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04-18

3跨國職業規劃 類別文章之目錄

短期記憶比人短,長期記憶比人長:找工作時的注意事項

《強力關係:國際學生在美求職指南》(Power Ties: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Guide to Finding a Job in the United States)

《挑戰高薪,勇闖新加坡打天下:在新加坡成功找到好工作和打理生活的全方位指南》

(Cheers雜誌)12條checklist,出國工作前不做會後悔

日本4年制大學,實際上大多實施3年教育就讓學生們畢業了。因為大三下開始忙於求職活動而無法繼續上課。大學名聲,總受到畢業生就業情況影響。必須鼓勵學生的求職活動,更不用說阻止干涉了。日本不像像歐美企業明確定義各種職務的內容和為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而是建立了一種不特定職責和相應能力,通過協同合作、高效開展工作的機制。人們認為在進入企業前,無需掌握特定的職業能力和知識。因為只要在就職後的長期OJT中掌握這些職業技能就可以了。

新政策:在瑞典外籍博士生學滿四年即獲永久居留權. 因為瑞典人口(960萬)增長實在太緩慢,人口老齡化實在太嚴重。瑞典亟需人才,尤其在科學技術方面,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工業運用瑞典需要大量的人才。然而長期以來,瑞典每年培養的800多名博士們由於拿的是臨時工作許可,因而當他們獲得博士學位后就需要離開瑞典。

為防止多重欺壓,同時又能滿足處理家務的需要,「互惠生」(“au pair”)意為平等。乃文化交流的寄宿實習計劃,互惠生為年輕移民(17至30歲),寄住在當地家庭。寄住家庭需視互惠生是家庭一分子,提供生活所需,而互惠生則需要每星期做一定時數的家務。互惠生所得金錢報酬不稱為工資,而是零用錢。通過計劃,互惠生能學習當地文化,適應新生活。

美國人教我的 Networking 技巧 by CAREhER3跨國職業規劃

應徵前必做的功課:對外場服務人員的工作內容瞭解多少?這家餐廳的晉升制度知道多少?有無在職進修的規劃?可向學校老師、有在該餐廳工作過的學長姐,或親朋好友請教,還可以到該餐廳實際觀察一下;甚至在餐廳打烊之後,拉個服務人員直接詢問。這些做法都有助你在面對面試,能有較其他求職者瞭然於胸的準備。

Filter017圖像設計:國外客戶的方向比較明確,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才會找上你。和國外的合作溝通比較簡單,因為訴求很明確。但是國內客戶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他也不知道你可以給他什麼。國內客戶和我們的認知上常會有差異,國內客戶甚至覺得設計沒有這麼高的價值。國外客戶對於設計和創作會給予比較多的尊重,所以和國外合作的酬勞和成就感都會比較高。

韓國政府幫國民找海外工作機會,分析利弊給你聽;成立專責單位,掌握海外就業者的動態,隨時提供諮詢與協助。讓65%的海外就業者,帶著一身本事返國投效當地企業,形成先投資後收成的良性循環。

英語島雜誌:矽谷工作生態,表面上工時看似非常短,工作時間也相對flexible,其實上班的時候步調是很緊湊的,上班打混很難。效率非常高。矽谷科技業的layoff跟你的performance沒有關係,而是跟公司未來想要走的方向是不是相吻合。矽谷公司大部分都是at will,公司可以馬上叫你走,而你也可以給個two weeks notice,然後兩個禮拜之後不管有沒有交接完,你都沒有法律上留下來的責任跟義務。

不能用台灣的方法來找美國的工作。整整兩個月,每禮拜兩到三個面試,但沒有公司要給我offer,(想像每天一大清早看信箱就會看到拒絕信的感覺!)最後兩個禮拜我繼續燃燒,英文已經可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充滿了拒絕的兩年以後,終於有公司要我了

美國趨勢:從高中就開始職場實習

海外華語教學市場不熱絡。若想在海外大學任教,最快方式是透過教育部與各國大學的選派計畫。

在職導網www.myzhidao.com上,職場職業智慧可以有價交易,線下1對1的面談、互動,提供實戰經驗的高質量職導,滿足個性化的職導需求,讓求導者毛塞頓悟

日本企業的徵才文化:先找適合公司文化的人,再決定要給什麼終身職的工作。大三就要參加企業求才說明會並填寫Entry Sheet.錯過就比較難進去。

妥善經營LinkedIn的人才,代表:專業能力,還得擁有英文口語能力及國際視野

在新加坡,薪資在2千2百元新幣(約5萬3千元台幣)以下的非技術性外國勞工。簽證效期每次以2年為期。期間必須每半年接受體檢、不能擅自換工作、不能結婚、不能懷孕,懷孕就必須遣送返國。

留學生只有取得研究生以上學位的能留在國外工作的機率較大。美國商科職業要求很好的英語水平,不缺美國人勝任,加上移民身份限制,證據:留學生的大學畢業生(商科+別種科系),從美國大學畢業後馬上或一年後(OPT時間)回國的留學生比率高達72%。

加拿大新移民難以就業或不能從事原來工作,最大障礙是學歷認證及加拿大工作經驗

美國與台灣媒體工作最大的不同,在於國外給的新聞自由度很高,而台灣最要適應的是辦公室文化和新聞體制

透過人資公司找外派工作,「過去從事相關經歷」更為重要。因海外企業必須確認此人的經歷是可在海外複製、運用,不因市場、文化等等因素而產生隔閡。

台灣通過「歐洲藝術文憑 認證」的意義

客工到新加坡,要先付6000到1萬新幣仲介費,平均一天工作10到12小時,第一年都在還仲介費。因此時時擔心被炒魷魚、受傷,感到無比的壓力。

東南亞國協(ASEAN)將於2015年組成經濟共同體(AEC),工程、護理、建築、測量、醫學、牙醫,及會計等七種專業領域人才能在AEC成員國內自由移動與工作。

渡假打工如何保障自己的薪資工傷保險?

在澳洲渡假打工要吃的苦頭,與要應變的問題

成為專業軟體開發者的第一份工作:應該是『兩年後把這份工作經歷寫在履歷上,它有什麼價值?』為題目,第一份工作一定得要可以帶給開發者的,那就是:可以鍛鍊開發者的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至少得非常熟悉一套程式語言的語法;得熟練對那套語言來說好用的開發工具集 (IDE 編輯器、測試平台與測試工具、Log 系統等、編譯器、腳本建置工具等);得至少摸熟一套系統軟體堆疊 (OS, Server, DB);得知道在他所選擇的程式語言,下開發人員廣泛使用的架構設計模式、框架與函式庫;而在軟體專案管理上頭,他也至少要學會一至兩套版本管理系統,以及業界常用的開發方法 (Agile, Scrum) 等等。

要念歷史研究所嗎?要知道:研究、創作跟讀書之間的差距。台灣的大學歷史系只要求你知道很多相關的知識、基本的組織跟分析力。但歷史研究所,會要求:寫報告的時候,每一條史料都要有憑有據,章節跟章節之間要有關係,兩句話之間都會被要求要說出確切的連結關係。基本上至少要會看英文跟日文,有時可能還要去看德文俄文法文,出去也不見得馬上就能找到工作,還要面對「念歷史出來要幹什麼」的疑問。你的研究最好與現實中的關懷有關係,會比較有持續的動力,現實也可以成為你的觸發點。

如果一家雇主對海歸開放或者更看重海歸,就會單獨為這個人群設立畢業生或者培訓生項目,或者有的部門是專門為海歸成立的。海歸應該主動去關注這類雇主,找到更好的平台。

澳洲留學生在外國適合做哪些兼職?

