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純屬笑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純屬笑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06-18

美國老師和中國老師講灰姑娘的故事。...這就是差距! | 笑彈俱樂部

http://www.laughbombclub.com/article.php?id=16243

美國版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台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後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裡面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學生: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的後媽和後媽帶來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後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老師: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番瓜馬車,你們想一想,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學生: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髒髒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裡邋遢地出現在別人面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老師做昏倒狀)。

老師: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後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後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為什麼?

學生: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后。

老師: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它的孩子。

老師:孩子們,下一個問題,辛黛瑞拉的後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麼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番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僕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如果狗、老鼠都不願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後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請你們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後媽不願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參加舞會,就是她的後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後媽不愛她,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後媽,你們要怎麼樣?

學生:要愛自己!

老師: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止你愛自己,如果你覺得別人不夠愛你,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機會;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就會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參加王子的舞會,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當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對不對?

學生:是的!!!

老師:最後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學生:(過了好一會)午夜12點以後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沒有變回去。

老師:天哪,你們太棒了!你們看,就是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所以,出錯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我擔保,如果​​你們當中誰將來要當作家,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你們相信嗎?

孩子們歡呼雀躍。

此為美國一所普通小學的一堂閱讀課。我們是幾歲的時候才想到這些層面?

——小學老師教的,終身受用——

中國版

上課鈴響,學生,老師進教室。

老師:今天上課,我們講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預習了嗎?

學生:這還要預習?老得掉渣了。

老師:灰姑娘?是****童話還是安徒生童話?他的作者是誰?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蹟如何?

學生:......書上不都寫了嗎?不會自己看啊?

老師:這故事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學生:得,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師:好,開始講課文。誰先給分個段,並說明一下這麼分段的理由。

學生:前後各一段,中間一段,總分總.......

老師:開始講課了,大家認真聽講。

學生:已經開始好久了...............

老師:說到這裡,大家注意這句話。這句話是個比喻句,是明喻還是暗喻?作者為什麼這麼寫?

學生:(n人開始睡覺...............)

老師:大家注意這個詞,我如果換成另外一個詞,為什麼不如作者的好?

學生:(又n人開始睡覺...............)

老師:大家有沒有註意到,這段話如果和那段話位置換一換,行不行?為什麼?

學生:我又不是你,我怎麼會注意到啊?(又n人開始睡覺....)

老師:怎麼這麼多人睡覺啊?你們要知道,不好好上課就不能考好成績,不能考好成績就不能上大學,不能上大學就不能......你們要明白這些做人的道理。

飛機迫降的國際觀

一架客機迫降海面上,空姐讓乘客從滑梯下海,乘客不敢。
於是空姐求助機長。

見多識廣的機長說:~~~你要
對美國人說這是冒險。
對英國人說這是榮譽。
對法國人說這很浪漫。
對德國人說這是規定。
對日本人說這是命令.

空姐為難地說:可他們都是台灣人。
機長笑了:那更容易啦,你告訴他們這是「免费」的!

2013-10-21

微軟語言入口網站的有趣翻譯

John =許志偉

Sue=林曉華

Tom =陳先生

universe=賈寶玉

Callisto=林黛玉

Ha-Ha-Ha-Happy Birthday.=生日快--快--樂

2013-06-30

Visa发布V.me网站,在英国闹笑话

原文網址http://www.huibai.com/ShowInfoDetail/872.html

域名城11月18日消息 Visa公司是全球支付技术公司,连接着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促进人们更方便地使用数字货币,代替现金或支票。

近期该公司宣布他们的新网站V.me测试版本发布,V.me作为一个新的金融服务,简单的描述是作为PAYPAL的一个替代服务。

V.me是从Visa公司提供的一个新的服务,当你购物支付的时候,无需向卖方暴露你的信用卡帐号信息。

不幸的是,在英国,提到“V”或者“V的反方向标志”字面意思是“滚开”的意思。换句话说,Visa公司正在告诉英国人“滚开”,该公司正在用一个缺乏深谋远虑和研究的域名进入了Visa市场。

