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08-29

[美國] 數百名暑期簽證計畫的學生抗議淪為廉價工

原文網址: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8210

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
數百名暑期簽證計畫的學生抗議淪為廉價工

(1)2011年8月18日美聯社 (The Associated Press) 475期 2011-08-25

幾百個外國學生17日在賓州賀喜(Hershey's)巧克力工廠外發動罷工,他們揮舞著拳頭,用各國語言高呼口號,抗議美國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官方暑期計畫(Summer Work Travel Program),理應促進文化交流,卻把他們都變成廉價勞工,變成打工仔,連機票錢都賺不回來,而當他們表示不滿時卻遭到驅逐出境的威脅。

這些來自中國、奈及利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等地的國際交換學生,是根據國務院長久以來的暑期簽證計畫(J-1簽證)來到美國。這種計畫准許他們在美國工作兩個月,然後自由旅遊。這是國務院長久以來的用意良善的國際文化文流計畫,行之有年,培養無數對美國有興趣的外國大學生。

這批學生原來想到美國磨練英語,賺一點錢,並了解美國的生活方式。就某種方式而言,他們確實達到目的。大約400名外籍學生被分派到賀喜工廠工作,多數在搬運沉重的紙箱,或在飛速移動的生產線包裝糖果,許多人還分派到上夜班。

罷工的學生宣稱,他們時薪8.35元,扣除與這項計畫有關的各種費用和每個月400元的房租,實際拿到的工資幾乎還不夠支付當初申請簽證的費用。

他們對美國社會的體驗,與原來的期望非常不同。來自中國大連的20歲大學生趙惠嬌(譯音)說:「這根本不是文化交流,這只是工作。」

她與另外3名中國學生伸出手臂,展示他們宣稱因搬大箱子造成的瘀青。他們表示,為了申請簽證,他們每個人花了超過6,000美元。趙惠嬌說:「我們想要我們的權利。」

美國國務院的國際工作─旅行計畫,每年向超過10萬名外國大學生核發J-1簽證。這項計畫旨在促進文化了解,也為旅遊設施和其他企業提供廉價的季節性勞工。

但是,近年來許多參加計畫的學生抱怨工資太低,工作環境也比想像的惡劣。「美聯社」的調查發生有學生被迫到脫衣舞夜總會工作,有人拿到的時薪不到1元,還有人住在擁擠的公寓或坐在地上吃飯。

不過,賀喜事件是這些外國學生首次發動的罷工事件。大約200個上晚班的學生,在下午3時走進工廠向資方代表提出幾百人連署的請願書,然後與剛下班的學生一起走出工廠,沿著車道遊行和高呼口號。

據報導,國務院是把這些接待外籍大學生打工的事務,分包給在加州的一家公司負責。國務院回應表示,他們已派人到賀喜公司調查。發言人說:「我們的工作是保障所有J-1簽證持有人能獲得暑期工作旅遊計畫的所有條款所賦予他們的權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