跨國公司外派員工薪酬揭秘

國外名校MBA的畢業生,入學前已被篩選:能力強+意志力堅定+負責任的人。商學院訓練,大量 case study 訓練快速找工具分析問題能力。 於是:絕佳判斷力跟執行能力。這就是這群人的特色。

加拿大工程師薪資優渥,但屬於受監管行業,需經所在省份規管機構認證,才能以「專業工程師」(professional engineers)名義從事相關工作,否則違法。但在持照工程師監督下工作者,不在此限。

[問卦] 台灣哪些系課業重,出路卻不好的八卦

大學的國際排名上升,但對本國的經濟、政治與社會發展的貢獻卻日益減弱,他們的畢業生要用更長的時間適應本國本土的環境和市場需求。「國際化是否等於美國化或歐美化,是否必須用美國人的語言、用美國人的研究方法,研究美國人感興趣的問題,在美國人認可的雜誌上發表成果?」

台灣研究所只教學生學最新的論文技術,但不是產業所需的 [實務] 能力(台灣業界要求大學畢業生「基本的實務能力」,例:資訊領域學生要「良好的程式設計、電腦軟硬體設計實務」,而電子領域學生則要「電子電路設計與生產實務」)

每國移民政策都從本國現階段發展出發,不同時期會發布[就業移民]指導目錄.在留學規劃時將這種因素作為導向,是畢業后就業或移民的一大助力,但非絕對方向。因移民政策每年的標準和要求都有浮動,所以如果一直以移民為前提,來選擇專業/工作的話,並不實際

用Google alert找工作和收集職涯方向

美國找工作:才剛畢業不久 請愛用 Internmatch (http://www.internmatch.com/) 原本篇名:如何在台灣找美國的工作

優秀的人未必是最適合團隊的人,找到適合的人比找到優秀的人重要

有安全顧忌或細密程度超過人能負荷的工作,更是機器人的長項。那人還能做什麼呢:

求職可不是發生在大三、大四,若要想順利找到實習、兼職、工作,從大一就要進行職業規劃

德國在工程、技術領域存在極大的專業人才缺口. 因為長期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加拿大需要大量外國的木工、電工和焊工

辦學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學生畢業之後有沒有工作,所以學生自己要做好就業市場調查再入學

外商喜歡用英文版的求職網站,如果想要找到在大陸的外商工作,建議註冊成為Monster.com香港版的會員。

在阿布達比或杜拜工作的台灣人,常見:因原公司業務需求而派駐到該地(外派);因當地航空業全球徵才(被網羅);少見:跨國公司內自行申請轉調,或某領域服務已久(被別的公司挖角),或者透過(前份工作或學校)而獲得工作機會;單純透過求職網站而獲得駐外工作者,幾乎是不曾耳聞。

對少數真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大學念什麼的確不重要;但對絕大多數人,大學念什麼,比我們想像的來得重要太多。(by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

編輯不是只有看看稿改改錯字

出版人需要的在職訓練

將來要不被淘汰,趁早了解自己往後該學習的、該歷練的、該具備的專長又是什麼?那麼現在又該做些什麼?特別是四十歲以上,要警覺:公司可能認為你的可塑性太低、發展性不夠、不容易被管理、學習與適應性上都不適合,於是根本找不到工作

新加坡用陡峭的薪資級距,壓低多數中低階級的薪資,將資源集中於吸引高階人才。中低勞動者薪資不見得比台灣高(若考慮新國物價與房租水準,生活品質甚至不及台灣。)

法治時報社:台灣開業律師收入即將驟減:營收市場驟減+律師放榜人數每年穩定增加800-1000,存活的考驗,愈來愈艱難。

數學在高科技、金融業應用廣泛,一旦有興趣,就能學得好,賺的錢可能遠比醫生多,不用擔心前途。

台灣商業設計需求少,供給多,即使國際知名大賽的得獎人,也1/3失業。得獎只是在起跑時可加一點分數,企業主更看重的是能力和相關的工作經驗,在學時應該就先與產業界開始聯繫。

矽谷無法被複製:文化移民人才是成功的關鍵(mashable.com):真正創造出矽谷的是特爾曼在史丹佛教學時培養出來的一大批學生,以及這些學生之間良好的關係。特爾曼這些學生最後也都成為了產業內的領導者。

正修應外系海外實習應屆畢業生星國航空月領55K

賺錢又快又多,然後呢? 在自以為重要的追求過程當中,生命的種種可能性不知不覺就枯竭了,夢想多樣的面向也像洩了氣的氣球般癱瘓,剩下的,或許就只有很多、很多的遺憾,跟很多、很多流水編號的鈔票而已。

最讓華人老板沒有安全感的是留學生的不定性,家人都在國內,說辭職就辭職了,還有缺乏責任感的少部分人連工作交接都不做,直接從西班牙消失了。留學生的上進心很強,企圖心也很強,對企業的忠誠度遠沒有自己家親戚高,好不容易培養一個留學生業務熟練了,他不是跳槽就是返鄉,很少有企業願意收留這種人才。

彭明輝說;你需要跨界閱讀的能力。沒有能力跨界閱讀的人以後在業界要怎麼生存?

CAREhER]如何取得外派的機會?怎麼做才能融入當地文化?出差行李有什麼打包的訣竅嗎?Working abroad

住在大陸的工作經驗,可以為下一份工作帶來更高的發展。因為這是所有廠商想去的市場。(p.s. 去澳洲打工的經驗沒有這種明顯效果)

中醫師到馬來西亞行醫

大陸人利用港台專業人士,學習相關經驗,時間到了就由國內人士取代;港台人士幫陸資企業打工,累積資歷,獲取短期豐厚報酬,時間到了即揮手返鄉,雙方互相利用,心知肚明,各不虧欠。

雖台灣年輕人起薪比大陸高,但工作5年後,在大陸有可能薪水比台灣高。若以工作10年以上比較,台灣中高階經理人的薪水普遍比香港、新加坡低20%至30%,這可能是因為在星港的外商有較多職位是管整個亞太區。