这也提醒我们在选用一个重要网站域名时,不光要考虑域名好记,有意义,也应了解使用者的地域文化。

2012-10-30

中央社:榨菜寫成炸藥 航警啟動防爆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210300258.aspx

榨菜寫成炸藥 航警啟動防爆

加入中央社粉絲團列印本頁 轉寄

17:28:43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30日電)松山機場人員日前發現一個紙箱上寫著「全部炸藥」,由於菜字潦草像是藥,立即通報航警處理,經過X光檢測後證實為榨菜。

一名高雄旅客上週六自武漢搭機返台,遺忘一件行李在台北松山機場行李轉盤上,直到週日二班客機使用過此一行李轉盤,才被發現上面寫著「全部炸藥」的行李,立即通報航警。

航空警察局立即展開防爆相關作業,經過封鎖現場和X光檢測後,才發現內容物全部是榨菜,原來是筆誤和字跡潦草,造成誤會,解除警報,並通知所有人領回。1011030

2012-09-27

[Joke]方便不方便

方便不方便
 
 某日,一個對中文略知一二的老外去某工廠參觀。

  半路當中,廠長說:“對不起,我去方便一下。”

  老外不懂這句中文,問翻譯:“方便是什么意思。”

  翻譯說,就是去廁所。

  老外:哦......

  參觀結束,廠長熱情的對老外說:“下次你方便的時候一起吃飯!”

  老外一臉不高興,用生硬的中文說:“我在方便的時候從來不吃飯!”

  廠長:......

2012-07-20

老闆的英文程度

某公司經理叫秘書轉呈公文給老闆,「報告老闆,下個月歐洲有一批訂單,我覺得公司需要帶人去和他們開會。」

老闆在公文後面短短簽下:「 Go a head! 」

經理收到之後,馬上指示下屬買機票、擬行程,自己則是整理行李。

臨出發那天,被秘書擋下來。

秘書:「你要幹什麼?」

經理:「去歐洲開會啊!」

秘書:「老闆有同意嗎?」

經理:「老闆不是對我說 go a head 嗎?」

秘書:「來公司那麼久,難道你還不知道老闆的英文程度嗎?

老闆的意思是:去個頭!」

2011-12-10

[美國] 美強大商會硬將披薩定為“蔬菜”

評論: 這是個會令人哭泣的笑話。當我的美國好朋友,胖的可以用腰圍滾動前進,卻義正嚴詞對我說:「比撒餅是蔬菜」。卻不知道背後的強大商業利益。然後,他很無奈的對我說:「我胖,是家族基因遺傳,怪不得人」。然後問我:「明天中餐要不要一起訂Pizza」?這,就是為何:我寧可讀大量科學研究報告,也不願意輕信任何人。因為人不知道背後的利益集團勢力是多麼龐大。


原文網址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1/22/c_122313879.htm

2011年11月22日 14:46:51
來源: 環球時報



據法國電視一臺19日報道,迫于美國速凍食品商的強大壓力,美國國會議員不得不將披薩餅和餅上的番茄醬評定為“蔬菜類食品”,在小學生食堂菜譜裏繼續保留並予以推廣。

報道稱,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歇爾此前一直推動改善美國小學的食堂菜譜。為此,美國農業部在年初曾發出警告,披薩必須增加番茄醬的分量,才有資格繼續以“蔬菜”身份留在小學生的食譜裏。但農業部的要求遭到披薩加工業的強烈抵制,他們稱,增加番茄醬將讓每個披薩價格上漲14美分,按照學生人數計算,5年內要增加68億美元額外預算。因此,他們通過美國速凍食品協會等組織向議員進行遊說。最後,議員們在強大的壓力下同意將披薩評為“蔬菜類食品”,繼續保留在小學生食堂的菜譜中。

對此,美國公益科學中心負責營養政策的發言人瑪格‧伍坦表示:“這一政策明顯是要保護披薩生產商。辣味香腸披薩顯然不屬于蔬菜。”同時有評論稱,這一政策將令美國兒童肥胖危機更加嚴峻。(潘亮)

