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08-02
2013-06-10
僑委會:為解決海外打工可能遭遇麻煩,推出:國內青年赴海外【僑營】事業打工度假試辦計畫
原文網址http://tw.news.yahoo.com/%E6%B5%B7%E5%A4%96%E6%89%93%E5%B7%A5%E6%96%B0%E9%81%B8%E9%A0%85-%E5%83%91%E7%87%9F%E4%BA%8B%E6%A5%AD%E5%B7%A5%E4%BD%9C-%E5%85%8D%E5%8E%BB%E9%81%A9%E6%87%89%E6%96%B0%E7%92%B0%E5%A2%83-093242784.html
海外打工新選項 僑營事業工作、免去適應新環境
NOWnews – 2013年4月23日 下午5:32
記者陳思豪/台北報導
海外打工度假有新選項,僑委會23日表示,為了解決海外打工可能遭遇麻煩,特別推出「國內青年赴海外僑營事業打工度假試辦計畫」,讓大家能在台灣就能獲得澳洲當地更安全、便捷的職缺。
僑委會表示,赴海外打工度假,已成為台灣青年的熱門活動,其中又以澳洲最為熱門。當地良好治安、社會制度自由民主與使用英語等條件,讓不少青年相當嚮往。
不過近期,不少人因不熟悉當地風俗民情、地理環境,導致一開始無法順利找到工作,因而焦慮不安,為了降低不確定性與風險,僑委會特別推此方案,協助青年拓展視野,也增加大家對僑務工做的瞭解。
不少人赴澳洲,都在農場從事較粗重的工作,但僑營事業有更多新選擇,包括護膚、保健品包裝技術人員、餐廳廚師、外場服務人員及華文報紙廣告設計、排版、銷售人員及景點導遊等。
勞委會表示,只要年滿18歲至30歲、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並已取得澳洲打工度假簽證之國內青年,皆可申請本計畫。至於詳細辦法及作業期程,可查詢僑務委員會網站資訊及下載申請表件,也可與僑委會進行聯繫,電話:(02)2327-2614、電子信箱:curt4226@ocac.gov.tw。
海外打工新選項 僑營事業工作、免去適應新環境
NOWnews – 2013年4月23日 下午5:32
記者陳思豪/台北報導
海外打工度假有新選項,僑委會23日表示,為了解決海外打工可能遭遇麻煩,特別推出「國內青年赴海外僑營事業打工度假試辦計畫」,讓大家能在台灣就能獲得澳洲當地更安全、便捷的職缺。
僑委會表示,赴海外打工度假,已成為台灣青年的熱門活動,其中又以澳洲最為熱門。當地良好治安、社會制度自由民主與使用英語等條件,讓不少青年相當嚮往。
不過近期,不少人因不熟悉當地風俗民情、地理環境,導致一開始無法順利找到工作,因而焦慮不安,為了降低不確定性與風險,僑委會特別推此方案,協助青年拓展視野,也增加大家對僑務工做的瞭解。
不少人赴澳洲,都在農場從事較粗重的工作,但僑營事業有更多新選擇,包括護膚、保健品包裝技術人員、餐廳廚師、外場服務人員及華文報紙廣告設計、排版、銷售人員及景點導遊等。
勞委會表示,只要年滿18歲至30歲、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並已取得澳洲打工度假簽證之國內青年,皆可申請本計畫。至於詳細辦法及作業期程,可查詢僑務委員會網站資訊及下載申請表件,也可與僑委會進行聯繫,電話:(02)2327-2614、電子信箱:curt4226@ocac.gov.tw。
Labels:
度假打工
2012-05-06
海外實習/打工/工作仲介公司 on Facebook
我沒有在這些公司打工過,所以也不知道有多可靠,請大家自行研究法律常識來保證自己的海外安全囉。
https://www.facebook.com/KHI.
KHI 跨航 - 美國工讀。美國打工
https://www.facebook.com/KHI.
Intrax Internships Abroad
https://www.facebook.com/
Intern Queen, Inc.
https://www.facebook.com/
台中YMCA暑期美國度假打工(Summer Work&Travel)
https://www.facebook.com/
ITEP 美國企業實習
https://www.facebook.com/KHI.
澳洲打工渡假
https://www.facebook.com/
海外服務NGO從業人員會所
https://www.facebook.com/
Contact Singapore (Taiwan) 聯繫新加坡 (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
IEE 國際教育諮詢會 美國工讀
https://www.facebook.com/
2012-05-04
關於澳洲農場工作的細節(轉載)
關於FRUIT PICKING 的二三事
談到農場工作,回憶之豐富簡直可談個三天三夜,然而當初我們並未預計會在農場待那麼長的時間(不過最近整理記錄時才發現並沒有很長),雖然我們走過多個不同地方,但真正待下來工作超過一個月以上的也只有兩次,也許是因為經驗不夠,也也許是老天的考驗吧!總之還頗顛沛的~~
誠然,農場工作既粗重又乏味,可為何還是留下呢?
誠然,農場工作既粗重又乏味,可為何還是留下呢?
不少朋友因受不了農場而回到城市,但是經過多方比較,我們發現城市工作或許輕鬆、生活也有趣多了,但唯一的缺點就是~~實在不容易存錢。因為住在城市的日常開銷太大,以致於很難在短短一兩個月內存到足夠的旅費,而這也是大多數 Backpackers(即使是西方人)最後還是來到農場的主因。
如今回想,我們卻也在農場認識、結交了不少異國友人,因為長時間的生活相處,其友誼的深厚遠非旅行時短暫一兩天的點頭之交所能比擬。此外,這也是體驗另一個面向的澳洲,在此有很多機會可接觸鄉間、牧場的當地人及Owner,他們與城市的人們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對於這種鄉間生活逐漸陌生的我們(我們都是成長於南部的鄉間),更是另一種心靈上的體驗與身理體能的考驗。從城市再次回到鄉村讓我們又回到大自然的環境裡,或許生活不若城市的多采多姿但卻平靜、單純~~那種純粹、少欲的快樂~~雖然事後證明,我們還是離不開某些文明生活與事物,可是這使我們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總之,收穫並不少於旅途上的見聞。
**相關訊息管道
這是我們這段期間知道的詢問管道,整理如下:
這是我們這段期間知道的詢問管道,整理如下:
1.TNT及JOB:
這兩本是最基本的雜誌刊物(TNT是雙週刊),可在各地backpacker或YHA據點免費拿到。此外,還有Aussie Backpacker,這本也是相關刊物但只能在某些 Information Center索取得到,雖然不普及但個人覺得頗為實用。
這兩本是最基本的雜誌刊物(TNT是雙週刊),可在各地backpacker或YHA據點免費拿到。此外,還有Aussie Backpacker,這本也是相關刊物但只能在某些 Information Center索取得到,雖然不普及但個人覺得頗為實用。
2.Harvest Guide:
原名 NATION HARVEST LABOUR Information Service這是一個官方的訊息管道,但有免費電話、網站及刊物可以查詢。尤其是刊物,有最詳細的“作物採收季節及區域分布圖“,是非常實用的參考資料。
原名 NATION HARVEST LABOUR Information Service這是一個官方的訊息管道,但有免費電話、網站及刊物可以查詢。尤其是刊物,有最詳細的“作物採收季節及區域分布圖“,是非常實用的參考資料。
免費電話;1800 062 332
官方網站:www.jobsearch.gov.au/harvesttrail
官方網站:www.jobsearch.gov.au/harvesttrail
PS:在澳洲,只要看到開頭是“1800“的號碼,就表示這是免費電話(就像台灣的0800)。請多利用,澳洲的電話費是很貴的!
其實澳洲真的很缺“農場人工“因此到處都有相關的Agent,雖然大部分都要收費(不見得要加入),但有不少免費資訊可以參考。
其實澳洲真的很缺“農場人工“因此到處都有相關的Agent,雖然大部分都要收費(不見得要加入),但有不少免費資訊可以參考。
**Fruit Picking 3R(這是一位印度朋友歸納出來的,謝謝他的智慧!)
*Right boss:
就如在台灣工作,我們都知道老闆的重要性,在這裡也是同樣的道理。好老闆(其實大致上就是Contractor或Agent)不但可以給較好的價格,更可以保持穩定的工作量,而這就是能否真正賺到錢的關鍵。
就如在台灣工作,我們都知道老闆的重要性,在這裡也是同樣的道理。好老闆(其實大致上就是Contractor或Agent)不但可以給較好的價格,更可以保持穩定的工作量,而這就是能否真正賺到錢的關鍵。
因為農場的工作大部分是由Contractor承包,再將工作分發下去,因此有不少農場的工作是經過多重“中間人“的剝削,所以價格也就相對較低,故盡量找直接面對“園主“(比較難,這通常是小規模農場)或只有“1~2層中間人“的農場。此外,難纏的雇主可能會故意找碴或雞蛋裡挑骨頭,最糟的是“付薪水不實“,如不幸遇到千萬不要忍氣吞聲,記住我們是“合法的“而且是“自由的“。
PS:因為好Boss真的很重要也不易遇到 ,so請大家踴躍提供自己知道的名單,讓我們一起建立一份實用的訊息網絡。
*Right season:
基本上要賺錢就要跟著作物的“採收季節“走,因為採收的工作量最足,價格計算也最客觀(秤重量沒什麼爭議),而這就是有些人會南北移動工作的原因。而因為各地區採收時間都有些微差異,因此前往之前要確定是否是真的要採收了,不然就只能空等。此外最好在採收開始前兩三天就到達當地standby,因為進入收成時果園住房很可能會爆滿。
基本上要賺錢就要跟著作物的“採收季節“走,因為採收的工作量最足,價格計算也最客觀(秤重量沒什麼爭議),而這就是有些人會南北移動工作的原因。而因為各地區採收時間都有些微差異,因此前往之前要確定是否是真的要採收了,不然就只能空等。此外最好在採收開始前兩三天就到達當地standby,因為進入收成時果園住房很可能會爆滿。
*Right Price:
根據他們的經驗,那就是“作物的經濟價值“。售價較好作物相對地農場雇主就較願意付比較高的薪資,因此這裡的“Price”大致上是指“高經濟作物“。至於哪些是高經濟作物呢?請自行到市場繞一圈,相信就會有概念。
根據他們的經驗,那就是“作物的經濟價值“。售價較好作物相對地農場雇主就較願意付比較高的薪資,因此這裡的“Price”大致上是指“高經濟作物“。至於哪些是高經濟作物呢?請自行到市場繞一圈,相信就會有概念。
一般而言,工作的行情價是~~By Hour:After Tax 介於11~13 AUD/PH,如果是低於10元及以下就不理想了。而 By Contract (部份地方稱為By Piece)則各憑本事了,但可以參考 By Hour 的行情價來衡量自己的工作效益。不過 By Hour 的工作機會不多,是可遇不可求的。
最後,無論要去哪個果園,最好能事先詢問到已在當地工作的人,如果是Owner或中間人通常都不客觀(因為他們通常都會說有工作,而事實上也真的有只是“量“不足,就如我們曾經歷的悲慘情況~~八天工作15個小時~~)。
當然我們也知道要找到正在當地工作的朋友並不容易,但這是可以累積的, 所以努力的擴充人脈吧!此外,就是多交換資訊囉!人說出外靠朋友,是一點也不錯的,不要吝嗇,請提出你的經驗及訊息吧!