六大新加坡餐飲集團跨海徵才@開平餐飲學校的2013海外就業博覽會

很多人優秀但沒辦法在國外生存,差的是綠卡,是identity(身分)。 在台灣的外商一樣會有identity(身分)的問題,簡單說你的Country可能決定了你的一切:因為它決定了市場,國籍,以及人家對你的認知:市場決定利潤,國籍牽涉政策,人種牽扯偏見(作者= PegasusSeiya (天馬座星矢)

在法國找實習時,直接法國工商會,去問所有在當地和中國有合作或有意向合作的公司名單,不怕碰釘子,一個一個電話地打過去推薦自己,結果成功進入一家公司進行帶薪實習。實習結束後,公司方還希望她長期留下來工作。

到國外外派地點,為快速累積當地情資+適應溝通模式,要為自己找兩位「文化解說員」。1.在當地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外籍人士,藉以知道外派者在當地工作可能遇上的狀況及解決方法;2.曾與外籍同事共事過的當地同事,能為你介紹當地的市場現況和競爭環境,更助你用符合當地文化的方法表達想法,讓工作快速進入正軌。

[美國]高中畢業男性在交通、製造、營建業找到薪水不輸男性大學畢業生的工作,但工作到中年男性大的學畢業生的年收入平均比工作到中年的男性輟學生高出2萬美元。

談台灣的大學教授的待遇和人才培育 by 台大資工 洪士灝 & PAS Lab

當前大學生和新進用的大學畢業生在職場專業性下降的原因可歸咎於自我感覺過度良好、現今社會文化及價值觀的改變、溝通能力下降與缺乏動機和目標,而此現象在職場中會繼續存在。

[美國]15招讓高中畢業生有萬全準備投入大學或職場

由於台灣希望到大陸外派的求職者增加,台資企業開始節省人力成本,薪資也從2倍逐漸縮短到1.2倍,長期來看,派駐在中國工作的薪資恐將越來越低,而且年資越少的台幹,薪資增加的幅度和談判的空間也相對變小.

海歸者與國內的一些畢業生相比,計劃性更強,更願意付出努力。”由于留學階段文化的劇烈衝擊,在陌生的環境中潛能高度激發,全面鍛煉了各種應付困難的能力。大部分表現見識廣,為人也平和許多,可以包容不同的意見,做事也很有計劃很細致。

留學生在英國找工作的網站:英國政府審核的合法求職中心( Job Centre Plus )、《 Reed 》和《 Monster》

台灣]60%的上班族並未因為海外工作經歷順利在返台後推升薪資,而且回國後的薪資與市場規模不同,導致管理職務上出現調適的問題

中國小語種海外外派人員:要忍受孤獨,生活習慣和風俗差異,而且項目大多地處偏遠。

國際學生如何在美國找工作by 研究生2.0

[轉載]海外工作, 是一條回不了台灣的路? 請給我一條回台灣的路!

多少研究者會先搜尋專利資料庫的?結果早已被大廠申請專利(大公司不一定會把研發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上,因此研究者沒有察覺),都做了白工。此外,故意忽略開發一件產品要付出的龐大支出與公司機會成本與風險,反而會暴露出對產業無知。

公司到底是用什麼方式派你到海外工作的?然後你才有可能在心中開始盤算自己到底可以談到些什麼。@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部落格

海外派任人員的薪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部落格

104陳力孑表示,外派工作談薪水須考量基本的「紅五類」,包含合約、保險、住屋、交通與教育,「黑五類」包含家庭、產業、地區、人脈及老外

上 MIT《電子與電路》遠距教學課程第一手體驗 by 有物報告

彭明輝:傳統產業缺工,部分因技職體系被迫大學化,致教學內容不符業界所需。但更根本問題是:傳統產業外移,惡意倒閉;即使留台,也很少積極技術提升;而政府又隨便讓傳產倒閉,無心保護勞工權益,也不積極輔導傳產升級。導致,傳產讓員工不安,看不到未來;父母不敢讓孩子去傳產,反而逼孩子去念碩士,巴望著進科學園區。如果政府對待「高科技產業」和傳產大小眼的態度不變,技職體系根本不可能救得起來!

美國入學申請的論文自選題。趨勢是不落俗套而怪異、迂迴的題目,因為學校厭倦千篇一律的文字,而這些題目鼓勵青少年自我發揮,不需要成人的指點。

大學會計畢業生應該具備的特質:一開始就被拒絕,仍堅持參加筆試,說明他有堅強的毅力。清算帳務是一件十分繁瑣的工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堅強的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坦言相告自己沒有工作經驗,則顯示他的誠實,這對於從事財務會計的人尤為重要,即使不能錄取也希望得到別人的評價,證明他有面對不足的勇氣和勇於承擔責任及力求更好的上進心。

李安:在美國電影界,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華人要想混出名堂來,談何容易。

「台灣」在職場上,菜鳥比較好的問題應該是讓對方透過選擇來回應。譬如,「A案可以怎樣,但限制如何,B案可以怎樣,但花多少錢,請問您會選擇哪一種?」真正的高手除了告訴你答案,或許還會順便願意透露他怎麼選擇的,透過這種思惟的學習,你學到也得到的才更多。若你老是問google打幾個字就可以得到的答案。會暴露自己懶於自發學習的短處。大部分都新人常因不會問問題(或是問的方式不好)而陣亡。

研究所畢業第一年就爭取百萬年薪,國內首位至卡達任研究助理 機械系友楊淳麟:拓展視野、存讀書基金

想當【國際】商務律師 別整天【只】埋首【中文】書堆

為什麼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出來創業,最後能夠成功獲得使用者與市場青睞,找到長期獲利模式的人卻手指數得出來?因為:技術架構根本不是重點,產品對使用者有多少價值才是重點。最新、最酷的技術也不是重點,穩定、兼容性高、經過市場考驗的東西才是重點。出來做生意,聰明、厲害也不是的重點,建立長期互相信任的關係才是重點。

「法國」現在最看重的是求學過程與經歷。學生真的得了解,擁有名校文憑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整個生命歷程。

應該先了解學生對哪些工作有興趣,將之歸類,然後再告訴他們有哪些科系可以選擇。

菁英大學政治學博士畢業生較易獲得終身聘 哈佛(Harvard)、普林斯頓(Princeton)、史丹佛大學(Stanford)、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t Ann Arbor)

若期望晉升高階主管,也想求取更高深的學問就應該去念研究所,否則就應該選擇就業。

匈牙利學校或公司,更看重學生的獨立思維和實踐能力,因為這些品質會貫穿他們的一生,是任何書本知識都無法替代的。因此學生的書本知識是否背得滾瓜爛熟不是第一優先

從祖國外派,跟留學後在外國工作,不同在哪?