2011-08-08

《富比世》列出的十大噁心食品

第一篇原文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11/08/07/91-2733526.htm

「世界上最噁心菜餚」 美雜誌再度點名皮蛋

廖貞嵐
2011年8月7日 16:00

皮蛋在西方人眼裡是惡魔煮的食物,現在再度被點名為「最噁心的菜餚」。(圖/取自CNN)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繼美國CNN之前將皮蛋列入全球最噁的十大食物,引發台灣、大陸民眾抨擊後,美國知名財經雜誌《富比世》最近發表一篇「世界上最噁心的菜餚」文章,再度點名皮蛋,其他上榜還有燕窩、醉酒蝦等。

日前美國CNN的公民記者荷沃達將皮蛋列為最噁心的食物後,引發一陣風波及批評,後來不得不發信道歉以平息眾怒。不過,《富比世》的專欄作家傑夫‧貝爾科維奇並未因此而打退堂鼓,發表一篇「世界上最噁心的菜餚」,皮蛋又再度上榜。

他在文章中寫道,受到全球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陌生菜餚,這些菜餚在當地人的眼中是美食,卻讓外國人難以接受,甚至厭惡。

他稱,臭雞蛋、昆蟲的幼蟲、經過貓消化道的豆子,這都是一些「極端烹飪美食」,挑戰著西方人的「美食概念」,例如皮蛋要包覆在泥土中長達數個月,直至其變成灰色、綠色或是褐色;而燕窩則猶如「鼻涕一樣的口感」;醉酒蝦利用強烈的酒精刺激活蝦,「吃的時候似乎還能感受到蝦子的跳動」。

傑夫‧貝爾科維奇在文中寫道:「當你有培根生菜和番茄三明治時,為何要逼迫自己吃這些令人想吐的東西?」



《富比世》列出的十大噁心食品

1.乳酒:用馬奶發酵而成,在中亞大草原地區很受歡迎。
2.冰島幹鯊:將鯊魚肉發酵後切成小片,但鯊魚肉味很難聞。
3.蛇酒:亞洲很多人相信通過喝蛇酒能夠增強體質。
4.巴盧特:清晰可見未成形的鴨子,這是菲律賓當地美食(煮毛蛋)。
5.貓屎咖啡:咖啡豆經過印尼果子狸消化後排出,用這個做成咖啡。
6.醉酒蝦:通過強烈酒精的刺激,「蝦」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你的面前。
7.燕窩:雨燕的鳥巢非常昂貴,每公斤高達1萬美元,而用燕窩做成的湯也味道獨特。
8.皮蛋:把雞蛋用黏土、灰、石灰和鹽醃製數周而成。
9.Casu Marzu:這種羊奶酪含有活的蠅蛆。
10.Smalahove:把羊頭當做桌上佳餚。

CNN點名「亞洲怪美食」 皮蛋吃起來像是惡魔煮的!

隨著各地風土民情不同,心目中的極品美味,看在別人眼裡卻成為「做壞的食物」;美國CNN新聞網近日整理公民記者(iReporter)的報導,票選出全球最噁的食物,除了樹蟲、青蛙外,竟連台灣人熱愛的涼拌小菜「皮蛋」也上榜!

皮蛋(Century eggs)
根據CNN報導,皮蛋在中式料理中,常做成飯前開胃菜,或煮在粥內;但如果得知它的製作方法,是將鴨蛋包覆在泥土中長達數個月,恐怕就沒那麼開胃了。公民記者荷沃達(Danny Holwerda)說,4月時在亞洲市集內買了一些皮蛋,它嘗起來非常恐怖,「就像是魔鬼煮蛋給我吃」!