**農場工作經驗分享~~這些是我們與數個農場奮戰之後的斑斑血淚教訓 ~~
*不輕易透漏動向:
因為Contractor總是希望旗下的工作者是穩定的,因此為了留住人,也為了省事,較好的工作一定是分配給待較長的人,其他的空缺就由我們之類的~~更短期工作者來填補囉!這幾乎是不成文的狀況,所以我們也想出了一個應變之道。
因為Contractor總是希望旗下的工作者是穩定的,因此為了留住人,也為了省事,較好的工作一定是分配給待較長的人,其他的空缺就由我們之類的~~更短期工作者來填補囉!這幾乎是不成文的狀況,所以我們也想出了一個應變之道。
只要說我們希望拿到第二年的延簽,也就表示會待上兩、三個月,通常他們也不會再追問,當然這是圓融的說詞,是否真的待那麼久?就視個人情況了。
*發薪的準時與否:
不少Contractor都有拖薪的壞習慣,原因不得而知。然而當拖薪一發生,務必及時反應,切勿覺得不好意思,否則往後將會是一場又一場的災難。此外,是關於離開前最後一次的薪水,一定要拿到後才離開。幾乎所有的Contractor為了避免一次太多人離開,而想出了一個絕招~~就是“發薪日“的設計。
不少Contractor都有拖薪的壞習慣,原因不得而知。然而當拖薪一發生,務必及時反應,切勿覺得不好意思,否則往後將會是一場又一場的災難。此外,是關於離開前最後一次的薪水,一定要拿到後才離開。幾乎所有的Contractor為了避免一次太多人離開,而想出了一個絕招~~就是“發薪日“的設計。
一般來說,本週工作所得必須得在下週二至週五才拿的到,因此在停止工作與領到最後一次薪水之間,會有幾天的空窗期。而不少人為了盡快離開或省下住宿費,在停止工作的隔天即提前離開。基本上所有的Contractor都會要求留下帳戶號碼,並且拍胸脯保證幾天後必定準時匯入。當然,這是空話⋯⋯不知已經有多少人因此被坑了多少血汗錢⋯⋯。
建議千萬不要為了省幾十元而冒著被坑錢的風險,或者可請仍未離開的朋友代領。
*農場並不是工廠:
農場是一個完全看天吃飯的地方, 風、雨、冷、熱⋯等,都是影響蔬果成熟的因素,尤其是“雨“。基本上大部分的工作是“逢雨必休“。
農場是一個完全看天吃飯的地方, 風、雨、冷、熱⋯等,都是影響蔬果成熟的因素,尤其是“雨“。基本上大部分的工作是“逢雨必休“。
常常聽到 Owner說:「我也不知到甚麼時候開工,如果太陽多出來兩天,果子應該就熟了吧!」聽了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因為絕不可能會有365天的工作,所以得失心不可太重,否則只是氣壞自己罷了。還記得某位工作夥伴的名言:要休息、要睡覺,日後有的是機會與時間⋯⋯當然這似乎有些過度~~ 但也告訴我們有工作時千萬要把握(尤其是高峰季)。
*工作量的迷思:
絕大部份的人都認為最穩定也最好賺的工作是Fruit Picking,然而這幾個月的經驗卻並非如此。因為Picking 每天的工時不定(氣候因素),一切得看果實。
絕大部份的人都認為最穩定也最好賺的工作是Fruit Picking,然而這幾個月的經驗卻並非如此。因為Picking 每天的工時不定(氣候因素),一切得看果實。
因此真要說穩定的工作,那絕不是Picking採收,而是之前或之後的 Thinning(挑果)、Trimming (修剪)、Pruning(剪枝),因為這些工作無關乎“果實成熟與否“,只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即可,故工時異常穩定,且既不須背果實也不用搬梯子(對女性工作者可是一大福音),但缺點則是:季節不長,大部份約一至兩個月便結束了。
*工作時間的選擇:
雖然澳洲幅員廣大,但奇特的是除了少部份地區,如:QLD&NT北方是整年的悶熱,大部分地區在“夏季(12~2月)“是難以置信的炎熱~~我們曾在Victoria遇到42度的高溫;而“冬季(6~8月)“則是折磨人的寒冷~~在QLD 中部某小鎮,整整一週我們每天早上都被冷醒,連愛車都結了厚厚一層霜。
雖然澳洲幅員廣大,但奇特的是除了少部份地區,如:QLD&NT北方是整年的悶熱,大部分地區在“夏季(12~2月)“是難以置信的炎熱~~我們曾在Victoria遇到42度的高溫;而“冬季(6~8月)“則是折磨人的寒冷~~在QLD 中部某小鎮,整整一週我們每天早上都被冷醒,連愛車都結了厚厚一層霜。
因此,在計畫工作與旅行的行程時,竟量避開這兩個極端的季節,相信會使你的旅程更為愉快並少點磨難。
**農場工作裝備
*工作服:
其實就是一套你決定要淘汰的衣服,還有“工作鞋“~~重點是能耐髒又實穿、寬沿帽子、防曬油(可到當地Supermarket再買,既便宜選擇又多!)、薄“長袖“襯衫(夏季防曬必備!!)、口罩或絲巾(女性專用防曬或禦寒,一舉兩得!!),但如果你嫌麻煩累贅又不介意穿二手衣物,以上這些衣物都可在當地的Donation Shop購得。
其實就是一套你決定要淘汰的衣服,還有“工作鞋“~~重點是能耐髒又實穿、寬沿帽子、防曬油(可到當地Supermarket再買,既便宜選擇又多!)、薄“長袖“襯衫(夏季防曬必備!!)、口罩或絲巾(女性專用防曬或禦寒,一舉兩得!!),但如果你嫌麻煩累贅又不介意穿二手衣物,以上這些衣物都可在當地的Donation Shop購得。
PS:關於 Donation Shop相關訊息請看我們另一篇的介紹Donation Shop—二手公益商店尋寶記http://irisian050804.pixnet.net/blog/post/27119049。
*娛樂用品:
主要是 MP3,因為農場工作真的乏味到極點,尤其是By Hour的工作~~簡直度日如年,所以它早已被大部分工作者列為基本配備了。
主要是 MP3,因為農場工作真的乏味到極點,尤其是By Hour的工作~~簡直度日如年,所以它早已被大部分工作者列為基本配備了。
**其他
*關於TAX:
這是大家都非常關切的問題,但很不幸的是只要在農場工作,這筆錢恐怕只能上繳澳洲國庫了,怎麼說呢?
這是大家都非常關切的問題,但很不幸的是只要在農場工作,這筆錢恐怕只能上繳澳洲國庫了,怎麼說呢?
首先,農場有太多的非法Contractor ,SO~~如果很不幸的那是你雇主,當然就直接落入私人口袋。即使是合法的,他們所做的也大半是非法行徑,原因是~~
澳洲對於外籍人士的“工作稅“抽取太高(達29%)。每位幫合法Contractor工作的人,在工作前都須填寫一份稱為”Tax File Declaration”的文件。
其中第八條有兩個選項:勾選一(當地居民),他只會抽取你13%的稅;如果你選二,那很抱歉,他會抽你工作金額的29%當稅金,並且不保證之後你能拿回多少。
因此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聽說有哪位真的勾選二,因為沒有人願意繳29%的稅金,故所作的當然也是非法的行徑,所以你覺得稅金還拿得回來嗎?
*關於Extend Second Visa:
澳洲政府在2005年底通過一條新的延長第二年簽證法案,大意是:
澳洲政府在2005年底通過一條新的延長第二年簽證法案,大意是:
持有簽證人在一年內於非城市地區(基本上就是農場)工作達三個月以上(包含三個月),就有資格申請第二年的Working Holiday Visa。
其實並不困難,首先必須先找一位合法的Contractor,並事先聲明你要延第二年簽證(因為有些Contractor並不願意簽~~我們就曾遇過!!)。不然就找位願意幫你簽一份稱為 ”Working Holiday Visa:Employment verification” 文件的當地農場主人,工作三個月之後再上網申請,這是最簡單的方式。
不過要在同一個地方連續做三個月也不是那麼容易,對此政府也採取寬鬆方式~~只要在一年內,工作的時間前後加起來達三個月即可,故不一定要連續,因為政府也知道農場工作不穩定,當然更不限是否為同一位雇主。
其實農場的工作極其單純~~簡直到了乏味,然而因為工作者與Contractor的互相不信任與猜忌,卻導致原本單純的工作內容與環境變得極其複雜,似乎有點負面?不過與其他的工作者相處起來就愉快多了,因此整體上還是快樂的。
最後與大家分享的一個想法是~~不要有在此“存很多錢“的念頭。這裡工資雖然高於台灣,但畢竟是個非常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對女性)。因此,短暫的打工存旅費、結交朋友是個不錯的選擇,有機會真的可來嘗試、體驗看看。至於長期工作(真的有不少“韓同學“是專門來此賺錢的喔~~),可得三思而後行囉!
本文轉載自: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7664&page=3
2012-04-11
Working Holiday不是你想像的那樣(轉載)
如果你是聽到有人來澳洲賺了很多錢,也想來大撈一筆的;如果你是看到朋友在澳洲的生活過的多采多姿,衝浪、跳傘、潛水樣樣來,也想來爽一下的,那我想跟你說,其實Working Holiday跟你想的不一樣。
首先,在出發到澳洲之前,你必須先花很多錢在準備裝備及物資,還有像看醫生,取得資格或證照的手續費如國際駕照和簽證等,甚至還包括手機、網路及健身房的解約違約金等支出,在出發前就得先花上數萬元台幣。
工作每天要用的手套
12人帳篷,可以開party了,沒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裝備
當你到達了澳洲,很多生活必需品還是要在當地購買,而且剛到這裡,人生地不熟的,東西買貴買便宜也搞不清楚,常常花很多冤枉錢,澳洲的生活費對拿台幣來這裡的我們來說很貴,在你還沒找到工作前的這段時間,一罐可口可樂曲線瓶要價100元台幣上下,搭一段公車要花120~150元台幣車票,吃一頓平價的餐點要花300~400元台幣左右,你會看見你從台灣帶來的錢迅速的減少,你帶著淘金夢來這裡,還沒找到金礦,卻先把自己的積蓄花光了。
你開始找工作,什麼也不懂,隨便找了一份的工作,卻花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你做的工作,不是時薪太低不然就是工作時數太少,你做的很辛苦,收入跟支出剛好抵消,什麼錢都沒存到,根本難以維持你之後的旅程,然後你才恍然大悟,開始找時薪高或時數多的工作,你卻發現,一份好的工作其實不好找。
好不容易你找到一份可以存錢的工作,在海鮮工廠的你整天不停地剝上千上萬顆的生蠔殼,開到手都爆了像是要拿世界紀錄;在洋蔥工廠的你每天要站8小時以上,手不斷飛快的在生產線上挑洋蔥,不知不覺的已成了超人;在農場工作的你,整天不停地蹲下和起立上千上萬次採收水果,簡直快成了需要坐輪椅的老人;在肉工廠的你需要處理噁心的牲畜內臟,什麼血腥片對你來說都不算什麼;在馬飼料工廠的你每天搬運上百上千袋30公斤的馬飼料,都可以PK特種部隊了。
在澳洲找工作不如想像中容易,市區的工作相對乾淨且輕鬆,但輕鬆的工作錢少,錢多的工作門檻高,郊區的工作錢多門檻較低,卻十分辛苦。
因為簽證的限制,語言的障礙,相關的經驗資格,你能做的很大機會都是辛苦的勞力,不是累、髒、臭,就是噁,除非你特別優秀,有特殊才華,不然就是祈禱幸運之神能眷顧你。
澳洲Working Holiday絕對是生活白痴的特訓學校,王子和公主的地獄。如果你來澳洲靠代辦,找工作上旅遊網站貼文希望人家主動給你工作機會,沒有獨立自主的精神以及準備吃苦的心,那我只能說你來澳洲會很辛苦很辛苦。
在澳洲生活,你有很多東西要學要懂要會,像是:
食材怎麼看才是新鮮?怎麼算才是便宜?什麼食材要去哪裡買?哪些地方買比較划算?
超市裡都是西方人的食物,做飯怎麼做?用西方食材會做嗎?
買車要如何看車?車子要怎麼過戶?車子要怎麼保養?去哪裡保養比較有保障且經濟?車子故障了怎麼辦?路權是什麼?路權要怎麼買?跨州車牌怎麼換?跨州後在上一個州買的路權還有效嗎?
交通號誌怎麼看?如果違規了罰單要去哪裡繳?
行動電話要辦哪一家?哪家最多人用?哪個方案最便宜?
銀行開戶要哪家銀行?哪種帳戶比較符合你的需求?
報稅怎麼報?退休金怎麼領?匯錢怎麼匯?
公車和火車要怎麼搭?車票有幾種?規則是什麼?
帳篷怎麼搭?營火怎麼升?哪裡可以露營哪裡不可以?
釣魚怎麼釣?釣線怎麼綁?哪裡可以釣魚?哪裡有哪些魚?哪些地方釣魚要付錢買執照?付多少錢?去哪裡買執照?
開車開到沙漠車子拋錨怎麼辦?遇到鱷魚怎麼辦?遇到蛇怎麼辦?