心理學系錄取心得(Yale, Berkeley, Northwestern, Duke)

愛工作的原因:對於自己所作的事很拿手、對於這個世界有所影響。所以,剛開始工作,該問的問題不是:「這份工作能為我帶來甚麼?」而是「我能為這份工作帶來甚麼?(逐漸進步的能力)」熱情不是一個讓你跟隨的東西,它是一樣在你為了對世界有所貢獻而投入努力之後、跟隨你的東西。

護理人員作藥商業代容易成功,因熟悉醫院運作的模式、懂得醫院生態與權力分配,要舉辦藥物說明會、要採購編碼、要增加業績量,他們都知道關鍵人物該找誰。護理人員去應徵空姐容易錄取,是因為懂醫療、有實際工作經驗,飛機上的緊急救護不慌張。護理人員賣保險容易成功,是因為了解病家困難時,哪些地方需要錢、哪些保險真的有用,看過悲傷的故事,推銷產品才有說服力。

其實矽谷這幾年一直到現在都很缺軟體人材。

善加利用專利資訊,可縮短研發時間60%,節省研究經費40%。Google 及 USPTO 都提供免費且功能強大的專利資訊搜尋及專利說明書全文下載

美國社會企業工作何處尋

前進遊戲界:給大學生的行前準備建議

台灣APP開發者真正迫切需要政府幫助的是:厚植「國際市場行銷」的能力;不是只要在政府出版的產品型錄中寫上產品的英文介紹,就能夠達到理想的宣傳成效。也需要測試品管、法律諮詢以及在地化語言翻譯等等服務。

台美兩地在遊戲創作的環境與理念上有麼最大的不同?

派駐海外工作到底需要什麼條件?帶著好奇心出國工作

台灣每年20萬人出國打拚 到全世界找工作by時報周刊【吳嵩浩、劉居全】

5大步驟,出國工作沒煩惱-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93期

多數台灣人不知道如何找國外的工作。這篇是找的方法。

美國專業實習 (Internship & Training) 與暑假打工 (Summer Work and Travel) ,其性質與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工作假期 (Working Holiday) 不同。

lingua franca: 有些工作在台灣很吃香,但是在美國就業卻賺不到什麼錢。有些工作,在台灣薪水算是偏低,但在美國年薪基本上可達12萬美金,那是超過三百萬台幣的高薪工作

台灣製造業管理階層對於人才的思考是向下思考的:產品要不斷降低價格維持競爭力,所以人力薪水必須節省。所以,不將人才的價值放在第一。故大陸人普遍認為「台商壓榨員工」的印象。但網路產業講究人才,一個高級人才抵過無數庸才。放到廣大的市場上,利潤會被成百上千倍的放大,價值潛力可觀,這是向上的思考。所以,在網路產業,管理階層對人才的重視,以及有錢願意大家賺的價值觀。才可以爭取大陸本地高級人才,才可以跟人競爭

南韓輿論呼籲教授拿出教育學術良知 勿以成績要脅研究生代寫論文

海外職業認證課程,應該具備哪些「前置與後續」配套措施,增加受訓者受僱機會?

有志成為法律人要知道的職業環境現實是:風險極高,面對很多衝突、挫折,可能被羞辱。須有特質:第1是膽識。辦黑道的案子,不要因為年紀、性別,覺得自己矮人一截。第2,要比別人更堅強。律師是幫當事人從低潮翻身的人,不陷在情緒中,而是跳脫、勇敢面對未知,鼓舞當事人,帶領他跟你一起跳到更高位置的。第3,要堅持,堅持你所相信的價值。即使被打倒,休息一陣子,但信仰一定要延續下去。而非跌倒了就妥協。

大多數企業並不像IBM與Proctor & Gamble大手筆投注在公司內部訓練制度,也無法雇用慧眼獨具的招募人員去挖掘適當人選。

台灣企業主評比求職者的海外經驗,前三名分別是「海外正式工作經驗」、「海外出差/外派經驗」與「海外大專以上學歷」,均比海外打工度假來得吃香。

為什麼我不再鼓勵學生去打工渡假呢?因為,我發現真正會影響一個人的視野與氣度,還是在於他自己看待人生的態度、在他自己是否有用腦思考自己的未來、在他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更重要的是,當他做了決定之後,得要努力實踐,在實踐的過程裡,累積屬於自己的挫敗經驗。

開酒吧是一個高危行業,每天都要與酒鬼、流氓、騙子、搶匪、偽君子糾纏,損失錢財還算小事,稍有不慎就會惹禍上身……

打工遊學就是炒短線,如果你真的離鄉當勞工,就請你趁早,趁你輸贏面不大的時候去,一但過了一定歲數(我認為是25歲),在你決定出發之前,think again。

什麼是美國政府相信的證據?Officials are looking for lease agreements, medical records, school transcripts. 從全球四大時裝周的大環境來看,法國和意大利的時裝周很難闖出名,因為大牌太多,而且他們的行業協會並不是主推明星設計師的。美國和英國的時裝周比較推崇明星設計師,而美國已經出現了一些著名華裔設計師。相對來說,倫敦時裝周不是很願意推崇亞洲設計師。

在日本的外籍留學生就業活動指南

誰歡迎「放洋流浪」回來的歸國子弟?台灣的金融產業業務職,國外旅行和生活經驗,是能跟客戶拉近距離的聊天話題,但若應徵較嚴謹的分析工作,在新知識層出不窮、經濟情勢一日數變等考量下,人資的態度就會趨向保守。

如果台灣政府開始體認到:已經投入過多的錢去製造沒有價值的研究計畫時,台灣失去研究助理以及博士後研究這個職缺時,很多碩士畢業生必須去面對最基本的供需:在台灣相對落後的產業群,若不是太賺錢的階段,關鍵:不是公司能給我多少薪水,而是我能為這公司貢獻多少產值。 

香港大學來台挖角,台灣居民卻忽略了台灣人才是如此「有價」。應看出讓年輕人「與跨國人才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的重要性,不必擔心人才外流,反而應著重於為下一代創造機會,把人送進最競爭的國際環境裡接受磨練,才能開創新局面。

彭明輝:台灣的年輕人可以利用上一代所不熟悉的網路資訊去了解亞洲新興國碁的商機,並結合外勞與華僑的人脈去開創新的商機,尤其是開創亞洲新興國家的市場。自己的學習意願與網路搜尋能力,比富爸爸還更重要得多。

考研究所是因求職門檻? 還是認為同儕都去考了、自己也要跟?考研之前,先掌握哪些職務碩士學歷相對必要,且參考學長姐的經驗,先就業再念研究所才清楚需加強的專業,花時間取碩士才有意義。

何必在乎他們叫你台勞?

wayshawn的MBA career conference 心得

台灣碩士薪水還比澳洲學士還低。但我在本土金融業短短不到1年的時間,所學到的東西是我在澳洲3年的好多倍,在澳洲我只算是一個高薪女工。如果當初繼續留在澳洲,不會有亞洲金融業的經驗,能給公司的附加價值就少了一些。如果再過10年,公司會升我這個外國人,還是一樣沒有亞洲經驗的當地人?