樹蟲(Tamilok),菲律賓
樹蟲是在菲律賓巴拉望(Palawan)的經典菜餚,據公民記者達克拉尼爾(Sherbien Dacalanio)介紹,牠的味道與牡蠣類似。在食用樹蟲之前,須先用萊姆、醋、鹽等佐料調味,口感才不會太古怪;此外,在吞下樹蟲時切勿咬到牠們的頭,因為它們像是小石子一樣硬。


發酵餅「天貝」(Tempeh),印尼
「天貝」是種發酵的豆類製品,常為製作豆腐時的副產品,在印尼會將它油炸,當成薯片來吃;不過「天貝」只有黃豆的味道,略帶苦澀且鬆脆,因此有時會裹著內臟增添風味。

狗肉(Dog meat),韓國
狗肉是韓國人愛吃的食物,每年夏天還特別舉辦「狗肉節」(因無人提供場地,今年已取消)。公民記者法蘭斯傑尼(Melvin Francisquini)表示,狗肉質地堅韌,與牛肉類似,雖然狗胃有些黏滑,但狗肉湯卻是相當美味。

炒狼蛛(Fried tarantula),柬埔寨
據傳,柬埔寨在接受共產統治時,受到飢餓與絕望侵襲,於是從1970年代開始,以油炸狼蛛果腹,現在已漸漸成為地方小吃。

炒蟬(Stir-fried cicadas),泰國
在泰國清邁(Chaing Mai),無論是路邊或叢林內的木屋中,都可見到炒蟬料理;據了解,泰國只有在節慶場合,才會屠宰大型動物,平時就靠昆蟲補充蛋白質。至於炒蟬吃起來的感覺,公民記者認為有點像是「帶小腳的牛排」。

炸青蛙(Fried frog),菲律賓
炸青蛙是菲律賓班巴加省(Pampanga)的特有美食,吃過樹蟲的公民記者達克拉尼爾說,青蛙的肉質與色澤與雞肉完全一樣。





第二篇原文網址: http://blogs.forbes.com/jeffbercovici/2011/08/05/the-worlds-most-disgusting-delicacies/


The World’s Most Disgusting Delicacies
Aug. 5 2011 - 11:21 am

By JEFF BERCOVICI


The word “globalization” conjures images of golden arches and green mermaids, symbols that promise the same oh-so-familiar flavors whether you’re in Delhi or Delaware. But there’s another side to globalization. As trade, tourism and technology shrink the planet, more Americans are being exposed to radically unfamiliar dish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And while these dishes — which even homebodies can experience thanks to an explosion of shows like Food Network’s “Extreme Cuisine” and Travel Channel’s “Bizarre Foods” — may be highly prized in their homelands, to the untutored eater they are often, in a word, repulsive.

Rotten eggs. Insect larvae. Beans that have passed through a cat’s digestive tract. These are a few of the things that extreme culinary novelty-seekers choke down in their quest to sample all the delicacies the world has to offer. For writer Laura Leu, the low point was balut, a Filipino dish that consists of a fertilized duck egg. “That one was not enjoyable,” recalls Leu, who co-writes a blog called Navigeaters about her gustatory explorations. “It had bones. It had feathers. The yolk was bloody. I gagged very hard.”

Why force yourself to consume something that makes you want to vomit when you could be savoring a nice BLT? “I’m of the belief that you should try anything once,” says Leu. “I have a food bucket list, and I want to be able to tick off as many boxes as I can.” On top of that, she adds, there’s “a little bit of culinary one-upmanship”: hearing someone else talk about eating something exotic and disgusting makes her want to top it.

Fortunately, there’s no shortage of nausea-inducing foods to say you tried. Some are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even in their native lands, to be acquired tastes. For instance, there’s hakarl, an Icelandic savory made from shark meat. Like many of the most palate-challenging delicacies, it gets its distinctive flavor (think rotten fish meets stinky cheese) from aggressive fermentation, which takes place during the six weeks or more the shark carcass spends buried underground.

On the other hand, some extreme delicacies sound vile but offer tastes that even a McDonalds-habituated Westerner might find pleasing. Escamoles, a Mexican dish consisting of ant larvae dug up from the roots of an agave plant, have a buttery, nutty flavor that’s earned them the nickname “Mexican caviar.” Though they can be hard to come by north of the border, the same can’t be said for kopi luwak, an Indonesian coffee made from coffee cherries eaten and then excreted by a civet cat. You can get a cup of it at Porto Rico in New York’s West Village, where it will cost you $30.