另外住的方面,無論是住在hostel、backpacker或YAH,除非你有錢住單人房,有錢住好旅館,否則人來來去去的,總是提心吊膽怕東西掉了或被偷了,東西從行李箱或置物櫃搬進搬出的,每次都要上鎖解鎖很不方便。
運氣不好的,遇到住宿設備不良,環境老舊髒亂。
有的房間燈光很暗,看什麼都看不太清楚,總要拿個手電筒在那照來照去,有的房間早有長期以此為居的「住戶」,房間裡面到處都是他們的東西,亂七八糟髒兮兮的,很怕東西搞混或弄丟。
晚上想睡覺,但就是有人給你開燈,有人摸東摸西的不斷發生聲響,有人是晚上要上班,有人是三更半夜了還不想睡覺,進進出出的,或是一群人在那嬉鬧,更甚者遇到有男女在你面前做起愛做的事。
而且難免會遇到有人睡覺會打呼,有人身上有異味。
不管煮飯或洗衣服,總是擠在一起要排隊,廚房廚具被弄的髒兮兮的還要自己清理,而且你放冰箱的食材還會被偷。
即使搬到了share house,情況通常會比較好,但也會遇到老外室友每週末一定要開party,有人會在屋內抽煙,室友之間相處不愉快或不對調等等。
大家的國籍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樣,作息時間不一樣,總會有許多的問題。
吃的方面,每餐吃外面,那肯定花費很大,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做飯,如果你一個人,東西一次不能買太多量或太多樣,否則一個人很容易吃不完會壞掉,可是不買太多量,就比較不划算,然後沒幾天就要跑一次市場,不買太多樣,你能做出的菜色就不多樣化。
舉個例子來說,以調味料來說,如果你要做到有很多菜色變化,色香味俱全,那你一個人要買一罐鹽,一瓶油,一罐辣椒醬,一罐番茄醬,一罐醬油,一罐沙茶醬…..請問你一個人要用到什麼時候才用的完?等你還沒用完了我想已經壞掉了吧?而且這麼多東西你要旅行移動的時候怎麼攜帶?
所以多人一起合購合食是最好的,可是問題又來了,你要吃的他不吃,他要吃的你不吃,他不想幫你多付錢,你不想幫他多付錢,如果人家是一對情侶,更不願意跟你這樣。
交通方面,澳洲非常的大,當地人都是以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因此大眾運輸工具並不如台灣那麼密集、快速和方便,如果在市區還好,出了市區還真的是寸步難行,去哪都很不方便,花很多時間,走很多路。
你沒有車,那就比較弱勢,除了搭乘大眾運輸另外的選擇就是共乘,搭別人的車,但是搭別人的車要不要分攤油錢?反正他也是要去那裡上班,你搭他的車是順便,那要不要付油錢?你們一起出去玩要不要分攤油錢?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也沒多遠要不要算油錢?你們是室友,你們是朋友,要不要這麼計較,還要分攤油錢?
分攤油錢你沒問題,但是油錢怎麼算?拿尺放進油箱量嗎?他跟你要10元澳幣,你覺得太貴,他覺得你付10元澳幣才合理,那到底付多少才算合理?上次去加油站加油,才幫他分攤了30元澳幣,應該還沒用完,怎麼今天才搭一小段路就還要跟你要錢?
你有車,沒車的人都要靠你的便車。你覺得使用者付費是一定要的,你跟人家要求分攤的價格,每個人都覺得你要賺他們的錢,可是你覺得價錢合理,否則就是你自己倒貼油錢,你不想吃虧,那到底要多少錢才好?你人很好,熱以助人,寬以待人,很少跟人算油錢,可是有人總是坐你的「霸王車」不吭聲從沒攤過油錢,那你要不要開口?開口會不會傷和氣?
我身邊朋友的真實案例,他有一部車,和一位女生共乘,有一次去加油,那女生和他各付一半油錢,結果後來不知道多久,我朋友把車子賣掉了,結果那位女生和他討了油錢,你是該說那女生連一點小錢都要計較?還是該說大家在這裡生活不容易,所以還他錢是應該的?同理套用你和他合買的番茄醬以及你和他合買的牛奶。
你剛來這裡,你沒有車,你人生地不熟,你什麼都不是很懂,你沒有門路,你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到的工作薪水都不高,有個來澳洲旅遊打工已經很久的台灣人,有份薪水很高的工作,他跟你收50元澳幣,那是約台幣1500元左右,花他自己幾天的精神和時間,願意教授你找工作的訣竅和門路,願意開車載你到處去找工作,你會付嗎?你付了會不會學會很多東西,馬上找到工作?你付了真的就保證找到工作嗎?你不付會不會還是很久都還是找不到工作?你不付是因為太貴?還是你不付是因為同樣來自臺灣所以你覺得他是在賺你的錢,而沒有互助同胞的精神?
其實很多事情沒有誰對誰錯,只要溝通協調,互相體諒,彼此信任,靠你的才智相信一切都可以解決。
不管你是一個人來,還是和男朋友、女朋友或朋友來,在澳洲的這段日子,免不了遇到許多困難。兩個人最好,可以互相幫忙,節省支出;一個人來則是訓練自己的獨立和膽識,以及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卻帶著較多的風險。
如果你計畫去某個國家進行旅遊打工,那或許和你想像的以及聽到的不一樣,旅遊打工的體驗是完全不同於移民定居、工作出差、工作外派、留學進修或旅行觀光的,聽完我述說的故事,請你好好的想清楚,你是否準備了獨立自主的精神、不怕吃苦的心以及你旅遊打工的目的?然後請攜帶你的膽識、勇氣以及智慧出發,走過必經的過程,才能與眾魚群共游於美麗的澳洲大堡礁,然後羨煞許多人。
人生有多少的機會能成為另一個人,過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呢?
旅遊打工是浪人的天堂,總有說不完的精采故事,總有新的挑戰。
本文轉載自:http://jerrytravelinaustralia.blogspot.com/2011/09/working-holiday.html
首先,在出發到澳洲之前,你必須先花很多錢在準備裝備及物資,還有像看醫生,取得資格或證照的手續費如國際駕照和簽證等,甚至還包括手機、網路及健身房的解約違約金等支出,在出發前就得先花上數萬元台幣。
工作每天要用的手套
12人帳篷,可以開party了,沒有多少人有這樣的裝備
當你到達了澳洲,很多生活必需品還是要在當地購買,而且剛到這裡,人生地不熟的,東西買貴買便宜也搞不清楚,常常花很多冤枉錢,澳洲的生活費對拿台幣來這裡的我們來說很貴,在你還沒找到工作前的這段時間,一罐可口可樂曲線瓶要價100元台幣上下,搭一段公車要花120~150元台幣車票,吃一頓平價的餐點要花300~400元台幣左右,你會看見你從台灣帶來的錢迅速的減少,你帶著淘金夢來這裡,還沒找到金礦,卻先把自己的積蓄花光了。
你開始找工作,什麼也不懂,隨便找了一份的工作,卻花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你做的工作,不是時薪太低不然就是工作時數太少,你做的很辛苦,收入跟支出剛好抵消,什麼錢都沒存到,根本難以維持你之後的旅程,然後你才恍然大悟,開始找時薪高或時數多的工作,你卻發現,一份好的工作其實不好找。
好不容易你找到一份可以存錢的工作,在海鮮工廠的你整天不停地剝上千上萬顆的生蠔殼,開到手都爆了像是要拿世界紀錄;在洋蔥工廠的你每天要站8小時以上,手不斷飛快的在生產線上挑洋蔥,不知不覺的已成了超人;在農場工作的你,整天不停地蹲下和起立上千上萬次採收水果,簡直快成了需要坐輪椅的老人;在肉工廠的你需要處理噁心的牲畜內臟,什麼血腥片對你來說都不算什麼;在馬飼料工廠的你每天搬運上百上千袋30公斤的馬飼料,都可以PK特種部隊了。
在澳洲找工作不如想像中容易,市區的工作相對乾淨且輕鬆,但輕鬆的工作錢少,錢多的工作門檻高,郊區的工作錢多門檻較低,卻十分辛苦。
因為簽證的限制,語言的障礙,相關的經驗資格,你能做的很大機會都是辛苦的勞力,不是累、髒、臭,就是噁,除非你特別優秀,有特殊才華,不然就是祈禱幸運之神能眷顧你。
澳洲Working Holiday絕對是生活白痴的特訓學校,王子和公主的地獄。如果你來澳洲靠代辦,找工作上旅遊網站貼文希望人家主動給你工作機會,沒有獨立自主的精神以及準備吃苦的心,那我只能說你來澳洲會很辛苦很辛苦。
在澳洲生活,你有很多東西要學要懂要會,像是:
食材怎麼看才是新鮮?怎麼算才是便宜?什麼食材要去哪裡買?哪些地方買比較划算?
超市裡都是西方人的食物,做飯怎麼做?用西方食材會做嗎?
買車要如何看車?車子要怎麼過戶?車子要怎麼保養?去哪裡保養比較有保障且經濟?車子故障了怎麼辦?路權是什麼?路權要怎麼買?跨州車牌怎麼換?跨州後在上一個州買的路權還有效嗎?
交通號誌怎麼看?如果違規了罰單要去哪裡繳?
行動電話要辦哪一家?哪家最多人用?哪個方案最便宜?
銀行開戶要哪家銀行?哪種帳戶比較符合你的需求?
報稅怎麼報?退休金怎麼領?匯錢怎麼匯?
公車和火車要怎麼搭?車票有幾種?規則是什麼?
帳篷怎麼搭?營火怎麼升?哪裡可以露營哪裡不可以?
釣魚怎麼釣?釣線怎麼綁?哪裡可以釣魚?哪裡有哪些魚?哪些地方釣魚要付錢買執照?付多少錢?去哪裡買執照?
開車開到沙漠車子拋錨怎麼辦?遇到鱷魚怎麼辦?遇到蛇怎麼辦?
另外住的方面,無論是住在hostel、backpacker或YAH,除非你有錢住單人房,有錢住好旅館,否則人來來去去的,總是提心吊膽怕東西掉了或被偷了,東西從行李箱或置物櫃搬進搬出的,每次都要上鎖解鎖很不方便。
運氣不好的,遇到住宿設備不良,環境老舊髒亂。
有的房間燈光很暗,看什麼都看不太清楚,總要拿個手電筒在那照來照去,有的房間早有長期以此為居的「住戶」,房間裡面到處都是他們的東西,亂七八糟髒兮兮的,很怕東西搞混或弄丟。
晚上想睡覺,但就是有人給你開燈,有人摸東摸西的不斷發生聲響,有人是晚上要上班,有人是三更半夜了還不想睡覺,進進出出的,或是一群人在那嬉鬧,更甚者遇到有男女在你面前做起愛做的事。
而且難免會遇到有人睡覺會打呼,有人身上有異味。
不管煮飯或洗衣服,總是擠在一起要排隊,廚房廚具被弄的髒兮兮的還要自己清理,而且你放冰箱的食材還會被偷。
即使搬到了share house,情況通常會比較好,但也會遇到老外室友每週末一定要開party,有人會在屋內抽煙,室友之間相處不愉快或不對調等等。
大家的國籍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樣,作息時間不一樣,總會有許多的問題。
吃的方面,每餐吃外面,那肯定花費很大,所以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做飯,如果你一個人,東西一次不能買太多量或太多樣,否則一個人很容易吃不完會壞掉,可是不買太多量,就比較不划算,然後沒幾天就要跑一次市場,不買太多樣,你能做出的菜色就不多樣化。
舉個例子來說,以調味料來說,如果你要做到有很多菜色變化,色香味俱全,那你一個人要買一罐鹽,一瓶油,一罐辣椒醬,一罐番茄醬,一罐醬油,一罐沙茶醬…..請問你一個人要用到什麼時候才用的完?等你還沒用完了我想已經壞掉了吧?而且這麼多東西你要旅行移動的時候怎麼攜帶?
所以多人一起合購合食是最好的,可是問題又來了,你要吃的他不吃,他要吃的你不吃,他不想幫你多付錢,你不想幫他多付錢,如果人家是一對情侶,更不願意跟你這樣。
交通方面,澳洲非常的大,當地人都是以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因此大眾運輸工具並不如台灣那麼密集、快速和方便,如果在市區還好,出了市區還真的是寸步難行,去哪都很不方便,花很多時間,走很多路。
你沒有車,那就比較弱勢,除了搭乘大眾運輸另外的選擇就是共乘,搭別人的車,但是搭別人的車要不要分攤油錢?反正他也是要去那裡上班,你搭他的車是順便,那要不要付油錢?你們一起出去玩要不要分攤油錢?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也沒多遠要不要算油錢?你們是室友,你們是朋友,要不要這麼計較,還要分攤油錢?
分攤油錢你沒問題,但是油錢怎麼算?拿尺放進油箱量嗎?他跟你要10元澳幣,你覺得太貴,他覺得你付10元澳幣才合理,那到底付多少才算合理?上次去加油站加油,才幫他分攤了30元澳幣,應該還沒用完,怎麼今天才搭一小段路就還要跟你要錢?
