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早面臨的經營問題是缺工,接著就是5缺(加上水、電、土地及資金),現在則是10缺(加上原料、訂單、油料、通路、前景)。
原文網址: http://paper.wenweipo.com/2011/06/26/TW1106260001.htm
台媒:「十毒齊發」擊垮大陸台商
--------------------------------------------------------------------------------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6]
香港文匯報訊 據台灣《旺報》報道,從1992年大陸對外開放算起,台商大舉西進已將屆滿20年。目前台商在大陸面臨的問題,如貨幣升值、缺工、缺電、環保等經營危機重現了20年前台灣的困境,前陸委會經濟處長陳明璋稱之為「十毒」(「十缺」)。與此同時,台商更要面對老齡化卻無人接班的問題,長期輔導台商的企管顧問袁明仁斷言:「十年內,台商這個名詞將消失!」
今年初,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董事長陳明璋率團跑遍大陸23個城市,調查800多位台商代表,發現大陸台商今年是十毒(十缺)齊發。他指,台商在大陸最早面臨的經營問題是缺工,經過2003年SARS後大陸經濟的爆發式成長,缺工成為最大,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接著就是5缺(加上水、電、土地及資金),現在則是10缺(加上原料、訂單、油料、通路、前景)。
人工上漲 無法負擔
正高喊「騰籠換鳥」的廣東省,6月14日,由省長黃華華率領省一級官員親自走訪東莞的多家加工企業,並與台達電、台昇傢具等6家外商代表面對面座談。像深圳龍崗的電子聚落,據當地台商描述,富士康廠很多棟宿舍人去樓空,以前人聲鼎沸的景象已經看不到,而廠區周邊的洗腳店、飯館生意冷清。此外,像東莞大嶺山的傢具群聚、福建南平的造紙群聚、浙江嘉善的木材群聚、昆山的印刷電路板群聚等,都因為廠商陸續倒閉關廠而趨於沒落。
產業聚落 成片消失
已經到福建南平10多年的一位台商苦笑說:「200家台商10年來倒到只剩20家。」原先因為南平當地盛產竹子,不少台商聚集當地開設造紙廠,但近年來,當地的污水排放標準越來越嚴,基本上,除了幾家與政府關係良好的陸企外,已經沒有外商造紙廠。
無人接班 前路茫茫
外部環境不斷惡化,但第一代來陸台商已經「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無力應付日益惡化的外部環境。更糟的是,大部分台商並沒有認真面對「台二代」接班問題。陳明璋在連續參加2位不過50、60歲就去世的老台商的葬禮後評價他們:把青春歲月花在大陸,但孩子小,又沒有專業經理人,造成接班不及、企業無法繼續經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