台灣的法律系學生成為執業律師後,在全球化競爭下,居然外語能力低落,實務能力低落,從沒機會踏進過法院或事務所,連一張訴狀或存證信函都不會寫,一切仰賴雇主的培訓再加上自學。深覺台灣法學教育的不負責任,台灣高教追求的是世界百大,但這種欠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等教育,是世代不正義亟需解決根本問題!

[台灣]當前設計產業需要:對人機介面、對市場及文化有理解等方面的人才,但許多學生畢業後才發現所學的專長,並不是當前設計產業最需求的那一塊,現在訓練出來的還是以技術為主的人才。應該去找到對應屬性的學校,但台灣的設計學院品牌定位不強,學生也難以選擇。

[美國]學校諮商師主要職責:在學校中隨時提供學生心理及相關輔導問題之協助,助新生適應環境、新舊生選課、社團參與、申請進階教育、規劃生涯、生活諮詢、品德教育、暴力防範、同儕及師生溝通,維護學生公民權利(Civil Right)的角色任務,包括維護不同族群、性別、身心障礙學生的教育機會公平等等。

高教紀事報2012年「最優學術工作機構」(Great Colleges to Work For)

[台灣]兒童美語師資班的比較分析

如何進入頂尖社交遊戲公司-專訪來自台灣的Angie Hu

《思科現形記:小女子的跨文化職場新鮮事》

外籍學生在新加坡的大學畢業,只要在高科技公司工作三個月,就可以拿到永久居留證,除了不能投票外,所享的權利與新加坡人相同。

许多中国公司意识到需要具有国际技巧和经验的人选,但尚未调整好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吸引或留住此类人才。中国希望聘用讲英语或具有外国教育背景的人,同时又希望轻而易举地控制他们。但有留学经历的人往往个性鲜明,无法成为顺从员工。但跨国公司可能非常看重独立思想或稍具个性。

[美國]對實驗室導向的生物學、生命科學、化學和醫學的科學家來說,(科學)職缺市場很小。主因:科學家供應量遠比學術職位需求量成長來得更快。就這些科學家原本可以進入的製藥業而言,美國東北、舊金山灣區和其他樞紐地區,經10年的合併、獲利停滯不前、工作輸出至印度、中國和歐洲,加上研究與研發投資減少,致製藥業萎縮,對研究工作打擊最大。

[台灣]蔡練生:少子化與教改問題,使年輕人不願意投入3K產業,讓企業缺工問題越來越嚴重,進而無法提升台灣的就業機會。不斷調高的基本工資只是造福20萬外勞與160萬的邊際勞工,對其他953萬的勞工薪資成長不但沒幫助,反而可能因為企業增加人事成本,而被削減福利、或無法加薪。

[台灣]彭明輝:流浪博士的求職之路(3):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一個產業

[台灣]彭明輝:分析流浪博士為何會連面談機會都爭取不到,並提供解決方案

[台灣]彭明輝﹔ 真正的人才荒是產業界的中高階主管被大陸高薪搶走了,讓台灣較資淺的人有提早升遷的空間(中高階主管的平均年齡從去年的39.9歲下滑到37.8歲)。這種亞洲的人才荒讓亞洲的年輕人在全球不景氣中保持著遠比歐美更大的就業空間,我樂見這個現象繼續擴大下去。

彭明輝:「非典創業/就業」途徑。

[台灣]科系冷門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嘗試小本創業吧──不是貿然一頭栽進去,而是人真研究前人的創業模式,心裡有譜後再到先業界用打零工或從旁觀察的方式去進一步了解,真的想清楚再創業!

大陸最頂尖的老師跟得上台灣的水準,但是大陸的師資平均水準就是遠遠不如台灣。學術界被體制架空而跟台灣社會隔絕,進入工業界的最頂尖學生則被股票分紅制度吸引到欠缺創意的代工業,以至於科學園區的產業有人才而無創意,科學園區外的產業需要創意而找不到人才。

〔波蘭〕心理系和法律系普受關愛,部分來自學生家長的價值觀,與是否快速就業無關,此類學生還是應該具備其他領域的專長較好。

2006年靜宜大學「西班牙文人才在台灣就業出路」研討會

[美國]據現行配額,職業移民申請者都必須經過漫長的等待,才能夠獲得永久居留權,許多科學理工專業的菁英無法忍受動輒數年的移民申請等候而轉往他國就業,同時也可能使美國理工領域企業僱用外籍員工的意願大幅減低、甚至直接將職位遷至海外,造成本土工作機會與人才雙雙外流困境

護理、會計、新聞等工作都有工時長、壓力大的特性,對於社會新鮮人是很好的學習環境,可是隨著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這些壓力自然會影響校友留在「本行」的意願。

[台灣]就業者弱勢年代-從「廉價勞力」變成「免費勞力」、甚至「薪資倒貼」,企業趁著失業潮,剝削年輕世代的手法更上一層樓。逼退年長的員工,以換取更多免費的替代勞動力!

提早參與App開發程序能提供青少年進修及建立工作人際關係的機會,更有可能讓他們在蘋果公司占有一席之地。過半的應用程式下載費用皆低於五元美金,所以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賺錢。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基金會表示,台灣學生赴大陸台資企業實習的活動已舉辦第6屆,選拔出來的所有學生機票及食宿全免,由配合活動的近百家台企贊助。

[ 深圳 ]part3: 在富士康帶團體諮商,體驗多元文化差異與高難度的同理心挑戰!

[ 解惑 ] 請問我適合當諮商心理師嗎?我對這個行業是否有什麼迷思和誤解呢?

[推薦] 若要在美國發展,可訂閱 Hello US 專刊,對您的跨國職業發展會有幫助的。

有接受美國政府援助的大公司不准發工作簽證給外籍工作者,因自己國家正低迷,不聘請外國人而是先保護本國人的就業機會,剩下小公司當然不是有保障的公司,如果你不是綠卡或美國公民,就會受限制,雇主較不願意幫你辦工作簽證,就算願意幫你辦,也可能會被限制或壓榨。

“做一只‘海鷗’挺好的,往返於大洋兩岸,既能掌握海外最新的生物制藥技術和豐富的國際經驗,又能及時了解中國國內的需求,相比逐漸本土化的海歸來說,‘海鷗’不易失去國際化的背景。

「美國」如何培養大學入學輔導人員/大學入學輔導(College Readiness Counceling)人員應具備的基本工作常識

[台灣]彭明輝:分析老闆什麼時候想要增聘沒有經驗的新人的幾個情境

[台灣]彭明輝善意提供冷門科系碩博士的幾個就業解決方法

台灣學術圈中普遍地存在一種「駭客性格」。由於這幾年高教大環境丕變,許多原本出發點良善的制度設計,最終卻常在教師們艱辛的生存及業績壓力下,被有意識地破解。

以國際人才來說,陳朝益認為,企業需要的是可在國外前線作戰的人。例如,派駐中東的人若信奉回教就加分,至少要能夠接受當地文化。企業要的是可到國外「Long stay(長住)」的員工,願意接納當地的文化,加上自身的專業,將之轉化為優勢。這樣的人才,才能與市場接軌。