As a general rule of thumb, the further you travel from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the more the delicacies challenge Western notions of what’s delicious, or even edible. China is where you’ll find the century egg, an egg preserved for months until it turns grey, green and/or brown. It’s where you’ll find birds’ nest soup, made from the nests of the cave swift, whose saliva gives the dish its distinctive snot-like mouthfeel. And it’s where you’ll find drunken shrimp, prepared by tossing live crustaceans into strong alcohol and eating them while they’re still wriggling. “That one didn’t taste bad,” says Leu, “but it made my soul feel bad.”


But even countries whose cuisine is known for its bland, broad appeal have their hard-to-stomach surprises. Italy, home to pasta and paninis, is also home to casu marzu, a Sardinian sheep’s-milk cheese made by allowing flies to lay their eggs in it. When the maggots hatch, they eat and excrete the cheese, softening it and enhancing its flavor. Some people remove the maggots before eating; some don’t.

Wriggling fly larvae may not put most people in the mood for romance, but casu marzu is reputed to heighten libido, according to local folklore. That’s not surprising, says Leu. “It does seem that the grossest dishes are the aphrodisiacs,” she says. “Maybe that’s the only way you can get people to eat them.” If you’re prone to queasiness but still want to sample some of the world’s more exotic menu items, Leu has some advice for you: stick to the fried stuff. “I think you could probably take any gross food and fry it and it would be good.”

2011-07-06

稱皮蛋為全球「最噁心」食物 CNN道歉

第一篇原文網址: http://news.singtao.ca/toronto/2011-07-04/china1309767720d3283276.html

發帖大讚美味 稱中西飲食差異大 CNN:皮蛋最噁 中國網友反擊
[2011-07-04]

許多中國人的早飯習慣吃一碗皮蛋瘦肉粥,也有人喜歡就著皮蛋喝啤酒,但就在上周,皮蛋被美國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為全球最「噁心」食物榜首!CNN給出的理由是「皮蛋味道嚇人,外形怪異,像是魔鬼生的蛋」。此舉迅速遭到大量中國網民的反擊,他們不僅大肆讚美皮蛋,還「以牙還牙」票選「最『噁心』的西方食物」。

在剛過去的周末,皮蛋成為微博上的熱門話題,相關討論帖超過70萬條,網友大聲為皮蛋喊冤,認為這是中國和西方飲食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不少「皮蛋粉」曬出關於皮蛋的獨家記憶,「涼拌的青椒皮蛋我很喜歡」,「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皮蛋豆腐,用醋和糖拌起來吃,酸酸甜甜味道不錯。」「夏天經常吃皮蛋豆腐,再長生果吃吃,老酒喝喝,愜意啊!」在「你喜歡皮蛋的哪種做法」的投票中,皮蛋瘦肉粥以壓倒性的優勢成為公認的美味。

更有網友創作了一組漫畫《松花蛋的小故事》發布到網上。漫畫中,皮蛋稱自己的昵稱為「阿松」或「阿皮」,「因從小就和化學為伴,長大後就成為了一名化學老師」。幾天時間有5000多名網友轉發這組漫畫,表示喜歡這種用很萌的方式為皮蛋正名的做法。

網友們不僅讚美皮蛋,還「以牙還牙」紛紛參與「最『噁心』的西方食物」的網上投票。截至3日下午6時,有近6萬人參與投票,在西方富有盛名的臭乳酪因有刺激性氣味,以42%的「支持率」高居榜首,帶血的半生牛肉獲得了31%的票,排名第三的是法國蝸牛。網友「詭域笙簫」的評語是「乳酪還可以,但臭乳酪真的嚇人,嚇人。做生化武器還差不多」。


儘管皮蛋被CNN說成「最噁心食物」,但3日的北京幾大超市仍在出售皮蛋。據《北京晨報》報道,一超市工作人員介紹,入夏後,松花蛋的銷量有小幅增長,「喜歡拌著當涼菜吃的人比較多吧。」這位工作人員並沒有聽說皮蛋被評為最噁心食物的消息,他表示很不可思議,「沒聽顧客說起過,銷量也很正常。」







