助這名台灣旅客過關。儘管法國外交部亞洲太平洋司撥打電話向航警局做說明,但管轄分權不同,航警局負責國土安全,外交部在說明之外,僅能表達關切之意。
官員指出,台灣人持護照自本月11日起可免簽入申根國家區,然而民眾要注意,海關警察可能以抽查方式,有權要求入境人士出具住宿、財力等證明。邊境警察執行公權力,實難有管道幫忙。
如無人協助備妥住宿證明,如旅館預約或接待證明,及財力證明,這名入關受阻青年有可能要在16日遭遣返。
【2011/01/16 中央社】@ http://udn.com/
Labels:
免簽證
2010-11-26
歐盟免簽「台灣民主 不怕來了不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5997438.shtml
歐盟免簽「台灣民主 不怕來了不走」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 2010.11.26 03:55 am
歐洲聯盟理事會廿五日無異議通過台灣申請歐盟免簽證案,完成台灣免簽案最關鍵程序,待歐盟公報公告廿天後即生效,台灣民眾到歐洲觀光、商旅、洽公,即可半年內免簽停留九十天。
台灣民眾將可免簽證進入歐盟廿二個申根公約國和挪威、冰島、瑞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賽普勒斯共廿八國,半年內可停留九十天。梵蒂岡、摩納哥、安道爾、列支敦士登、聖馬利諾、丹麥領土格陵蘭、法羅群島等地,也會跟進適用。
歐盟競爭部長理事會當天上午審查台灣免簽案,此案因列入無須討論的A-item項目,中午十二時半左右即順利通過。
歐盟執委會在七月五日提出台灣免簽案,十月先後在歐洲議會外交、內政兩委員會通過。歐洲議會十一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台灣申請歐盟免簽。
歐盟執委會內政專員馬姆斯壯女士受訪時指出,台灣民主化成熟,不論邊境安全及同區域之間聯繫等各項指標,都完全符合歐盟免簽證標準。
歐洲議會德國籍議員克萊瑟爾多弗勒表示,台灣是民主國家,根本不必擔心會有台灣人試圖來歐洲卻不打算回台的問題。
馬姆斯壯說,她樂見台灣民眾可享免簽進入歐盟,這對雙方文化與各層面交流都有很大助益。
【2010/11/26 聯合報】@ http://udn.com/
歐盟免簽「台灣民主 不怕來了不走」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 2010.11.26 03:55 am
歐洲聯盟理事會廿五日無異議通過台灣申請歐盟免簽證案,完成台灣免簽案最關鍵程序,待歐盟公報公告廿天後即生效,台灣民眾到歐洲觀光、商旅、洽公,即可半年內免簽停留九十天。
台灣民眾將可免簽證進入歐盟廿二個申根公約國和挪威、冰島、瑞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賽普勒斯共廿八國,半年內可停留九十天。梵蒂岡、摩納哥、安道爾、列支敦士登、聖馬利諾、丹麥領土格陵蘭、法羅群島等地,也會跟進適用。
歐盟競爭部長理事會當天上午審查台灣免簽案,此案因列入無須討論的A-item項目,中午十二時半左右即順利通過。
歐盟執委會在七月五日提出台灣免簽案,十月先後在歐洲議會外交、內政兩委員會通過。歐洲議會十一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台灣申請歐盟免簽。
歐盟執委會內政專員馬姆斯壯女士受訪時指出,台灣民主化成熟,不論邊境安全及同區域之間聯繫等各項指標,都完全符合歐盟免簽證標準。
歐洲議會德國籍議員克萊瑟爾多弗勒表示,台灣是民主國家,根本不必擔心會有台灣人試圖來歐洲卻不打算回台的問題。
馬姆斯壯說,她樂見台灣民眾可享免簽進入歐盟,這對雙方文化與各層面交流都有很大助益。
【2010/11/26 聯合報】@ http://udn.com/
Labels:
免簽證
2010-11-22
加拿大宣布給我國民不超6個月非工作性質免簽證
加拿大免簽了!即起生效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2010.11.22 02:39 pm
加拿大政府今日正式宣布給予我國民不超過6個月的非工作性質免簽證待遇!每年可望為國人節省4億5000 萬元簽證費。加拿大政府於今天宣布這項訊息,即日起給予我國護照持有人赴加拿大不超過6個月的非工作性質免簽證待遇,預料我國赴加旅客數量將因此大幅提升。
總計目前我國人已獲英國、日本、愛爾蘭、南韓、新加坡及加拿大等39個國家或地區,提供我國免簽證待遇。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資料顯示,台灣 近年來每年約有近15萬人次訪問加拿大,為加拿大第7大旅客來源國;目前約有1萬5000名我國留學生就讀加拿大各級學校,每年則約有2500名新留學生赴加拿大,為台灣第4大留學生目的地,僅次於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
加拿大統計局資料也顯示,2009年我國與加國雙邊貿易總額達到39億1,000萬美元,我為加拿大全球第13 大貿易夥伴,在亞洲為第4大貿易夥伴。
我國於1993年就開放加拿大國民免簽證來台,但我國卻長年來都未獲互惠待遇,馬政府執政後積極運作協調,今年4月台、加雙方先行簽署「台加青年交流(打工度假)瞭解備忘錄」,並於本年7月起實施,名額供不應求,後續又增加到700名,雙方經過約1年來共同努力,終獲致提供我免簽的共識。
未來國人前往加拿大旅遊、探親、洽商、考察及進修將更加便利,預期我國赴加拿大的旅客人數將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免簽實施後,每年將可為國人節省約新台幣4億5000萬元的簽證費。目前我國人已獲英國、日本、愛爾蘭、南韓、新加坡及加拿大等39個國家或地區給予我國免簽證待遇。
【2010/11/22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2010.11.22 02:39 pm
加拿大政府今日正式宣布給予我國民不超過6個月的非工作性質免簽證待遇!每年可望為國人節省4億5000 萬元簽證費。加拿大政府於今天宣布這項訊息,即日起給予我國護照持有人赴加拿大不超過6個月的非工作性質免簽證待遇,預料我國赴加旅客數量將因此大幅提升。
總計目前我國人已獲英國、日本、愛爾蘭、南韓、新加坡及加拿大等39個國家或地區,提供我國免簽證待遇。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資料顯示,台灣 近年來每年約有近15萬人次訪問加拿大,為加拿大第7大旅客來源國;目前約有1萬5000名我國留學生就讀加拿大各級學校,每年則約有2500名新留學生赴加拿大,為台灣第4大留學生目的地,僅次於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
加拿大統計局資料也顯示,2009年我國與加國雙邊貿易總額達到39億1,000萬美元,我為加拿大全球第13 大貿易夥伴,在亞洲為第4大貿易夥伴。
我國於1993年就開放加拿大國民免簽證來台,但我國卻長年來都未獲互惠待遇,馬政府執政後積極運作協調,今年4月台、加雙方先行簽署「台加青年交流(打工度假)瞭解備忘錄」,並於本年7月起實施,名額供不應求,後續又增加到700名,雙方經過約1年來共同努力,終獲致提供我免簽的共識。
未來國人前往加拿大旅遊、探親、洽商、考察及進修將更加便利,預期我國赴加拿大的旅客人數將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免簽實施後,每年將可為國人節省約新台幣4億5000萬元的簽證費。目前我國人已獲英國、日本、愛爾蘭、南韓、新加坡及加拿大等39個國家或地區給予我國免簽證待遇。
【2010/11/22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Labels:
免簽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