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合同簽訂的法律風險:1、合同簽訂主體的法律風險。2、合同生效條件方面的法律風險。二、合同簽訂的法律風險防範:1、明確合同對方當事人的主體資格。2、審查合同形式及訂立程式是否合法。3、審查合同內容是否完備、合法。在簽訂合同時最好聘請專業的律師服務。
原文網址: http://tw.mag.chinayes.com/Content/20101012/f742a1531882415198ceebdeb062fbb5.shtml
臺胞好康月刊2010-10-12
企業簽訂合同時的法律風險如何防範?
企業在經營中會簽訂大量合同,也往往容易發生糾紛,所以企業必須對合同的法律風險予以足夠的重視。下面筆者從合同簽訂時應當注意的事項,通過對合同風險點的概要分析,以及應當採取的措施,結合相關法律做簡要分析。
一、合同簽訂的法律風險。
合同簽訂的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合同簽訂的主體與合同的生效條件方面。
1、合同簽訂主體的法律風險。
我國《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依法可以委託代理人訂立合同。”《民法通則》第66條規定: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違背了上述規定,可能導致合同無效或效力待定。
2、合同生效條件方面的法律風險。
我國《合同法》第10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第44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第45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第46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對於上述諸類合同,在未採用書面形式或經批準、登記或條件不成熟時,合同並沒有生效。而對未生效合同,我國法律規定,對方最多只是返還財產,並不承擔賠償損失責任。
二、合同簽訂的法律風險防範
針對上述可能存在的風險,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明確合同對方當事人的主體資格。
在簽約時,一定要審查對方當事人是否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要調查對方的資信情況,要求對方當事人提供有關法律檔案,證明其資格。在代理人簽訂合同時,一定要審查代理人的代理身份和代理資格即是否有被代理人簽發的授權委託書,其代理行為是否超越了授權範圍。對於特殊行業的當事人,從事一些重要的生產資料或特殊商品的生產和經營,法律或行政法規要求取得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或相應的資質。在這種情況下,確定合同主體資格合法性的時候,還應要求對方出示相應的證明。
2、審查合同形式及訂立程式是否合法。
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如果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也應當採用書面形式。雖然,如果法律、法規規定或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當事人未採取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同樣,採用合同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但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糾紛,糾紛發生後也不易解決。對一些特殊的合同要登記備案,否則就有可能使自己的合法權利得不到保護。對於企業來說,應該儘量採用書面形式,並履行相關登記備案手續。
3、審查合同內容是否完備、合法。
合同內容的審查主要包括:第一、合同條款是否完備、合法,合同一般應有以下條款: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標的;數量;品質;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第二、條款內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遺漏或嚴重隱患、陷阱。要注意審查合同雙方當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簽字或蓋章;簽名或印章上的企業名稱是否和當事人姓名或者名稱一致;簽字人是否是企業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表;簽字蓋章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或合同的約定等等。第三、合同內容是否違法。企業簽訂合同,總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但是,只有合法的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才能依法實現自己的目的。如果合同違法,就可能被認定為無效,不但不能達到簽訂合同的預期目的,還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總之,合同的簽訂是一門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法律風險,建議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最好聘請專業的律師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