你有車,沒車的人都要靠你的便車。你覺得使用者付費是一定要的,你跟人家要求分攤的價格,每個人都覺得你要賺他們的錢,可是你覺得價錢合理,否則就是你自己倒貼油錢,你不想吃虧,那到底要多少錢才好?你人很好,熱以助人,寬以待人,很少跟人算油錢,可是有人總是坐你的「霸王車」不吭聲從沒攤過油錢,那你要不要開口?開口會不會傷和氣?
我身邊朋友的真實案例,他有一部車,和一位女生共乘,有一次去加油,那女生和他各付一半油錢,結果後來不知道多久,我朋友把車子賣掉了,結果那位女生和他討了油錢,你是該說那女生連一點小錢都要計較?還是該說大家在這裡生活不容易,所以還他錢是應該的?同理套用你和他合買的番茄醬以及你和他合買的牛奶。
你剛來這裡,你沒有車,你人生地不熟,你什麼都不是很懂,你沒有門路,你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到的工作薪水都不高,有個來澳洲旅遊打工已經很久的台灣人,有份薪水很高的工作,他跟你收50元澳幣,那是約台幣1500元左右,花他自己幾天的精神和時間,願意教授你找工作的訣竅和門路,願意開車載你到處去找工作,你會付嗎?你付了會不會學會很多東西,馬上找到工作?你付了真的就保證找到工作嗎?你不付會不會還是很久都還是找不到工作?你不付是因為太貴?還是你不付是因為同樣來自臺灣所以你覺得他是在賺你的錢,而沒有互助同胞的精神?
其實很多事情沒有誰對誰錯,只要溝通協調,互相體諒,彼此信任,靠你的才智相信一切都可以解決。
不管你是一個人來,還是和男朋友、女朋友或朋友來,在澳洲的這段日子,免不了遇到許多困難。兩個人最好,可以互相幫忙,節省支出;一個人來則是訓練自己的獨立和膽識,以及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卻帶著較多的風險。
如果你計畫去某個國家進行旅遊打工,那或許和你想像的以及聽到的不一樣,旅遊打工的體驗是完全不同於移民定居、工作出差、工作外派、留學進修或旅行觀光的,聽完我述說的故事,請你好好的想清楚,你是否準備了獨立自主的精神、不怕吃苦的心以及你旅遊打工的目的?然後請攜帶你的膽識、勇氣以及智慧出發,走過必經的過程,才能與眾魚群共游於美麗的澳洲大堡礁,然後羨煞許多人。
人生有多少的機會能成為另一個人,過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呢?
旅遊打工是浪人的天堂,總有說不完的精采故事,總有新的挑戰。
本文轉載自:http://jerrytravelinaustralia.blogspot.com/2011/09/working-holiday.html
Labels:
度假打工
如果想要出國打工渡假,建議先看完這篇(轉載)
如果想要出國打工渡假,建議先看完這篇(轉載)
凡事都有正反兩面。
打工、住宿待在華人多的地方,資訊就多。看醫生、東西哪裡買、手機帳戶哪裡辦、免費網路哪裡找…,這些都是華人圈的好處,但缺點就是英文學得少,外國朋友交的少。
外國人圈中(澳洲或其他國家),可以練習英文,可以學習外國人輕鬆活潑的文化,可是想要問個問題,聽不太懂,什麼東西到哪裡買,要走斷腿去比價,辦個手機聽半天,還是搞不清楚到底應該簽哪個plan。
所以不管你怎樣選擇,看優點就好。地方總可以更換。
前幾年資訊非常少,一直有朋友詢問來澳洲工作的事,有些人一直掂量優缺點,最後還是不來了,因為凡事一定有缺點,一直專注在缺點時,缺點就會放大,最後就沒辦法跨出來了。另外有些人,就不顧一切跨出來了,剛開始沒什麼朋友,要經過陣痛期,一方面很享受澳洲的生活環境,一方面忍耐這裡樣樣不便、樣樣靠自己,但熬過去之後,都會有自己的天空。
當然,鍛羽而歸的也有,可是年輕的時候遭逢失敗是個祝福。年輕的時候享受太多成功未必是好事。
人生沒有方程式可遵循。每個掙扎都可以化為實力、祝福。
現在的澳洲確實不是幾年前的澳洲了。現在的台灣也不是以前的台灣。現在的中國大陸也不是以前的中國大陸。
在全球經濟危機(Global Financial Crisis)之前的澳洲,沒有太多背包客,全世界的經濟都在衝,歐洲國家的年輕人留在歐洲拼就可以成功,何必來澳洲,來的歐洲背包客,是真的要體驗國外文化。當時(就幾年前而以),澳洲的工作到處缺人,飲食業、營造業、清潔業、包裝業、屠宰業、農業、工程師、老師、醫護、警察…,樣樣都缺,薪資大漲,互搶員工,老闆叫苦連天。幾年前來的背包客,每個人都可以把兩年的日子化為精彩的文章,只要有膽的人都可以換上十幾份工作。
澳洲的農業,沒有背包客的話,根本存活不了!澳洲年輕人力都被別的行業搶光光了。
Global Financial Crisis一來,歐債上升、美國銀行倒閉一百多間,全世界的公司都遭殃,喘的喘,倒的倒。一堆歐洲年輕人失業,都飛來澳洲,有一陣子背包客市場上到處充斥著愛爾蘭人。
同一時期,台灣許多年輕人在誠品讀到一本又一本澳洲打工的書,原來這麼有趣,賺這麼多錢回來,配上風景圖,滿桌酒菜高腳杯的圖片,外國人開懷大笑、裝鬼臉的圖片,再看看自己,窩在公司裡加班沒有錢,受老闆的氣,業務繁忙,薪水不成正比,壓力大到胃痛。於是台灣吹起澳洲打工潮,開始追逐上升的澳幣。
鄰居的小孩、同事的弟弟、堂姐的同事、巷口賣珍珠奶茶的小弟、7-11老闆的兒子……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來了。
澳洲的sharehouse一間間開始在背包客棧打廣告,好區壞區一律收一樣的錢,品質嗎,就看房東良心。於是隔壁的鄰居開始側目,這一戶為什麼老是油煙、車停到我家門口、不該曬衣服的地方曬衣服、草不割、出入一大堆人…到底住了什麼人??
各行各業老闆從剛開始對台灣背包客完全沒有不良印象,不管自行應徵或經過仲介,都很爽快的聘請。有的發現,台灣的背包客真的很認真,有店主驕傲的告訴我,我只用台灣的背包客,他們最認真。員工要走,他就要他們繼續介紹台灣背包客。
台灣與日本的服務業真的是全亞洲最好的,員工認真,面帶微笑,工作態度和與客人的應對,都是第一名的。也有店主告訴我,澳洲人懶惰,不肯加班,上廁所上很久,台灣背包客最好,叫他們加班,他們就很高興可以賺多點錢。在這種情形,台灣背包客成為一種品牌,就像ACER,ASUS,只要是台灣來的,就是品質的保證。
後來,有些老闆發現,背包客應徵時一直保證會做滿六個月,老闆花精神金錢訓練員工,透過仲介的,已經付款給仲介,結果一兩個月後,有的一下子不見了,有的家裡有事要回國(怎麼上一個家裡也是有事),有的訓練好卻跳槽到同鎮的另一家公司。吐過血、受過傷的老闆從此對每個帶著微笑、充滿希望的台灣新血說,對不起,我們不用背包客。台灣背包客也是一種品牌,就像塑化劑。
(註:老闆有好有壞,仲介有好有壞)。
原來住在這裡的台灣人,一開始遇到台灣來年輕人,勉勵有加,「有空來坐」,到後來開始擔心,有些背包客開始有些狀況,影響到台灣人在澳洲社會的名譽:開車勇猛、公共場合喧嘩、公共廁所拿整捲衛生紙、旅館清潔拿免費洗髮精、坐車逃票、罰單不繳就回國…。他們心裡想,我這些年來在澳洲,兢兢業業參與社區事務,擔任社區義工,與人為善,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台灣品牌,難道要毀於一旦嗎?
寫這麼多,總得有個結論與展望:
1. 人數:只要澳幣維持高檔,會有更多台灣、香港、韓國、歐洲的背包客來。競爭對手只會增加。
2. 工作: 一個蘿蔔一個坑,只要蘿蔔超過坑,有些蘿蔔就會被毒辣的澳洲太陽曬乾。只要坑超過蘿蔔,蘿蔔就有幾個坑可以選。剛來的蹲一陣子,等老蘿蔔要走了,就可以接收又大又好的坑。未來澳洲礦業投資超過170 billion dollars,有投資就有就業機會,而且會從礦業溢到零售業、會計業…這表示幾年之後,坑會增加。(現在這幾年坑還不會增加)。
3. 澳洲移民政策緊縮,過去靠讀書申請移民、靠學生身份合法留在澳洲打工(20小時合法工時,黑工時數無限),以後這類學生人數會減少。澳幣漲,外國人來讀書的人數會減少。(但其中一部份拿不到身份,又不想回國的,會變成黑民,除非嫁娶澳洲人,轉為居民)。
4. 城市的工作會越來越競爭。有實力、有運氣的、有管道的,還是拿得到工作。老闆已經懂得小心視人,老闆的防備(訂下的規定)會越來越嚴。沒有實力的(包括工作實力、語言能力、工作態度、專業證照、有無車),越會流向農場及黑工。
5. 澳洲幾年前需人懇切,一員難求的景況再也不會出現在澳洲歷史了,就那麼一次,政府已經領教過一次,學到功課,再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澳洲了。Juliet Gillard雖然保證絕不採取Kevin Rodd的「大澳洲」(Big Australia)政策,但私底下她還是在修改移民及簽證政策,為下一個mining boom做準備。
6. 岐視問題:每個國家永遠會有一些不懂事的年輕人或遊手好閒的混混,澳洲也有,只要他們開始瘋瘋癲癲,剛好你又經過旁邊時,就會覺得被岐視。不用放在心上。老闆的岐視有些是他個人修養問題,換個老闆就好;有些是因為過去遇過不好的員工,自然形成的保護機制,從身體語言顯示出來,只要你是好員工,他就會改變對你的態度。
還是有很多澳洲鄉村不曾與背包客接觸過,住在澳洲的鄉下人都很善良,但是小鎮要形成一種"stereotype thinking"(刻版印象)非常容易。只要來一個很好的台灣背包客,整個村都會覺得台灣背包客很好。只要來一個不良的台灣背包客,全村都會有既定印象。一般在鄉下,比較不會有岐視問題(除非你去的是原住民很多的地方,這裡的白人會很有戒心)。一般在都市,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被岐視的經驗。可以不用把幾次小小經驗擴大成種族岐視的帽子。
老太婆一開口就講不完,最重要的一點是,平安回家,不要讓父母擔心傷心。
此文轉載自: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486226
凡事都有正反兩面。
打工、住宿待在華人多的地方,資訊就多。看醫生、東西哪裡買、手機帳戶哪裡辦、免費網路哪裡找…,這些都是華人圈的好處,但缺點就是英文學得少,外國朋友交的少。
外國人圈中(澳洲或其他國家),可以練習英文,可以學習外國人輕鬆活潑的文化,可是想要問個問題,聽不太懂,什麼東西到哪裡買,要走斷腿去比價,辦個手機聽半天,還是搞不清楚到底應該簽哪個plan。
所以不管你怎樣選擇,看優點就好。地方總可以更換。
前幾年資訊非常少,一直有朋友詢問來澳洲工作的事,有些人一直掂量優缺點,最後還是不來了,因為凡事一定有缺點,一直專注在缺點時,缺點就會放大,最後就沒辦法跨出來了。另外有些人,就不顧一切跨出來了,剛開始沒什麼朋友,要經過陣痛期,一方面很享受澳洲的生活環境,一方面忍耐這裡樣樣不便、樣樣靠自己,但熬過去之後,都會有自己的天空。
當然,鍛羽而歸的也有,可是年輕的時候遭逢失敗是個祝福。年輕的時候享受太多成功未必是好事。
人生沒有方程式可遵循。每個掙扎都可以化為實力、祝福。
現在的澳洲確實不是幾年前的澳洲了。現在的台灣也不是以前的台灣。現在的中國大陸也不是以前的中國大陸。
在全球經濟危機(Global Financial Crisis)之前的澳洲,沒有太多背包客,全世界的經濟都在衝,歐洲國家的年輕人留在歐洲拼就可以成功,何必來澳洲,來的歐洲背包客,是真的要體驗國外文化。當時(就幾年前而以),澳洲的工作到處缺人,飲食業、營造業、清潔業、包裝業、屠宰業、農業、工程師、老師、醫護、警察…,樣樣都缺,薪資大漲,互搶員工,老闆叫苦連天。幾年前來的背包客,每個人都可以把兩年的日子化為精彩的文章,只要有膽的人都可以換上十幾份工作。
澳洲的農業,沒有背包客的話,根本存活不了!澳洲年輕人力都被別的行業搶光光了。
Global Financial Crisis一來,歐債上升、美國銀行倒閉一百多間,全世界的公司都遭殃,喘的喘,倒的倒。一堆歐洲年輕人失業,都飛來澳洲,有一陣子背包客市場上到處充斥著愛爾蘭人。
同一時期,台灣許多年輕人在誠品讀到一本又一本澳洲打工的書,原來這麼有趣,賺這麼多錢回來,配上風景圖,滿桌酒菜高腳杯的圖片,外國人開懷大笑、裝鬼臉的圖片,再看看自己,窩在公司裡加班沒有錢,受老闆的氣,業務繁忙,薪水不成正比,壓力大到胃痛。於是台灣吹起澳洲打工潮,開始追逐上升的澳幣。
鄰居的小孩、同事的弟弟、堂姐的同事、巷口賣珍珠奶茶的小弟、7-11老闆的兒子……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來了。
澳洲的sharehouse一間間開始在背包客棧打廣告,好區壞區一律收一樣的錢,品質嗎,就看房東良心。於是隔壁的鄰居開始側目,這一戶為什麼老是油煙、車停到我家門口、不該曬衣服的地方曬衣服、草不割、出入一大堆人…到底住了什麼人??
