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04-09

赴美之外國人須知法律常識之二十六:社安福利 Social Security 對外國人的意義

Janet評論:

美國的社會福利並不是無端發展到現今的局面,而是因為1930年代大蕭條,當時約有25%的人失業,社會動盪不安.後來羅斯福總統展開新政(New Deal),加入了很多社會福利的元素.換言之,Social Security =有工作者花錢消災,讓社會上窮苦無依的人,可以勉強溫飽,不至於上街鬧事妨礙治安.

外國人繳稅時,常會覺得如果沒有在美國工作到退休,領回 Social Security,豈不是白白捐贈稅金給美國人?何況外國人離境美國時,Social Security + Medicare 的稅金取回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會計師會說:不要為了那點小錢而費時費力.

我個人看法是:繳稅是對美國的一種聲明:我是認真守法的人,遵守規矩,所以請你相信我的基本人格.這在將來移民或者法庭上,都是重要的信用來源.有繳稅,就讓你站在道德高地,較易取信於政府人員或司法人員.

至於難以取回的 Social Security,就當作是花錢消災吧.「有工作者花錢消災,讓社會上窮苦無依的人,可以勉強溫飽,不至於上街鬧事妨礙治安.」不然,你住的地方,門窗都要嚴密的鐵窗鐵條來保護安全囉.那麼房地產業者又要說:這區是壞區,就使得您的房地產跌價.何苦為難自己呢?︿︿


http://tw.myblog.yahoo.com/neuron-neuron/article?mid=4104

資深國民萬歲

‧全球中央 2011/03/22
在歐洲,福利服務通用於富人和窮人,從而保證對國民最低限度的福祉和社會支援,它沒有慈善的想法,故而尊老人為「資深國民」。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延長加上少子化,致使老化指數遽增。接下來政府的養老財政預算和醫療費用,會嚴重到令人震驚,必須重視長者的再就業教育。


【文/陳順勝】
台灣要加速建設老有所終的大同社會

過了65歲,有人建議我去辦張敬老卡。我以在國外目睹使用「資深國民卡」的經驗,興沖沖地前往區公所辦理,沒想到卻是個不愉快的經驗。首先我被要求置換三個月內拍的相片。由於公所內無拍照服務,須步行至兩公里外的相館拍照;過一個小時,走回公所辦理,公所告訴我30至45天後再來領卡。

在門診時,對轄區老人做了個普查發現,七成以上老人不知有此優惠,更不知使用敬老卡可免費搭乘市區車船與捷運半價。前陣子有個機會,當面向市長反應,市長馬上從善如流。目前市民屆齡65歲,市府會把敬老卡當紅包送到家。我另一建議:把敬老卡改稱「資深市民卡」,則仍未實施。

在美國、加拿大,社會福利有其政治上的意涵,一般指向窮人或弱勢者提供經濟或資源性援助。台灣依循此觀念,所以把老人當弱勢者,「資深國民卡」成為「敬老卡」是可想像的。但是在歐洲,福利服務通用於富人和窮人,從而保證對國民最低限度的福祉和社會支援,它沒有慈善的想法,故而尊老人為「資深國民」。

社會福利制度各國不同,福利通常是提供給失業者、病患、殘疾、婦幼、老人與退伍軍人。

但更廣泛的意義,福利意味著照顧個人或一群人的健康、快樂、安全、財富和未來的福祉。在東方理想國的理念,則以〈禮記禮運大同篇〉最為典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在台灣,65歲以上老人逐年增加,屢創新高,比率已達10.7%,在台北市與部分農業縣市更已達高齡社會之標準12%。65歲以上人口與未滿15歲人口間比例稱為老化指數,在台灣已達68%。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台灣老化的速度很快,從20年前的25%,10年前的45%,到現在的近70%。

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延長加上少子化,致使老化指數遽增。經建會推估,2016年老人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0%以上。接下來政府的養老財政預算和醫療費用,會嚴重到令人震驚,必須重視長者的再就業教育。

美國勞工部已開始實行資深國民社區服務就業計畫(Senior Community Service Employment Program, SCSEP);其目的是促進年長者實現經濟上自給自足,讓失業的老年人有就業機會。為了對養老預算減壓,在經濟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措施,譬如長期的退休計畫、私營部門投資國家養老基金、更多的私人捐款與更好地提供產假、改善托兒服務以增加人口出生率。

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盡速制訂老人福利政策及福利措施,盡快完成調查,瞭解老人健康、經濟及各項福利需求,並研析老人需求之變化,讓台灣成為老有所終之大同社會。


【完整內容請見《全球中央》3月號;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260801.shtml

省印刷郵資 美國社安福利表改上網查

【聯合晚報╱美聯社華盛頓七日電】 2011.04.08 03:02 pm


為了節省開支,美國社會安全署自本月起,將改變寄送社安福利預估表(Social Security statements)的方式,不再寄發這種每一份用掉四張紙的郵件,明年將只寄給60歲以上民眾,更多的上班族將透過網路查詢。

25歲以上的美國上班族每年都會在生日前約三個月收到社安署寄來的社安福利預估表,說明如果在62歲、66歲或70歲退休,每個月大概可以領到多少錢。但為了節省經費,這項服務將停止。

自1980年代開始,社安署每年向上班族寄送社安福利預估表,列出每年的可課稅所得,以便納稅人核對有無錯誤,當然還包括退休時可領到的福利金額。社安署長艾斯楚3月間表示,每年印製和郵寄預估表大約要花7000萬美元。

社安署認為,從4月到9月底本會計年度結束,停止寄發預估表可節省3000萬美元。該署計畫明年恢復寄發表格給60歲以上的上班族,預料明年可再節省6000萬美元。其他上班族則需自行上網查閱。艾斯楚說,如果解決網路安全問題,今年底前可望提供網上查閱社安福利資料,如未能解決,則將恢復寄發紙本預估表。

社安福利預估表每年寄給大約1億5000萬人,對上班族的退休規畫頗有幫助。停止寄發此表,與目前危及美國聯邦運作的預算爭執無關,但確與該署的運作預算有關。

維護老年人權益人士說,他們對社安署的預算問題表示同情,但上網查詢有缺點,尤其是許多人不會用電腦或沒有電腦,對這些人而言,具體的紙張才能讓他們對社安福利感到安心。

【2011/04/08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