第二篇原文網址:http://udn.com/NEWS/WORLD/WOR4/6446093.shtml

稱皮蛋噁心 CNN道歉

【中央社╱台北8日電】 2011.07.08 01:01 pm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日前選出全球「最噁心」食物,皮蛋名列第一,引起華人網友抗議。CNN7日刊登道歉聲明,稱皮蛋是一種美食,無意冒犯中華文化。

大陸京華時報今天報導,CNN昨天刊登道歉聲明,並罕見的以中文、英文作出官方道歉,稱皮蛋是一種美食,並表示CNN在報導中將皮蛋列為「全球十大最噁心食物」榜首的做法,無意冒犯中華文化。

報導指出,中國一家皮蛋銷售企業對此強烈不滿,與CNN北京辦事處取得聯繫並傳真抗議信,稱全球約有20億人是皮蛋消費者,肯德基在中國也採購皮蛋做粥。信中說,「你們敢對其他國家傳統食品說三道四,肆意貶損,源於你們的無知和傲慢,是對他國文化習俗的不敬,要求道歉並取消評選結果。」

CNN網站「公民記者」(iReport)專區選出全球「最噁心」食物,稱皮蛋外型怪異,味道嚇人,被列在第一位。專區評論中引述網友諸多評論,例如皮蛋是「惡魔煮的蛋」、「噁心至極」等評價,引發華人不滿,認為存在種族歧視。

美國之音6日則以「一顆皮蛋激起千層浪」為題,報導這起「皮蛋風波」的始作俑者並非CNN記者,而是家住德州的部落客浩沃達(Danny Howerda)。

今年4月,CNN徵集公民記者選舉最噁心的食物,浩沃達說,他到超市買皮蛋,拍攝短片,說嘗過之後發現皮蛋難看、味道又噁心,然後寄給CNN ,沒想到CNN播出節目將皮蛋列為全球十大噁心食品之首。

浩沃達解釋,自己從來沒想過要侮辱任何人。他說,收到很多評論,有些相當傷人,「很多評論說美國人又胖,又愚蠢和無知。我想,我自己親口嘗試了皮蛋,所以你不能說我是完全無知的。」

【2011/07/08 中央社】@ http://udn.com/






第三篇原文網址: 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173887

CNN 4月評皮蛋最噁心

食物好味與否,實屬見仁見智,但爭論食物好壞,便曾演變成罵戰。今年4月初,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選出全球最噁心食物,當中皮蛋更成為榜首。CNN認為皮蛋味道嚇人、外形怪異,活像「魔鬼生的蛋」。
當CNN發表最噁心食物內容後,隨即惹起不少中國人不滿,還有不少網民力撐皮蛋,更有網民發起反擊性的投票,如「你心目中西方最噁心食物是甚麼?」結果超過1.6萬名網友參與了投票,其中6,935名網友投給了臭乳酪,並有人指出「臭乳酪有股臭腳味,讓人無法忍受」。


連番道歉始平息
「皮蛋風波」越鬧越烈,CNN最終要低頭認衰,在官網發表聲明指「讓我們再次澄清,這篇文章本意絕對不是要以任何形式冒犯任何人;無論你喜歡皮蛋,不喜歡皮蛋,是皮蛋生產廠商或相關行業工作人員;我們更無意冒犯中國的文化」,作者還表示自己很喜歡吃皮蛋:「最喜歡的,莫過於在我最愛的香港餐館裏吃到加了酸薑的皮蛋。」
至於發表最噁心食物內容的Danny Holwerda,同樣大聲喊冤,稱CNN斷章取義,只截取自己文章的一部份,結果遭網友誤解和指摘。他表示︰「我對中國文化並無冒犯之意。我很喜歡幾種中國傳統食物;有一天能去大陸旅行是我的夢想之一。」之後還在個人網頁留言︰「這是我第一次捲入『國際爭端』,如果哪天我真的去了中國,我會張開雙臂、敞開心扉和你們交流。」經過連番道歉後,「皮蛋風波」始告一段落。 新報記者