[台灣]我該選擇往哪走 音樂系學生十問

目前世界各國皆面臨類似的問題,年輕人普遍需要個人化的指導、工作導師以及企業綱領的領導,更需要有工作經驗後才能得到日後的就業機會。

[美國]F-1學生一年的可選實習時間(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這非常寶貴,要好好把握,不要因為工資低就放棄在美國實習或工作。很多人都是在這一年里跳槽找到理想的工作的。即使不能在美國就業,一年的海外工作背景也是回國求職的重要砝碼

在英國讀了3年本科,說出的英文還屢犯簡單的語法錯誤,即使Boss再不刁鑽,也肯定無法容忍如此英文水平。

進軍全球市場 你應該做好的 4 種心理準備

大陸主要市場與潛力產業的未來趨勢,包括服務、金融、銷售、通路與電子商務等,這些領域極具發展空間。台灣人才最多還有三到五年的優勢。

海歸不一定意味著高薪。要想回國後就業競爭力更強,就要:一是留學畢業後在海外工作2-3年,多了解所從事行業的國際情況。二是在出國前就理性規劃學習目標和職業生涯,從而選對適合自己的專業。要考慮母國就業市場的同質化和飽和程度。

臧聲遠:台灣卻是「青年找不到工作,企業找不到人才」,問題不在於沒有就業機會,而在於人力供需的結構性落差

[台灣]國內大學在延攬國際人才所遭遇的困境,包含:薪資缺乏國際競爭力、缺乏小孩就學及配偶就業的相關配套、制度僵化不友善、國內博士後薪水過低等。

不愿意雇用优秀海外留学生的日本公司的逻辑是: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跳槽;越优秀的人越容易鹤立鸡群,不容易融入公司文化。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尽量不雇用海外留学人才。这样,日本出现了其独特的“海归”变“海带”现象。

如果學校知道畢業生們在哪工作,我們將能更好的準備學生去適應各種不同的職業生涯,研究生也更清楚將來有哪些職業可供他們選擇。

當一個國家的年輕人既未繼續升學也未就業也同時代表著整個國家在某個環節上出了問題,導致年輕人無法順利的進入社會。

[台灣]人力銀行民調亂象肆虐 惡整上班族薪資!

[美國] 就算是給實習生「比金錢酬勞更為寶貴工作經驗」,尤其像鐵桶一樣難以打進去的行業,如:媒體、流行時尚、或娛樂界。但若實習生做和一般初階勞工無異工作,據聯邦法律,雇主必須支付工資。

台灣把大學教育視為公共財,一直採低學費政策,連帶國立大學教師也被視為公務體系的一環,薪資水準與研究資源無法與國際一流大學相比,有國際移動能力的學者自然外流。

彭明輝:Q:去英國留學會不會比較好?A:我離開英國已經超過20年,很多事情都變了。第一:我真的沒把握。第二,一定要我給意見的話,我只能用賭的。

香港環境國際化、對優秀學生祭出高額獎學金,再加上國際學生畢業後的就業配套措施,確實很吸引人

台清交畢業的學生都到幾家大的明星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但這些畢業生進入明星公司卻是當平常人用,「千里馬當駑馬來用,最後是浪費了」,很多高科技技術,像IP(智慧財產權)也是向國外買,真正自己研發者很少,「把這些人才都浪費掉了!」

[美國] 博士學歷非保障,兼任講師,每年年收入少於美金2萬1千元,也是領食物券和醫療補助勉強過日子。每3學分課程平均薪資只有美金2,500美元,此外課程準備和評分時間也不算錢,還沒有辦公室。這樣的薪水根本不夠負擔一家人的生活。即便是一個人過也很吃力,只能天天靠泡麵度日。

近年來台灣海外留學生變少,在全球各地能見度降低,不論是產業或創投界都被邊緣化,台灣儲備在海外的人才水位不斷下降,與矽谷的連結也愈來愈弱

台灣教育培育的年輕碩博士如果一直只待在台灣,難以掌握國際潮流。一定要找機會出國歷練,以補強不足,到國外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或擔任助理教授。高科技公司真正高階職位都是具國際經驗者擔任,一路都在台灣求學的人受限於經歷及語言,很難在國際化的公司被委以重任。


彭明輝:留美的名校博士怎麼研究能力與分析問題的能力的非常薄弱?但是經營人脈、金流和量產論文的能力那麼強?事實是學生只問哪裡涼快,哪裡學長比較罩,而不在意自己學到的是什麼。因此最後被犧牲的還是學生;如果整個社會不對學術和教育的意義、目標有更深刻的反省,愈多的「改革」只是讓教育愈向下沉淪!

會講英語,或歐美國家的專業人士,或在國外名校畢業或知名單位工作過的不代表保證就是人才。更重要的是看此人近年工作內容表現及可帶來的資源,甚至還要設法取得其同儕或長官意見做為判斷的輔助參考。

海外實習/打工/工作仲介公司 on Facebook

「有世界觀」的年輕人回國後要被公司重新訓練為適合職場的員工,「達到這要求後」,跨文化理解或國際敏感度才有附加價值。

關於澳洲農場工作的細節(轉載)

日本研究調查:擅長數學的文組學生及物理的理組學生畢業後平均年收較高,因為數學及物理注重邏輯思考的訓練,當有助於培養學生適應各種工作環境的能力,發揮所長。

[轉載]若想壯遊,請在年輕時壯遊。若超過35歲,你會面臨中年轉業甚至中年失業的危機,請勿為了壯遊而變流浪漢。

[台灣]台北人力銀行的「特色」就是設有公部門、市府約聘人員徵才專區,每季也會主動舉辦大型徵才活動,這些都是民間人力網沒有做到的。


[台灣]徐宏昇律師是特例。電機電子、物理、結構、生物等專利領域,都有相關背景的知識及專有名詞,大部分律師都感到陌生、害怕。是故從高中文組、純法律背景律師,能在專利訴訟領域打響專利律師名號的不多,其中寫專利說明書,且最為艱澀的國家研究機構專利申請案者,更是屈指可數。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史丹佛以培養領袖為治校理念,偏好有領導統御潛力的學生,洛加大、爾灣加大、聖地牙哥加大著重培養具執行力的人才,特別看重申請學生團隊溝通與合作的能力。

矽谷與台灣的科技業工作型態之比較

台灣就業市場可分成兩塊,一塊是精英人才,特別是理工學院研究所畢業生,市場呈現求過於供。另一塊是內需產業,像餐飲、服務業等,由於所需人力較不限專業技能,市場供過於求,使社會新鮮人求職缺乏籌碼、薪資議價能力低,是造成國內薪資惡劣的主因。

[美國]想進入管理階層,要獲得較高層接受,且社會背景必須非常類似,因為高層傾向於栽培訓練與他們一樣的人接班。亞裔長相不同,所以高層覺得我們是在其他國家出生的外人,因此缺乏共通性和信任因素,所以亞裔、女性和有色人種必須更賣力才能獲得接受,而很多人一直做不到這點。