各行各業老闆從剛開始對台灣背包客完全沒有不良印象,不管自行應徵或經過仲介,都很爽快的聘請。有的發現,台灣的背包客真的很認真,有店主驕傲的告訴我,我只用台灣的背包客,他們最認真。員工要走,他就要他們繼續介紹台灣背包客。
台灣與日本的服務業真的是全亞洲最好的,員工認真,面帶微笑,工作態度和與客人的應對,都是第一名的。也有店主告訴我,澳洲人懶惰,不肯加班,上廁所上很久,台灣背包客最好,叫他們加班,他們就很高興可以賺多點錢。在這種情形,台灣背包客成為一種品牌,就像ACER,ASUS,只要是台灣來的,就是品質的保證。
後來,有些老闆發現,背包客應徵時一直保證會做滿六個月,老闆花精神金錢訓練員工,透過仲介的,已經付款給仲介,結果一兩個月後,有的一下子不見了,有的家裡有事要回國(怎麼上一個家裡也是有事),有的訓練好卻跳槽到同鎮的另一家公司。吐過血、受過傷的老闆從此對每個帶著微笑、充滿希望的台灣新血說,對不起,我們不用背包客。台灣背包客也是一種品牌,就像塑化劑。
(註:老闆有好有壞,仲介有好有壞)。
原來住在這裡的台灣人,一開始遇到台灣來年輕人,勉勵有加,「有空來坐」,到後來開始擔心,有些背包客開始有些狀況,影響到台灣人在澳洲社會的名譽:開車勇猛、公共場合喧嘩、公共廁所拿整捲衛生紙、旅館清潔拿免費洗髮精、坐車逃票、罰單不繳就回國…。他們心裡想,我這些年來在澳洲,兢兢業業參與社區事務,擔任社區義工,與人為善,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台灣品牌,難道要毀於一旦嗎?
寫這麼多,總得有個結論與展望:
1. 人數:只要澳幣維持高檔,會有更多台灣、香港、韓國、歐洲的背包客來。競爭對手只會增加。
2. 工作: 一個蘿蔔一個坑,只要蘿蔔超過坑,有些蘿蔔就會被毒辣的澳洲太陽曬乾。只要坑超過蘿蔔,蘿蔔就有幾個坑可以選。剛來的蹲一陣子,等老蘿蔔要走了,就可以接收又大又好的坑。未來澳洲礦業投資超過170 billion dollars,有投資就有就業機會,而且會從礦業溢到零售業、會計業…這表示幾年之後,坑會增加。(現在這幾年坑還不會增加)。
3. 澳洲移民政策緊縮,過去靠讀書申請移民、靠學生身份合法留在澳洲打工(20小時合法工時,黑工時數無限),以後這類學生人數會減少。澳幣漲,外國人來讀書的人數會減少。(但其中一部份拿不到身份,又不想回國的,會變成黑民,除非嫁娶澳洲人,轉為居民)。
4. 城市的工作會越來越競爭。有實力、有運氣的、有管道的,還是拿得到工作。老闆已經懂得小心視人,老闆的防備(訂下的規定)會越來越嚴。沒有實力的(包括工作實力、語言能力、工作態度、專業證照、有無車),越會流向農場及黑工。
5. 澳洲幾年前需人懇切,一員難求的景況再也不會出現在澳洲歷史了,就那麼一次,政府已經領教過一次,學到功課,再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澳洲了。Juliet Gillard雖然保證絕不採取Kevin Rodd的「大澳洲」(Big Australia)政策,但私底下她還是在修改移民及簽證政策,為下一個mining boom做準備。
6. 岐視問題:每個國家永遠會有一些不懂事的年輕人或遊手好閒的混混,澳洲也有,只要他們開始瘋瘋癲癲,剛好你又經過旁邊時,就會覺得被岐視。不用放在心上。老闆的岐視有些是他個人修養問題,換個老闆就好;有些是因為過去遇過不好的員工,自然形成的保護機制,從身體語言顯示出來,只要你是好員工,他就會改變對你的態度。
還是有很多澳洲鄉村不曾與背包客接觸過,住在澳洲的鄉下人都很善良,但是小鎮要形成一種"stereotype thinking"(刻版印象)非常容易。只要來一個很好的台灣背包客,整個村都會覺得台灣背包客很好。只要來一個不良的台灣背包客,全村都會有既定印象。一般在鄉下,比較不會有岐視問題(除非你去的是原住民很多的地方,這裡的白人會很有戒心)。一般在都市,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被岐視的經驗。可以不用把幾次小小經驗擴大成種族岐視的帽子。
老太婆一開口就講不完,最重要的一點是,平安回家,不要讓父母擔心傷心。
此文轉載自: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486226
Labels:
度假打工
2012-03-27
台灣青年多半在畢業後,才有較多時間參加海外度假打工。度假打工貸款 青輔會主委陳以真:非在學也行
原文網址
http://news.cts.com.tw/nownews/politics/201203/201203250965590.html
好消息! 度假打工貸款 青輔會主委陳以真:非在學也行
2012/03/25 08:15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青輔會主委陳以真表示,如果有意拓展國際視野,但欠缺預備金實現「度假打工」的願望,可洽青輔會辦貸款。陳以真說,因畢業後時間較充裕,申貸者有8成是「非在學」青年,她勉勵年輕人好好把握這段時光,提升就業力。
陳以真指出,青輔會為鼓勵有志增進海外生活體驗之青年完成心願,自94年起辦理「青年海外生活體驗專案貸款」,協助青年透過國外自助旅行、遊學及打工度假,實現海外生活體驗夢想,該貸款自94年7月上路以來,迄今已有1457名青年獲貸。
陳以真分析,從獲貸人數逐年攀升,顯見該項貸款對青年從事海外生活體驗之資金協助上提供很大的幫助。獲貸青年中以「打工度假」為目的者為大宗,約佔獲貸總人數的72.8%,遊學則佔18.1%、自助旅行佔9.1%,主要原因為打工度假在海外停留時間相對較久,需要較多預備金。
(影/記者陳政翔攝)
她說,目前與我國簽訂打工度假簽證協定的國家中以紐、澳兩國青年前往最多,故獲貸青年出國地區紐澳就佔了70.9%,其次為美加10.7%、歐洲8.5%、日韓7.8%及其他地區2.1%。「非在學」青年人數則超過80%,顯示青年多半在畢業後,才有較多時間參加海外體驗之活動。
陳以真進一步與國人分享案例說,曾申請該項貸款的Rachel認為,人生總是得來場冒險,完全沒有出國經驗的她表示得從最基本的申請護照及簽證、至銀行辦理青年生活海外體驗專案貸款、訂購機票等,而且旅程中沒有同伴,任何事都需要自己一手包辦、自行面對。
為了籌措旅費,以Au-pair交換食宿方式。雖然出發前心裡很害怕,但這短短三個月的自助旅遊,卻獲益良多,原先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最後夢想實現時的成就感不可言喻!」
青輔會表示,凡是年滿20至30歲的台灣青年,都可向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各地分行申請該項貸款,每人最高可獲貸新台幣12萬元。
http://news.cts.com.tw/nownews/politics/201203/201203250965590.html
好消息! 度假打工貸款 青輔會主委陳以真:非在學也行
2012/03/25 08:15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青輔會主委陳以真表示,如果有意拓展國際視野,但欠缺預備金實現「度假打工」的願望,可洽青輔會辦貸款。陳以真說,因畢業後時間較充裕,申貸者有8成是「非在學」青年,她勉勵年輕人好好把握這段時光,提升就業力。
陳以真指出,青輔會為鼓勵有志增進海外生活體驗之青年完成心願,自94年起辦理「青年海外生活體驗專案貸款」,協助青年透過國外自助旅行、遊學及打工度假,實現海外生活體驗夢想,該貸款自94年7月上路以來,迄今已有1457名青年獲貸。
陳以真分析,從獲貸人數逐年攀升,顯見該項貸款對青年從事海外生活體驗之資金協助上提供很大的幫助。獲貸青年中以「打工度假」為目的者為大宗,約佔獲貸總人數的72.8%,遊學則佔18.1%、自助旅行佔9.1%,主要原因為打工度假在海外停留時間相對較久,需要較多預備金。
(影/記者陳政翔攝)
她說,目前與我國簽訂打工度假簽證協定的國家中以紐、澳兩國青年前往最多,故獲貸青年出國地區紐澳就佔了70.9%,其次為美加10.7%、歐洲8.5%、日韓7.8%及其他地區2.1%。「非在學」青年人數則超過80%,顯示青年多半在畢業後,才有較多時間參加海外體驗之活動。
陳以真進一步與國人分享案例說,曾申請該項貸款的Rachel認為,人生總是得來場冒險,完全沒有出國經驗的她表示得從最基本的申請護照及簽證、至銀行辦理青年生活海外體驗專案貸款、訂購機票等,而且旅程中沒有同伴,任何事都需要自己一手包辦、自行面對。
為了籌措旅費,以Au-pair交換食宿方式。雖然出發前心裡很害怕,但這短短三個月的自助旅遊,卻獲益良多,原先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最後夢想實現時的成就感不可言喻!」
青輔會表示,凡是年滿20至30歲的台灣青年,都可向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各地分行申請該項貸款,每人最高可獲貸新台幣12萬元。
Labels:
度假打工
2011-11-21
[台灣] 青年輔導委員會海外實習成果「補助實習組」績優名單2011
原文網址: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55452
出國實習 我救海牛、他宣傳台灣
2011/11/21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Do something different.」是許多台灣青年出國實習、服務的信念,多位暑假到海外的青年昨齊聚一堂,獲得青年輔導委員會海外實習成果「補助實習組」績優、剛從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業的王怡之說:「如果真的想做什麼,就不要猶豫去做。」
王怡之今年7月到法國巴黎學生電台實習,1個月內製作了2個專題,其中一個配合亞維儂藝術節,介紹台灣的流行音樂和亞洲文化,包括范曉萱、盧廣仲、鄧福如等歌手,也推廣日本動漫和越南美食。
巴黎郊區有許多原籍在阿拉伯、非洲、中國大陸溫州的「無身分移民者」,王怡之去當地製作專題,訪問移民者的生活。她回憶,華人移民聽到她會講中文,反而容易說出連社福團體都問不到的心裡話。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學生黃庭筠、陳孟偉、朱育萱,和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學生王詠樁組成的團體「HOLA」,暑假去了西班牙體驗「奔牛節」,也宣傳台灣的「元宵節」,奪「行動計畫組」績優。
陳孟偉說,他們準備了海報和許多廣告單、明信片、元宵節花燈在西班牙發送,很多外國人對花燈都愛不釋手。黃庭筠說,她小時候參加兒童交流團,向國外小朋友談起元宵節,結果沒人知道,讓她非常沮喪,現在終於彌補以前的遺憾。
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5年級黃聰圍選擇去美國佛羅里達的海洋博物館實習,他曾經跟著當地的動物救援團體出海救海牛,還成為州立野生動物園第1個亞洲來的解說員,獲得「NPO實習組」第1名。
青年國際交流相關資訊可以到「iYouth青少年國際交流資訊網」(http://iyouth.youthhub.tw/iyouth)查詢。青輔會主委李允傑指出,12月1~20日開放赴英國打工度假申請,有1000個名額,以「申請表收到日」為準。他說,明年是英國女王登基60周年,還有倫敦奧運,「英國非常好玩!」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55452
出國實習 我救海牛、他宣傳台灣
2011/11/21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Do something different.」是許多台灣青年出國實習、服務的信念,多位暑假到海外的青年昨齊聚一堂,獲得青年輔導委員會海外實習成果「補助實習組」績優、剛從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業的王怡之說:「如果真的想做什麼,就不要猶豫去做。」
王怡之今年7月到法國巴黎學生電台實習,1個月內製作了2個專題,其中一個配合亞維儂藝術節,介紹台灣的流行音樂和亞洲文化,包括范曉萱、盧廣仲、鄧福如等歌手,也推廣日本動漫和越南美食。