2011-07-05

美媒:為何有人覺得“老外”長得差不多

原文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7/04/c_121619745.htm

2011年07月04日 11:20:33 來源: 新華國際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1日文章】題:研究顯示,大腦活動加強的波幅只預示異族面孔而非同族面孔能否被記住(作者尤裏‧阿庫爾斯)

新的生物學證據顯示,大腦在記憶同種族面孔和異族面孔時的工作方式不同。

這項“異族面孔效果”研究發現,人們不太容易記住不同于自己種族的面孔。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通過腦電圖描記器確定是什麼導致這種認知和記憶的差別。

研究人員發現,在觀看同族和異族面孔的最初200至250毫秒,大腦活動增強。過去的研究把這一階段(稱作N200大腦潛力)與個別化的認知過程聯係起來。這個過程涉及分辨每個人的面部特徵,比如眼睛和鼻子的形狀。

然而,西北大學的研究發現,大腦活動增強的波幅只預示以後能否記住異族而非同族面孔。

研究人員讓18名白人研究對象觀察記憶幾個同種族面孔。幾分鐘後,他們對受試者進行識別測試,給出的包括上面看到的一些同種族面孔、若幹異族面孔和新的同族面孔。

受試者們在觀察所有同族面孔時———無論後來能否記住———N200波都很大。相比之下,對于記住的異族面孔,他們的N200波都比忘掉的異族面孔大,表示某些區域大腦活動增強。這一發現暗示,人們在觀察某些異族面孔時,注意到面孔特徵的個別化過程沒有出現。

至于為什麼異族面孔的特徵更難識別,這些學者給出的解釋是,很多人觀看和記憶異族面孔的經驗較少。他們的大腦可能在區分異族面孔的不同特徵時缺乏練習。

他們還說,另一種可能是“社會歸類”,也就是習慣于根據種族把他人歸類。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希瑟‧盧卡斯說:“從前的研究發現,當我們根據種族給他人貼上標簽並歸類時,我們最後就會更關注群體成員常常共有的特徵,比如膚色,而不太關注群體內部各個成員的特性。”

2011-06-27

爆笑篇:別忘帶走你的小弟弟

摘要:
A: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怎麼是你,怎麼老是你?)
B: You ask me, me ask who? (你問我,我問誰?)
A: 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Brothers!Together up! (你有種,我要給你點顏色瞧瞧,兄弟們,一起上!)
B: No three no four. (不三不四)

原文網址: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14480318/article-%E7%88%86%E7%AC%91%E7%AF%87%EF%BC%9A%E5%88%A5%E5%BF%98%E5%B8%B6%E8%B5%B0%E4%BD%A0%E7%9A%84%E5%B0%8F%E5%BC%9F%E5%BC%9F?instance=iNews

爆笑篇:別忘帶走你的小弟弟
大陸新聞組北京25日電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June 26, 2011 06:02 AM

曾以創建「中式英文」部落格(博客)www.chinglish.de而聲名大噪的德國人Oliver Radtke講過一個有關「小弟弟」的故事。他說,第一次到中國,在上海的出租車上發現一句提示「請帶好隨身物品」,下面一行的英文「Don't forget to carry your thing.」。這句從中文直譯的句子初看沒有什麼不對,但實際上在英語語言文化中表達的意思卻是,提醒男性乘客「別忘了帶走你的『小弟弟』」,讓人啼笑皆非。只要在thing後面加上一個s,就可免除這種尷尬。
同樣的尷尬事,在上海的地鐵內也曾遇到。例如,「先上後下,文明乘車」翻譯成「After first under on, do riding with civility」;「如遇緊急情況請速撥打1234567」譯為「Meeting critical situation asks velocity to poke striking …」,幾乎就是中文直譯,讓人不知所云。

在「中式英文」中,最受人詬病的包括:Deformed man toilet (殘疾人廁所,應為handicapped restroom);Airline Pulp (航空餐,應為foodserved aboard airlines);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 (小心路滑,slippery when wet);If you are stolen, call the police(如果你被偷時,叫警察);Do not climb the rocketry (不要翻越石牆,rockwall)。

有些「中式英文」早已「膾炙人口」,中國網站票選的爆笑「中式英文」包括:

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Brothers!Together up! (你有種,我要給你點顏色瞧瞧,兄弟們,一起上!)