[英國]倫敦是個金融中心嘛!很多國際公司總部或者分部都在倫敦安營扎寨,而且任何一個部門都需要搞IT信息的專業技術性人才,所以這兩類工作的招聘需求還是蠻多的。

到歐盟當實習生

美國15種最吸引年輕人的工作

海外實習經驗或有助益,但所費不貲

[美國]在維州社區學院,新概念、技術都要以最短的時間引進、開發和落實。此外,在課程中,也讓學生體會到公司文化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學生是可以馬上融入公司的〝准員工〞。

[美國] 法學院畢業出路堪慮 報考率降幅大

杜書伍:國際化人才當中後來居上者,有什麼特質?觀察力。因為觀察會觸動思考、啟動思考,會自己去拆解、深入理解,然後獨立判斷。

國外的護理人員缺,主要是需求大於產出,在台灣卻是職場流動率過高,領照護理人員不願意進入職場,應該正視、改善現今護理的工作環境、勞務分配與薪資福利,讓游離在外九萬多位有領照未執業的護理人員願意回流到職場,才是最佳的解決方式。

歐盟因為歐債、財政吃緊,勞工工作型態早已變成「活到老、做到老」,反觀台灣,不少年長者都想提早退休享清福、含飴弄孫,甚至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進入職場,薪水有一定水準,加上儲蓄力強,大多都「荷包滿滿」,若再延後退休年齡,恐怕會排擠年輕族群,卡住職場流動,所以不贊成延後退休年齡。

台灣實際退休年齡五十六歲多,比法定退休年齡六十五歲「早」很多,主因就是經濟不景氣,強迫勞工提早退休

先進國搬救兵 移民解護理荒

中石油员工在非洲的工作、生活情况

全球經濟惡化,要暫時隱忍起理想,看清楚社會上真正的就業機會,只要不嫌棄工作沒創意、沒理想性,工作待遇低、老闆能力差、制度愚蠢,就很易找到隨時會倒的工作,利用這工作機會培養初步的就業技能,當作下個爛工作的敲門磚,繼續累積職場技能。十年後,培養出有專業性職場技能,換較有趣或較輕鬆工作,追求理想

【楊基寬專欄】離職診所

美國、歐洲大學辦學特色在於思想自由,但這個挑戰必須建立在扎實論述、資訊知識上,理性地挑戰教師教學的權威

大學生一定要學會3件事,謀生技能、邏輯思考、終身學習,其中又以謀生技能最為重要。台灣積體電路董事長張忠謀

南韓撥巨款 強化高中職生涯教育輔導

[台灣] 不甘不願地念碩士,犧牲掉的正是職場最需要的「2~3年工作經驗」!作者: 清大 彭明輝

職涯規劃DIY(IV):來玩O*NET 出處:意識形態咖啡部落格

新加坡歷史較久、比較有規模的中醫藥團體大多數是義診機構。這些慈善機構,平日已為維持正常營運而焦頭爛額,又何來充裕的資金去發展和深入研究?

[台灣] 大學畢業生找工作 理工事求人、文史人求事

外國人想打進日本人的生活,難上加難。為年資及早卡位,日本大學生並不流行出國進修,因留學反而在進公司的時序年資吃虧。反正進公司後,一切從頭學起,在學校學到什麼並不重要,因而日本許多名校大學生終日玩樂酗酒

建構完善的國際人才發展體系

17到33歲這段人生歷程,對未來發展影響很大

再高的學歷,還是得從基層做起,只是起薪稍高,升遷較快,以後的職涯較長,可能性較大。學歷是用來塑造「未來資產」,你的「現在資產」跟其他人一模一樣,仍然是個基層工作者。

從NBA新星林書豪 談「職場新人求生術」

在法發展中國留學生 為生活克服重重困難

美國掀雇中文保姆熱 15萬美元年薪難求人才

小氣日商 開始留不住中國人才

工作表現與臉書的特質評比有著密切的關係,像是在認真辦事、和善與求知慾等等。臉書可以當作可靠的工作表現審查工具,因為求職者很難在朋友面前「掩飾」個性。

谷歌千兆挑戰 7年級台女奪冠 :華裔身分,找到好的工作並不容易,因此,創立人力資源網站公司,運用現有科技、社交媒體,將求職過程變得有效、有意義,同時希望能協助在美的台灣人就業。

「年輕人只求安定是一種日本病!」優衣庫(Uniqlo)社長柳井正在《放膽去闖》一書中,便認為年輕人已經失去求知若渴的精神,所以越來越少人希望活躍於國際舞台,而只把目標放在擁有家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

在法國,實習幾乎已成為所有社會新鮮人必經的過程。

留學生的幾種年齡層與後續發展選項,與應該怎麼選offer

[台灣] 修法:工作3年博士 高考一級近7萬薪

美國會計博士班經驗分享 版權是學術交流基金會所有

留學可能會遇到戀愛、學業選擇、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等問題,家長應學習和孩子遠距離溝通,詳細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和交友等真實想法與具體細節,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幫助,給孩子具體的幫助和指引,家長要及時溝通,也要鼓勵孩子勇敢面對並獨立解決。不要讓孩子產生抗拒逆反心理。

[美國] 大學的兄弟會或姐妹會在降低CLA成績方面“功不可沒”:加入這些組織的學生,CLA成績不升反降,而獨自學習的學生的成績則顯著增長。

[日本]退休社長舉辦輔導講座 幫助中國人在日就業

[台灣] R&D的職涯規劃

美國一流大學錄取標準?將來可以影響世界的人,具有這種潛力的人。

在國外工作應該注意的決策誤區 - 華人“窮忙族” 範圍廣

美聯邦公職 薪酬優於私人企業

在韓國留學做漢語輔導老師、餐館服務員或在工廠和店鋪中打工都是違法的。2003年韓國引入外國人雇傭許可制度之後,獲得韓國就業簽證變得更加困難,以就業為目的偽裝成留學生入境的人數也大幅增加。

美國是如何失去了製造iPhone的工作?白蘋果急救室 – 蘋果新聞、教學與謠言站

[美國]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又與其所主修的學科息息相關。

[台灣] 辛炳隆:強化人力資本 提升青年就業力

到歐、美設據點,卻發現,光有國際觀還不夠,真正派上用場的是具有國際營運實戰經驗的人才。

南韓教科部公布外籍生招收管理評鑑績優績劣校院名單

雅婷 Yating 我做過的各國各式企業不負責感想: 美非營利研究機構、台灣本土金融大企業、台灣知名外商行銷顧問、印度IT行銷部門

[台灣] 實習有助於了解產業界需要的人才類型,而非盲目猜測,隨便浪費二年在實驗室裡面做奴隸

對學生而言,在國外進行無薪實習,即便獲得補助,在海外生活開銷也相當不易。

美國大學面臨挑戰:缺乏完整的配套措施以支付不斷竄升的開銷。過度專注於學術研究、忽略教學。1/3學生批判思考、分析推理能力均無長進

[美國] 全美音樂教育等級評鑑標準化

Cheers雜誌 外商人才跳槽本土企業,水土不服?