巴黎郊區有許多原籍在阿拉伯、非洲、中國大陸溫州的「無身分移民者」,王怡之去當地製作專題,訪問移民者的生活。她回憶,華人移民聽到她會講中文,反而容易說出連社福團體都問不到的心裡話。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學生黃庭筠、陳孟偉、朱育萱,和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學生王詠樁組成的團體「HOLA」,暑假去了西班牙體驗「奔牛節」,也宣傳台灣的「元宵節」,奪「行動計畫組」績優。
陳孟偉說,他們準備了海報和許多廣告單、明信片、元宵節花燈在西班牙發送,很多外國人對花燈都愛不釋手。黃庭筠說,她小時候參加兒童交流團,向國外小朋友談起元宵節,結果沒人知道,讓她非常沮喪,現在終於彌補以前的遺憾。
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5年級黃聰圍選擇去美國佛羅里達的海洋博物館實習,他曾經跟著當地的動物救援團體出海救海牛,還成為州立野生動物園第1個亞洲來的解說員,獲得「NPO實習組」第1名。
青年國際交流相關資訊可以到「iYouth青少年國際交流資訊網」(http://iyouth.youthhub.tw/iyouth)查詢。青輔會主委李允傑指出,12月1~20日開放赴英國打工度假申請,有1000個名額,以「申請表收到日」為準。他說,明年是英國女王登基60周年,還有倫敦奧運,「英國非常好玩!」
Labels:
度假打工
2011-10-04
[英國] 海外旅行打工 當心淪廉價勞工
原文網址:http://pro.udnjob.com/mag2/pro/storypage.jsp?f_MAIN_ID=161&f_SUB_ID=222&f_ART_ID=67583
海外旅行打工 當心淪廉價勞工 聯合新聞網 2011/10/04
曾經留學英國多年的陸委會簡任秘書施威全表示,赴英國遊學、打工,要注意維護自身權益,切勿淪為廉價勞工。一旦和雇主、房東發生糾紛,可以找每個城鎮都有的民間組織「市民建議局」(citizen advice bureau)免費調處。
施威全表示,新制上路後最大的特點有二:一是可自由轉換學校;二是可自由選擇雇主。
施威全指出,之前有台灣遊學代辦業者以「留學打工計畫」的名義,與英國的語言補習班和旅宿業者合作,把台灣的年輕人送到英國念個三個月(一學期)的書,接下來用實習名義到鄉間的小旅館當清潔工。課程名義是「旅館經營」、「旅館管理」,其實是每個星期十五個小時的英文,加些爛課程;所謂實習,就是打掃清潔,根本學不到什麼旅館經營管理。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報導/20111004】
海外旅行打工 當心淪廉價勞工 聯合新聞網 2011/10/04
曾經留學英國多年的陸委會簡任秘書施威全表示,赴英國遊學、打工,要注意維護自身權益,切勿淪為廉價勞工。一旦和雇主、房東發生糾紛,可以找每個城鎮都有的民間組織「市民建議局」(citizen advice bureau)免費調處。
施威全表示,新制上路後最大的特點有二:一是可自由轉換學校;二是可自由選擇雇主。
施威全指出,之前有台灣遊學代辦業者以「留學打工計畫」的名義,與英國的語言補習班和旅宿業者合作,把台灣的年輕人送到英國念個三個月(一學期)的書,接下來用實習名義到鄉間的小旅館當清潔工。課程名義是「旅館經營」、「旅館管理」,其實是每個星期十五個小時的英文,加些爛課程;所謂實習,就是打掃清潔,根本學不到什麼旅館經營管理。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報導/20111004】
Labels:
度假打工
2011-09-30
[台灣] 明年30歲以下 可赴英打工2年
原文網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23240.shtml
明年30歲以下 可赴英打工2年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洪哲政/台北報導】 2011.09.30 04:28 pm
馬:去英國打工度假 明年上路 / 陳怡秀
英國倫敦眼
歐新社
馬英九總統今天宣布,中華民國已和英國政府就台英青年交流計畫完成協議,從明年1月1日開始,英國每年提供1000 個名額的多次入境簽證,讓台灣18歲到30歲青年到英國打工度假,這是中華民國簽訂的第七個打工度假協議。我們也是英國在亞洲第二個實施青年交流計畫的國家,他希望年輕人多利用政府提供的機會充實自己、幫助他人,在全世界真正展現我們的特色與能量。
外交部表示,我國與英國政府已就台英青年交流計畫(YMS)內容達成協議,雙方由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David Campbell與我駐英代表張小月在台北及倫敦換函,雙方同意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這項計畫,每年將有1000位30歲以下台灣青年,可以在英國以打工方式,或是全時工作,從事自費遊學。
這項計畫規定,我國赴英青年在英居留最長可達兩年,可全時工作或自費遊學,除了不能創業、參加職業運動,或當實習醫生外,就業種類不受限制。英方將發給特殊短期移民簽證。至於英方申請來台者,停留期間至多僅一年,從事專門技術性的工作,須符合資格認定及職業證照登記相關法令。
馬總統表示,英國年輕人也可以來台,政府目前正推動高等教育輸出計畫,把外國高中畢業生請到台灣,每年約有4萬名境外高中畢業生來台讀大學,今年可能有超過5萬名境外大學生來台,他希望到2020年,能有超過13萬名境外大學生,讓更多人可以來台灣學習我們的課程、文化。
馬英九總統今天出席外交部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成果展,馬總統表示,他上任前,中華民國已與紐西蘭、澳洲簽訂打工度假協議。上任至今,增加了日本、韓國、加拿大與德國四國,現在再增加英國。我們不只是英國在亞洲第二個有此計劃的國家,我們也是英國也是唯一同意停留兩年的國家。
【2011/09/3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明年30歲以下 可赴英打工2年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洪哲政/台北報導】 2011.09.30 04:28 pm
馬:去英國打工度假 明年上路 / 陳怡秀
英國倫敦眼
歐新社
馬英九總統今天宣布,中華民國已和英國政府就台英青年交流計畫完成協議,從明年1月1日開始,英國每年提供1000 個名額的多次入境簽證,讓台灣18歲到30歲青年到英國打工度假,這是中華民國簽訂的第七個打工度假協議。我們也是英國在亞洲第二個實施青年交流計畫的國家,他希望年輕人多利用政府提供的機會充實自己、幫助他人,在全世界真正展現我們的特色與能量。
外交部表示,我國與英國政府已就台英青年交流計畫(YMS)內容達成協議,雙方由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David Campbell與我駐英代表張小月在台北及倫敦換函,雙方同意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這項計畫,每年將有1000位30歲以下台灣青年,可以在英國以打工方式,或是全時工作,從事自費遊學。
這項計畫規定,我國赴英青年在英居留最長可達兩年,可全時工作或自費遊學,除了不能創業、參加職業運動,或當實習醫生外,就業種類不受限制。英方將發給特殊短期移民簽證。至於英方申請來台者,停留期間至多僅一年,從事專門技術性的工作,須符合資格認定及職業證照登記相關法令。
馬總統表示,英國年輕人也可以來台,政府目前正推動高等教育輸出計畫,把外國高中畢業生請到台灣,每年約有4萬名境外高中畢業生來台讀大學,今年可能有超過5萬名境外大學生來台,他希望到2020年,能有超過13萬名境外大學生,讓更多人可以來台灣學習我們的課程、文化。
馬英九總統今天出席外交部青年大使交流計畫成果展,馬總統表示,他上任前,中華民國已與紐西蘭、澳洲簽訂打工度假協議。上任至今,增加了日本、韓國、加拿大與德國四國,現在再增加英國。我們不只是英國在亞洲第二個有此計劃的國家,我們也是英國也是唯一同意停留兩年的國家。
【2011/09/3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Labels:
度假打工
2011-07-27
[光華雜誌] 打工度假停、看、聽
發行日期:2011/07/27‧期數:257‧創刊日期:2006/08/30
打工度假停、看、聽
文‧張瓊方 圖‧林格立
在澳幣升值、台澳關係持續加溫下,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喜歡來澳洲打工度假。
2004年11月,台灣與澳洲簽訂雙邊打工度假計畫,至今估計已有超過一萬名18~30歲的台灣年輕人在澳洲各地「闖蕩」、「壯遊」。
然而,不同於留學生在安全的校園中受教育,打工度假的年輕人在社會、職場中體驗生活,潛在的危機與風險不可不知。
「年輕人,別心存不切實際的『淘金夢』,更要注意自身安全。」中華民國駐澳代表「大家長」林松煥提醒。
打工度假的精神在度假,「順便」打工,其規定,在台取得澳洲打工度假簽證(不同於觀光簽證),就可以在澳洲停留一年,也可延長加簽到2年,但受僱於同一僱主不得超過6個月,因此,工作類別非常有限。且澳洲是說英文的國家,英文如果不好,工作選項更少,多半只能窩在布里斯本華人聚集的Sunnybank。
24歲的莊馥豪,放下未能畢業的科大學業,不管家人的支持或反對,執意到澳洲來,「走走看看,可以賺錢,又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
莊馥豪自知英文不好,只能窩在台灣人最多的布里斯本做「黑工」(資方未替勞方投保,一般薪資低於澳洲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每小時17.5澳幣),到澳洲後透過網路搜尋,他找到一家雞肉工廠,專做雞塊去皮、去骨的工作,按「量」計酬,每天穿著防護衣,在寒冷的「冰箱中」工作十幾個小時,薪水隨著熟練度節節高昇,從剛開始一星期賺四、五百澳幣,3個月後的現在,已經提高到八、九百元澳幣。「但就像越南、菲律賓人在台灣工作一樣,很辛苦!」
「目標100萬台幣!」除了旅遊之外,莊馥豪還想存一筆錢回台灣。
然而,經常遇到打工度假孩子的台灣移民鄭毓琴指出,打工不見得能賺到錢,多數人只能到農場工作,但採草莓、摘葡萄、挖馬鈴薯…,都是不穩定的季節性工作,有時沒有,盛產時又忙到沒有時間吃中飯。
以採草莓為例,一天工資最多18~19澳幣,但得一直彎腰採,多數人第一天興致勃勃,第二天就站不起來了。且澳洲的生活費是台灣的3倍,扣除吃、住,常常所剩無幾。
「工作不難找,但要憑運氣,」莊馥豪說,很多工作薪水低,根本存不到錢;農場的工作又很辛苦,不一定能撐得住,因此很多人就在薪水還可以,工作不會太累的華人餐廳打工。
台灣移民權衡開的隨園餐廳裡,就有2名從台灣來打工度假的女孩,除了基本薪資,老闆還提供食宿。
原在台灣從事會計工作的王珞縈,因朋友先來,於是勾起了她的「出走」念頭。老板很「阿撒力」,准她留職停薪一年。英文不夠好的她,就在隨園餐廳負責外場工作。6月就要「期滿」返台的王珞縈,已經去過雪梨,也玩遍了布里斯本,口袋裡還有三、四十萬元台幣,有玩到,也有賺到。
高雄餐旅學院畢業的吳維容,去年10月到澳洲後,第一站先在越南華僑餐廳打工,年初的水患把餐廳淹了,家人要她回台灣,但吳維容覺得,機票錢都花了,怎能入寶山空手回,決定另覓新職。經介紹後在隨園餐廳擔任點心師傅,她拿手的小籠湯包、蝦仁燒賣、蘿蔔絲酥餅、銀芽春捲都很受客人歡迎。
「我最後要留一個月去墨爾本、雪梨、凱因斯玩,」她興奮地計畫著。
旅遊是打工度假的重點,但出外遊玩務必謹慎小心,特別是買車或租車旅遊,千萬不能逞一時之「快」。
幾度為打工度假孩子處理交通事故的慈濟師姐朱芬芳提醒,澳洲是右駕,初來乍到時,不適應再加上不熟悉路況,貿然開車容易出事。
「這幾年嚴重的車禍事故頻傳,讓人很憂心,」朱芬芳說,有人因車禍癱瘓,甚至喪生;也有人惹禍、觸犯法律,回不了家,讓同是為人母的她很鼻酸。且澳洲的醫療昂貴,一旦出事,一天2,000元澳幣的加護病房費用,會把人拖垮,因此到澳洲打工度假的年輕人,一定要買醫療保險。
打工度假停、看、聽,事先評估各種風險,到了澳洲放鬆心情度假,真的過不下去,也別ㄍㄧㄥ,大不了打包回台灣。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1年07月號)
薪水隨著熟練度節節高昇。
His earnings have increased as he has grown more adept at the task.