Dragon born dragon, chicken born chicken, mouse's son can make hole!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崽會打洞!)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怎麼是你,怎麼老是你?)

You ask me, me ask who? (你問我,我問誰?)

Heart flower angry open. (心花怒放)

No three no four. (不三不四)

2011-05-28

跟外國人介紹台灣,好笑,但小心後面的髒話會得罪人.

每次跟外國朋友解釋台灣,都很花時間,可以用這短片,既好笑,又具體.但小心後面的髒話會得罪人.因為某些外國人聽到這句髒話,會覺得被得罪.

兩個中國 - Mansion 新聞實驗室脫口秀(中文字幕)

2010-06-21

典型的美式幽默影片 - 劝你不要来美国

美国人最担心的是你觉得他不好笑。真的。

因为幽默感象征你可以快速的转化气氛和观点,并且化解尴尬和提供动力。乃是人生不可少的能力。

而美国人的幽默感逻辑是: 凡是跟现实情境完全相反,就好笑。

以下很适合在美国移民多年,而且深刻了解美国式幽默的华人。

这片和我的介绍文,真的只是想让移民美国的人笑一笑,让没有移民的人也可以笑一笑,我没有恶意。也没有指责任何人的意思。

请看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LlSp3vsrCg

2010-05-20

網路笑話:孔子印名片

孔子收到美國「世界漢學國際研討會」的請柬,邀他在開幕典禮後作專題演講。 孔子十分高興,準備先去印一盒名片。



文具店老闆見聖人來了,異常恭敬,問清楚名片要中英文對照,就對孔子說:「英文的一面,不知該怎麼稱?」



「不是有現成的 Confucius嗎?」孔子反問。



「那是外國人對您老的尊稱,把『孔夫子』拉丁化的說法。」老闆微笑地說:「您老!總不好自稱『孔夫子』吧?」



「那倒是的!」孔子想到自己平常鼓吹謙虛之道,不禁躊躇起來「那該怎麼印呢?」



「杜甫昨天也來過,」老闆說。



「哦!他的名字怎麼印的?」孔子問。



「 杜先生本來要印 Tu-Fu,」老闆說,「我一聽表示不好,太像『豆腐』。」


杜先生說:「那就倒過來,叫 Fu Tu好了。」



老闆說:「那更不行,簡直像『糊塗』!」



「後來怎麼辦呢?」孔子問。



「後來我就對詩聖說:『您老不是字【子美】嗎?子美,子美 ……有了!』」



孔子想知道:『怎麼說?』



老闆說:『杜子美,就叫 Jimmy Tu吧!』」



孔子笑起來,叫一聲「妙!」



「其實韓愈也來過 ,」老闆又說。



「真的呀?」孔子更好奇了,「是不是印 Han Yu吧?」



「本來他要這樣的,」老闆說。「我一聽又說不行,太像 Hang You了(把你吊起來)。」



「韓老就問,那『倒過來呢?』」



老闆說:「You Hang?那也不行。有『你去上吊吧!』的意思,不妥!」



「那後來呢?」孔子問。



「後來呀…」老闆得意洋洋,「還是我想到韓老的故鄉,便對韓愈說:『您老不是韓昌黎嗎?』他 說『是呀!』,我說就印 Charlie Han好了!」



「太好了,太好了!」孔子笑罷, 又皺起眉頭說:他們都解決了,可是我到底怎麼印呢?」



老闆想了一下,叫道:「有了!」



「怎麼樣?」 孔子問。



「您老不是字 仲尼嗎?」老闆笑道。



「對呀!」孔子滿臉期待。



老闆大聲道「而且還曾周遊列國是吧! 那就印





【JOHNNIE WALKER】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