[台灣] 想去外商 注意使用LinkedIn網站 較容易被美商高階人脈看到

[美國] 他們是這樣找員工的

留學畢業,回台灣工作前,博碩士文憑,先去該國的台北經文處驗證,以利就業

[台灣] 姊妹們,職場是場淘汰賽

[台灣] 超級業務/許天駿 不放棄機會

[美國]不良的網路行為將危及學生的大學規劃

[台灣] 報考導遊合格者 僅兩成勝任

以往,外國學生畢業後可在英國工作兩年,2012年起,不再有這項權利。但前者卻是吸引外國學生赴英國留學的主因。英國向全世界傳遞負面訊息

如何避免當一年的交換學生,卻一無所獲地回來。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如何在韩资企业站稳拿高薪?

[台灣] 許書揚:培養國際人才是當務之急

要在歐洲國家工作的關鍵:實務工作經驗會有優勢,至少一種以上的歐洲語言,歐洲文化融入程度

[台灣] 超級個管員 幫800人找到工作

[美國] 人才流向新興國家 出走數創紀錄

網路求生/我應該在臉書上加老闆為好友嗎?

[法國] 在法國取得碩、博士文憑的學生,在畢業後,可以雇員身份獲半年居留權

[英國] 湯唯 在街頭賣藝的那些日子

美國教授給台灣留學生的建議. Studying in the USA: Surprises & Difference

[英國] PSW簽證取消 華企受挑戰四招應對

[美國] 僅有高中學歷的就業以製造業、建築業、經銷後勤業與餐旅休閒業等男性勞工為行業為主,大學學歷者72%工作集中於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政府與公共行政、資訊科技與醫療保健

[美國] 憑本事闖天下 富二代「牛人」不少

英國學生簽證與學成後工作簽證最新變革

[美國] 畢業生不太願意遠離家園,但理想職業如高級工程或產品研發,在美甚少。中印積極招募優秀畢業生,使美人才外流

[台灣] 學界幫派化 知識分子失蹤了

[美國] 壓力大 「最常被外界高估的12種職業」(12 Most Overrated Jobs)

[美國] 科技、工程難畢業,大學生易放棄,但若能畢業,就業薪水高,端看是否能夠勝任工作、是否是興趣所在

[台灣] 學歷通膨 唸研究所停看聽

電腦化法律研究與電腦輔助醫學診斷可以迅速分析大量文件,以低廉的成本取代大批律師、醫生,軟體不斷取代晶片設計的工程師

[韓國] 南韓高麗大學引導學生前往國際組織任職

佛里曼專欄:科技雙面刃 創造高薪 激化動盪

[台灣] 僧多粥少,博士進不了企業,無法進教職,於是博士後成為「中途之家」。

[台灣] 職場生存課 打卡來真的!

補助博士就業,200人「受惠」,多少人受騙、受害?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台灣] 國科會研擬推出博士後研究員57K計畫,提升高階學術人才就業率 翁啟惠:增加就業從產業提升做起


南歐失落的一代 青年做「垃圾工作」

[日本] 現在日本企業界需要有創意而通曉國際語言 招募留學生的一些徵才展突然變得炙手可熱
摘要

[台灣] 職場新鮮人/早鳥測驗 提前檢視職能

[印度] 外籍人士赴印求職增兩成

[南韓] 現階段需要改善對外籍生服務及改善外籍教授徵聘用方式

法國政府限制外籍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權

美国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

[台灣]為國際評鑑時立刻呈現更多英文發表,台灣培養的本土博士生當然只能臨時教師來減輕洋學家的授課負擔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 第48期 - 101個環遊世界的工作

[台灣] 赴英打工度假談判成功/關鍵點:台灣人不是去搶英國人飯碗,是去拓展視野:當做未來投資、經商之處。

乐手勉文《我希望刚进伯克利音乐学院我就能知道的6件事》

[美國 & 英國] 實習制氾濫 青年失業潮頭號要犯?

[台灣] 10大薪資成長快速職務:水利工程師、土地代書、精算師、專利工程師、社工員、地質技術員、旅行導遊人員、醫療設備控制人員、攝影師、食品工程師。

[台灣] 專業門檻較低職務,碩士反而不佔優勢,倒是大學生深受老闆青睞。

[美國] 如何要求雇主資助員工在職訓練經費

[加拿大] 研究生應發展多面向技能,以利畢業後投身學術界外,有更寬廣生涯發展。

[台灣] 我該如何調整心情面對失業?

[台灣] 家有失業者,寬心包容多鼓勵

[美國] 專家:入學申請作文 最好帶幽默

[美國] 社區學院當跳板,再轉入一般大學,但最終未能獲得本科文憑的比例,比正規大學高出36%,划不來


葛家豪:防堵人才流失? 鼓勵國際流動!

[台灣] 給憂心職業出路的博碩士生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英國] 華人析英企“中國人才” 香餑餑或只看上去很美?

[台灣]唸完博士以後可能更難找工作,所以:出國是為開發能力,要願意比沒有博士學位的人更努力去屈就找得到的工作,甚至花更多的時間去找到一份不喜歡但過得去的工作。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大量英國青年,無法就業也無法參加就業訓練,又無法進入大學,將心中的憤怒轉而訴諸街頭暴動,反映對未來不確定的大恐慌

[美國] 菁英大學物有所值? 十大真相

[葡萄牙] 失業率高 葡萄牙青年湧向昔日殖民地

美國護士屬高薪行業 台灣護士低薪累到4成落跑!

想要成為傑出的研究員嗎 ? 先從教學上著手

[台灣]除非妳頂尖聰明,否則不如到台科大、北科大和淡江、逢甲去學實用技能、耐操耐磨脾氣,而不要不夠聰明又不夠實用。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留英學生就業面臨“三座大山”

台灣人才外流與人口下降 亞洲週刊

[台灣] 用人無私 才能留才

[台灣] SSCI為何能繼續壟斷? 本土博士找不到工作,而學校不能在乎他們死活的內幕。

[台灣] 人才外移誘因 高薪資與發展舞台

[台灣] 人才宣言:十年內 台灣恐無人才可用

[台灣] 因應國際搶才時代來臨,中研院院長翁啟惠 : 肥貓論述不合理

[台灣] 人才失衡 台灣成高階人力「淨輸出國」

Preschool: The Best Job-Training Program

吳田玉博士對工研院菁英團演講文:無限的你

第三個出國的理由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出國的第二個理由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一個出國的理由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中國] 留學中國 美國華生逆向移民

求職者 網路言行得當心

(不小心把以下目錄刪除,有空再補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