◎ adept at 擅長於、熟練於
These students from a technical college are adept at designing robots.
大不了打包回台灣。
The worst-case scenario is that you'll simply have to return to Taiwan before you want to.
◎ worst-case scenario 最糟的情況
The worst-scenario is that you end up empty-handed and have to start from scratch.
光華畫報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06 TAIWAN PANORAMA MAGAZINE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
打工度假停、看、聽
文‧張瓊方 圖‧林格立
在澳幣升值、台澳關係持續加溫下,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喜歡來澳洲打工度假。
2004年11月,台灣與澳洲簽訂雙邊打工度假計畫,至今估計已有超過一萬名18~30歲的台灣年輕人在澳洲各地「闖蕩」、「壯遊」。
然而,不同於留學生在安全的校園中受教育,打工度假的年輕人在社會、職場中體驗生活,潛在的危機與風險不可不知。
「年輕人,別心存不切實際的『淘金夢』,更要注意自身安全。」中華民國駐澳代表「大家長」林松煥提醒。
打工度假的精神在度假,「順便」打工,其規定,在台取得澳洲打工度假簽證(不同於觀光簽證),就可以在澳洲停留一年,也可延長加簽到2年,但受僱於同一僱主不得超過6個月,因此,工作類別非常有限。且澳洲是說英文的國家,英文如果不好,工作選項更少,多半只能窩在布里斯本華人聚集的Sunnybank。
24歲的莊馥豪,放下未能畢業的科大學業,不管家人的支持或反對,執意到澳洲來,「走走看看,可以賺錢,又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
莊馥豪自知英文不好,只能窩在台灣人最多的布里斯本做「黑工」(資方未替勞方投保,一般薪資低於澳洲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每小時17.5澳幣),到澳洲後透過網路搜尋,他找到一家雞肉工廠,專做雞塊去皮、去骨的工作,按「量」計酬,每天穿著防護衣,在寒冷的「冰箱中」工作十幾個小時,薪水隨著熟練度節節高昇,從剛開始一星期賺四、五百澳幣,3個月後的現在,已經提高到八、九百元澳幣。「但就像越南、菲律賓人在台灣工作一樣,很辛苦!」
「目標100萬台幣!」除了旅遊之外,莊馥豪還想存一筆錢回台灣。
然而,經常遇到打工度假孩子的台灣移民鄭毓琴指出,打工不見得能賺到錢,多數人只能到農場工作,但採草莓、摘葡萄、挖馬鈴薯…,都是不穩定的季節性工作,有時沒有,盛產時又忙到沒有時間吃中飯。
以採草莓為例,一天工資最多18~19澳幣,但得一直彎腰採,多數人第一天興致勃勃,第二天就站不起來了。且澳洲的生活費是台灣的3倍,扣除吃、住,常常所剩無幾。
「工作不難找,但要憑運氣,」莊馥豪說,很多工作薪水低,根本存不到錢;農場的工作又很辛苦,不一定能撐得住,因此很多人就在薪水還可以,工作不會太累的華人餐廳打工。
台灣移民權衡開的隨園餐廳裡,就有2名從台灣來打工度假的女孩,除了基本薪資,老闆還提供食宿。
原在台灣從事會計工作的王珞縈,因朋友先來,於是勾起了她的「出走」念頭。老板很「阿撒力」,准她留職停薪一年。英文不夠好的她,就在隨園餐廳負責外場工作。6月就要「期滿」返台的王珞縈,已經去過雪梨,也玩遍了布里斯本,口袋裡還有三、四十萬元台幣,有玩到,也有賺到。
高雄餐旅學院畢業的吳維容,去年10月到澳洲後,第一站先在越南華僑餐廳打工,年初的水患把餐廳淹了,家人要她回台灣,但吳維容覺得,機票錢都花了,怎能入寶山空手回,決定另覓新職。經介紹後在隨園餐廳擔任點心師傅,她拿手的小籠湯包、蝦仁燒賣、蘿蔔絲酥餅、銀芽春捲都很受客人歡迎。
「我最後要留一個月去墨爾本、雪梨、凱因斯玩,」她興奮地計畫著。
旅遊是打工度假的重點,但出外遊玩務必謹慎小心,特別是買車或租車旅遊,千萬不能逞一時之「快」。
幾度為打工度假孩子處理交通事故的慈濟師姐朱芬芳提醒,澳洲是右駕,初來乍到時,不適應再加上不熟悉路況,貿然開車容易出事。
「這幾年嚴重的車禍事故頻傳,讓人很憂心,」朱芬芳說,有人因車禍癱瘓,甚至喪生;也有人惹禍、觸犯法律,回不了家,讓同是為人母的她很鼻酸。且澳洲的醫療昂貴,一旦出事,一天2,000元澳幣的加護病房費用,會把人拖垮,因此到澳洲打工度假的年輕人,一定要買醫療保險。
打工度假停、看、聽,事先評估各種風險,到了澳洲放鬆心情度假,真的過不下去,也別ㄍㄧㄥ,大不了打包回台灣。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1年07月號)
薪水隨著熟練度節節高昇。
His earnings have increased as he has grown more adept at the task.
◎ adept at 擅長於、熟練於
These students from a technical college are adept at designing robots.
大不了打包回台灣。
The worst-case scenario is that you'll simply have to return to Taiwan before you want to.
◎ worst-case scenario 最糟的情況
The worst-scenario is that you end up empty-handed and have to start from scratch.
光華畫報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06 TAIWAN PANORAMA MAGAZINE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
Labels:
度假打工
2010-11-24
阿拉斯加打工 3個月賺10萬
http://pro.udnjob.com/mag2/pro/storypage.jsp?f_ART_ID=52859
阿拉斯加打工 3個月賺10萬 聯合新聞網 2009/10/21
台南市立德大學安排6名學生到較少人願意去的美國阿拉斯加,分別在漁市場、漁船、餐廳打工,回來時都賺了10多萬元,除了得到寶貴的學習經驗,英語能力也變好了。
台南市私立立德大學6名學生暑假期間到美國阿拉斯加打工,他們收穫滿滿,昨天將經驗及所見所聞與同學分享。記者鄭惠仁/攝影
立德大學實施「海外遊學打工築夢計畫」,地點包括日本、大陸與阿拉斯加,共有百人報名,40多人錄取,其中阿拉斯加最特別,應用英語學系戴偉翔、休閒管理學系李信輝、江明航、蕭詩諺與餐飲管理學系朱曉倩、楊思妤等6人參加阿拉斯加的遊學打工,學校根據他們的專長安排到飯店、餐廳、漁市場實習。
昨天學校為他們舉辦遊學打工成果發表會,吸引爆滿學生參加,許多學生希望明年學校再辦海外遊學打工活動時也能雀屏中選。
戴偉翔說,到阿拉斯加遊學打工的生活、食宿費都由工作單位支付,並依工作時數支付薪水,起先較不習慣後來逐漸適應,還認識外國朋友,並賺了4000多元美金,覺得很有成就感。
蕭詩諺表示,他一直想去阿拉斯加,經由打工實現夢想很開心,在漁市打工雖辛苦卻是難得的經驗。
同在漁市場打工的江明航說,跟著漁民上船深刻體認漁夫的辛苦,當地氣候寒冷一度不適應想要放棄,所幸同學的鼓勵度過「難忘」的3個月,英語能力也提升不少。
在餐廳打工的楊思妤提醒學弟妹,海外實習前對職場應有充分認知,才能在實務演練中體驗異國文化的風土民情,磨練自主能力。
校長鄭詩華表示,學校安排學生海外遊學打工希望拓展學生的國際觀,體驗異地職場的適應能力,讓學生在未來職場上更具競爭力。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報導/20091021】
阿拉斯加打工 3個月賺10萬 聯合新聞網 2009/10/21
台南市立德大學安排6名學生到較少人願意去的美國阿拉斯加,分別在漁市場、漁船、餐廳打工,回來時都賺了10多萬元,除了得到寶貴的學習經驗,英語能力也變好了。
台南市私立立德大學6名學生暑假期間到美國阿拉斯加打工,他們收穫滿滿,昨天將經驗及所見所聞與同學分享。記者鄭惠仁/攝影
立德大學實施「海外遊學打工築夢計畫」,地點包括日本、大陸與阿拉斯加,共有百人報名,40多人錄取,其中阿拉斯加最特別,應用英語學系戴偉翔、休閒管理學系李信輝、江明航、蕭詩諺與餐飲管理學系朱曉倩、楊思妤等6人參加阿拉斯加的遊學打工,學校根據他們的專長安排到飯店、餐廳、漁市場實習。
昨天學校為他們舉辦遊學打工成果發表會,吸引爆滿學生參加,許多學生希望明年學校再辦海外遊學打工活動時也能雀屏中選。
戴偉翔說,到阿拉斯加遊學打工的生活、食宿費都由工作單位支付,並依工作時數支付薪水,起先較不習慣後來逐漸適應,還認識外國朋友,並賺了4000多元美金,覺得很有成就感。
蕭詩諺表示,他一直想去阿拉斯加,經由打工實現夢想很開心,在漁市打工雖辛苦卻是難得的經驗。
同在漁市場打工的江明航說,跟著漁民上船深刻體認漁夫的辛苦,當地氣候寒冷一度不適應想要放棄,所幸同學的鼓勵度過「難忘」的3個月,英語能力也提升不少。
在餐廳打工的楊思妤提醒學弟妹,海外實習前對職場應有充分認知,才能在實務演練中體驗異國文化的風土民情,磨練自主能力。
校長鄭詩華表示,學校安排學生海外遊學打工希望拓展學生的國際觀,體驗異地職場的適應能力,讓學生在未來職場上更具競爭力。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報導/20091021】
Labels:
度假打工
2010-11-23
台韓簽青年打工度假備忘錄 18至30歲,效期12個月,准許打工
Janet個人觀點:
偶一向都粉鼓勵大家出國打工,不花大錢,賺實用的國際觀和切實的人生經歷,還可以幫忙海外的教會(也很可能是海外的教會幫忙你啦==)。三十歲以下,一次可以去一年...打工維生,又不用狂燒錢念語言學校。雖然會苦到沒人了解,但是~語言能力、吃苦的毅力,就是你永遠的冠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991050.shtml
反韓情緒發燒 台韓簽青年打工度假備忘錄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2010.11.23 03:11 pm
我國上午與韓國簽署台韓青年打工度假簽證瞭解備忘錄,外交部表示,兩國將自明年1月1日開始受理申請,未來每年雙方代表處及辦事處得對18至30歲符合規定青年申請者,核發效期12個月,以度假為目的多次入境簽證,准許以打工賺取旅遊生活費。韓國是繼我國與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及德國後,簽署類似協議第6個國家。
外交部發言人章計平正式宣布這項訊息,由於跆拳選手楊淑君無理被判失格事件,民間有反韓情緒,台韓簽署備忘錄時機巧合,有關雙方開放的度假打工實際員額?外交部沒有說明這項簽證申請有多少名額,僅稱將視申請狀況再行磋商。
外交部表示,雙方經過一年多磋商,基於互惠原則與韓國簽署這項備忘錄,備忘錄由我國駐韓國代表梁英斌與韓國駐台代表具良根,上午在台北完成簽署,兩國派駐對方的代表處與辦事處,將自明年1月1日開始受理打工度假簽證申請,目前尚未限定名額。
對有部分民眾對韓僑學校以丟雞蛋等情緒性行為,表達對楊淑君事件不滿,章計平表示,韓國確曾透過駐台機構與外交部進行接觸與磋商,呼籲我國維護韓僑安全,我國同時籲請韓方保護我在韓台僑安全,在韓國也有我國人。楊淑君事件與韓國政府與人民無關,國人應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意見,外交部將採取一切可行的步驟,為楊淑君討回公道,捍衛國家尊嚴及選手應有的權益。
【2010/11/2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偶一向都粉鼓勵大家出國打工,不花大錢,賺實用的國際觀和切實的人生經歷,還可以幫忙海外的教會(也很可能是海外的教會幫忙你啦==)。三十歲以下,一次可以去一年...打工維生,又不用狂燒錢念語言學校。雖然會苦到沒人了解,但是~語言能力、吃苦的毅力,就是你永遠的冠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991050.shtml
反韓情緒發燒 台韓簽青年打工度假備忘錄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2010.11.23 03:11 pm
我國上午與韓國簽署台韓青年打工度假簽證瞭解備忘錄,外交部表示,兩國將自明年1月1日開始受理申請,未來每年雙方代表處及辦事處得對18至30歲符合規定青年申請者,核發效期12個月,以度假為目的多次入境簽證,准許以打工賺取旅遊生活費。韓國是繼我國與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及德國後,簽署類似協議第6個國家。
外交部發言人章計平正式宣布這項訊息,由於跆拳選手楊淑君無理被判失格事件,民間有反韓情緒,台韓簽署備忘錄時機巧合,有關雙方開放的度假打工實際員額?外交部沒有說明這項簽證申請有多少名額,僅稱將視申請狀況再行磋商。
外交部表示,雙方經過一年多磋商,基於互惠原則與韓國簽署這項備忘錄,備忘錄由我國駐韓國代表梁英斌與韓國駐台代表具良根,上午在台北完成簽署,兩國派駐對方的代表處與辦事處,將自明年1月1日開始受理打工度假簽證申請,目前尚未限定名額。
對有部分民眾對韓僑學校以丟雞蛋等情緒性行為,表達對楊淑君事件不滿,章計平表示,韓國確曾透過駐台機構與外交部進行接觸與磋商,呼籲我國維護韓僑安全,我國同時籲請韓方保護我在韓台僑安全,在韓國也有我國人。楊淑君事件與韓國政府與人民無關,國人應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意見,外交部將採取一切可行的步驟,為楊淑君討回公道,捍衛國家尊嚴及選手應有的權益。
【2010/11/2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Labels:
度假打工
2010-10-21
美立達 : 2010年暑假工讀現正受理報名 !
網址: http://www.go2travel.com.tw/studentwork/usindex.htm
2010年暑假工讀現正受理報名 !
美國工讀簡介
美國工讀旅遊計劃 (U.S.A. Student Work & Travel Program) 為美國國務院交換訪客的計劃之一,目的主要鼓勵世界各國的大專院校生到美國進行文化交流,提供18歲以上到28歲以下的全職學生可以利用暑假時間在美國合法打工的機會。
計劃最長為期4個月,學生能利用這段時間親身體驗美國的多元文化,利用工作之便磨練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還能結交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拓展交友圈,培養國際觀;從中養成獨立自主的個性,學習一個人應付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此外,完成雇主交待的工作後,額外有30天的旅遊假期,學生能利用打工收入,替自己規劃一趟美國之旅,或者支在美的日常生活開銷,來減輕出國所需費用的負擔,但切記額外的30天旅遊假期是不能工作的。
圓夢之旅---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語言學習
不用待在制式的課堂也能學習英語,身歷其境,實用活潑且有趣,以服務業、日常生活英語居多;不必花大把錢在學費上,自己練習開口講英語,面對外國人不再結巴。
支薪打工
工作的地區不同,時薪也會不一樣。例如華盛頓州 (Washington) 每小時最低薪資約US$8.07、奧勒岡州 (Oregon) 約US$7.95、阿拉斯加州 (Alaska) 約US$7.15、愛達荷州 (Idaho) 約US$6,55,利用假期不僅替自己賺些零用錢也替自己增加工作的經驗,有助於未來工作面試時的加分。
觀光旅遊
工作閒暇之餘可以到鄰近的地區觀光,工作結束後亦有30天的旅遊假期,可以規劃個人的旅行。所賺取的薪資可用來貼補旅費,把出國的花費減到最低。
美國工讀與留學、遊學的差異
美國工讀旅遊計畫並不像一般的遊學或留學,學生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英語能力應付工作上和當地人的溝通,負責且能完成雇主所交待的工作。由於工作性質幾乎是服務業,親切友善的人格特質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是必要的。此外,美國工讀旅遊計劃適合獨立自主的學生參與,無論是諮詢、面談、申請、簽證、訂機票、雇主聯繫、當地交通、報到、工作狀況、旅遊等,需要自己主動溝通、親自搜尋和聯繫;切勿工作上一遇到任何問題就和家長抱怨,應該要先主動和雇主溝通,及時把問題解決。
參加此計劃的優點
深入了解美國文化,學習包容彼此間的文化差異
出國不再只是沉重的負擔,以最少的花費停留最長的時間,靠自己的力量自給自足
透過工作來增強與熟悉英語的溝通
拓展交友園,結交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培養國際觀,認識不同文化
有機會和其他國際留學生一起工作,不但不用怕孤單,還可以互相照應
預計去留學卻怕不適應國外?可以藉此管道讓自己去美國見習,測試自己是否能在國外獨立生活
所賺取的工資在有規劃的消費下,可用來支付當地的生活費
在美國工讀期間不可以隨意離開或更換工作。
最少工作8週,最長工作4個月。
計畫說明
在美國當地合法工讀和旅遊需持有J-1簽證 (非移民簽證/交換訪客簽證) 和美國政府核發之合法文件DS-2019,J簽證是發給到美國做執行教育和文化交流的人,到美國短期工讀亦在此計劃內。
受美國法律保護,工作時數和薪資福利和當地人一樣。
每週工作時數約30~40小時。
最低薪資依各州規定而有所不同,平均一小時約200多塊台幣或者更多。
出發前均會確定雇主與工作地點和內容。
出發和回國時間依個人計畫和工作日期而訂。
計劃期間為6月1日到9月30日。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在台協會規定,為了讓學生來得及在秋季新學期開始前回到台灣,台灣學生參加的J-1暑期工讀計劃必須在9月30日前結束。
依美國政府規定學生需持有海外醫療保險、旅遊平安險或其他保險;每份保險應有保險卡、保險手冊、理賠表等。個人疾病在美國就醫相當昴貴,此計劃適合健康情形良好者參加。
工作內容傾向簡單、容易上手的工作。
依DS-2019文件記載開始工作日期前五天即可抵達美國。
計畫規定有工作者進入美國時,需攜帶至少475(不含住宿押金)的個人生活預備金。
\ 美立達國際顧問公司 版權所有© 2001-9 Talk Club Marketing Service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0年暑假工讀現正受理報名 !
美國工讀簡介
美國工讀旅遊計劃 (U.S.A. Student Work & Travel Program) 為美國國務院交換訪客的計劃之一,目的主要鼓勵世界各國的大專院校生到美國進行文化交流,提供18歲以上到28歲以下的全職學生可以利用暑假時間在美國合法打工的機會。
計劃最長為期4個月,學生能利用這段時間親身體驗美國的多元文化,利用工作之便磨練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還能結交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拓展交友圈,培養國際觀;從中養成獨立自主的個性,學習一個人應付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此外,完成雇主交待的工作後,額外有30天的旅遊假期,學生能利用打工收入,替自己規劃一趟美國之旅,或者支在美的日常生活開銷,來減輕出國所需費用的負擔,但切記額外的30天旅遊假期是不能工作的。
圓夢之旅---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語言學習
不用待在制式的課堂也能學習英語,身歷其境,實用活潑且有趣,以服務業、日常生活英語居多;不必花大把錢在學費上,自己練習開口講英語,面對外國人不再結巴。
支薪打工
工作的地區不同,時薪也會不一樣。例如華盛頓州 (Washington) 每小時最低薪資約US$8.07、奧勒岡州 (Oregon) 約US$7.95、阿拉斯加州 (Alaska) 約US$7.15、愛達荷州 (Idaho) 約US$6,55,利用假期不僅替自己賺些零用錢也替自己增加工作的經驗,有助於未來工作面試時的加分。
觀光旅遊
工作閒暇之餘可以到鄰近的地區觀光,工作結束後亦有30天的旅遊假期,可以規劃個人的旅行。所賺取的薪資可用來貼補旅費,把出國的花費減到最低。
美國工讀與留學、遊學的差異
美國工讀旅遊計畫並不像一般的遊學或留學,學生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英語能力應付工作上和當地人的溝通,負責且能完成雇主所交待的工作。由於工作性質幾乎是服務業,親切友善的人格特質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是必要的。此外,美國工讀旅遊計劃適合獨立自主的學生參與,無論是諮詢、面談、申請、簽證、訂機票、雇主聯繫、當地交通、報到、工作狀況、旅遊等,需要自己主動溝通、親自搜尋和聯繫;切勿工作上一遇到任何問題就和家長抱怨,應該要先主動和雇主溝通,及時把問題解決。
參加此計劃的優點
深入了解美國文化,學習包容彼此間的文化差異
出國不再只是沉重的負擔,以最少的花費停留最長的時間,靠自己的力量自給自足
透過工作來增強與熟悉英語的溝通
拓展交友園,結交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培養國際觀,認識不同文化
有機會和其他國際留學生一起工作,不但不用怕孤單,還可以互相照應
預計去留學卻怕不適應國外?可以藉此管道讓自己去美國見習,測試自己是否能在國外獨立生活
所賺取的工資在有規劃的消費下,可用來支付當地的生活費
在美國工讀期間不可以隨意離開或更換工作。
最少工作8週,最長工作4個月。
計畫說明
在美國當地合法工讀和旅遊需持有J-1簽證 (非移民簽證/交換訪客簽證) 和美國政府核發之合法文件DS-2019,J簽證是發給到美國做執行教育和文化交流的人,到美國短期工讀亦在此計劃內。
受美國法律保護,工作時數和薪資福利和當地人一樣。
每週工作時數約30~40小時。
最低薪資依各州規定而有所不同,平均一小時約200多塊台幣或者更多。
出發前均會確定雇主與工作地點和內容。
出發和回國時間依個人計畫和工作日期而訂。
計劃期間為6月1日到9月30日。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在台協會規定,為了讓學生來得及在秋季新學期開始前回到台灣,台灣學生參加的J-1暑期工讀計劃必須在9月30日前結束。
依美國政府規定學生需持有海外醫療保險、旅遊平安險或其他保險;每份保險應有保險卡、保險手冊、理賠表等。個人疾病在美國就醫相當昴貴,此計劃適合健康情形良好者參加。
工作內容傾向簡單、容易上手的工作。
依DS-2019文件記載開始工作日期前五天即可抵達美國。
計畫規定有工作者進入美國時,需攜帶至少475(不含住宿押金)的個人生活預備金。
\ 美立達國際顧問公司 版權所有© 2001-9 Talk Club Marketing Service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Labels:
度假打工
2010-10-14
德外交部:申請度假打工 建議先接洽公司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906965.shtml
德外交部:申請度假打工 建議先接洽公司
【聯合報╱歐洲特派員陳玉慧/12日電】 2010.10.13 03:38 am
德國外交部12日表示,德國與台灣締結青年度假打工約定(Working Holiday),將提供18歲至30歲台灣青年來德國旅行和觀察文化的一年簽證,但並不保證申請人一定可以得到工作,未來得到工作與否,仍視申請人本身的條件。
德國外交部強調,申請前提是申請人必須有足夠的財力證明,及至少2000歐元的存款和來回機票。
台灣公民必須向德國在台協會提出申請,每年約有200個名額,簽證長達一年。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說,申請度假打工的青年,將以有德語能力的人為優先,其次考慮有英語能力。德國外交部也建議可在申請簽證時,先向在台灣設分公司的德國公司提出工作申請。
赴德後也可向德國工作局提出申請,工作局會就檔案中的工作提出建議,但度假打工的年收入,必須少於8000歐元(約33萬台幣)。
【2010/10/13 聯合報】@ http://udn.com/
德外交部:申請度假打工 建議先接洽公司
【聯合報╱歐洲特派員陳玉慧/12日電】 2010.10.13 03:38 am
德國外交部12日表示,德國與台灣締結青年度假打工約定(Working Holiday),將提供18歲至30歲台灣青年來德國旅行和觀察文化的一年簽證,但並不保證申請人一定可以得到工作,未來得到工作與否,仍視申請人本身的條件。
德國外交部強調,申請前提是申請人必須有足夠的財力證明,及至少2000歐元的存款和來回機票。
台灣公民必須向德國在台協會提出申請,每年約有200個名額,簽證長達一年。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說,申請度假打工的青年,將以有德語能力的人為優先,其次考慮有英語能力。德國外交部也建議可在申請簽證時,先向在台灣設分公司的德國公司提出工作申請。
赴德後也可向德國工作局提出申請,工作局會就檔案中的工作提出建議,但度假打工的年收入,必須少於8000歐元(約33萬台幣)。
【2010/10/13 聯合報】@ http://udn.com/
Labels:
度假打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