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09-25

[義大利] 錯過改革良機!政府無能是義大利經濟陷入困局之主因 鉅亨網

原文網址: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925/KDZ8KJVH3SBBT.shtml?c=headline_sitehead

錯過改革良機!政府無能是義大利經濟陷入困局之主因
鉅亨網鄭杰 綜合報導  2011-09-25 13:34

信評機構標普 (Standard and Poor's) 將義大利信用評等由 A+ 砍至 A,並下修其前景展望至負面,標普認為,義大利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其政客不太可能對國家整體經濟改善所需做出什麼建樹。

「義大利經濟無法改善,其實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因素。」這是信評機構標普 (Standard and Poor's) 將義大利信用評等由 A+ 砍至 A,並下修其前景展望至負面後,所做出的結論,標普解釋,義大利的問題在於其政客不太可能對國家整體經濟改善所需做出什麼建樹。

政治,才是降評主因

針對標普降評,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 (Silvio Berlusconi) 立即駁斥「這是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時代雜誌》分析認為,就某種方面來看,貝魯斯科尼是對的。

標普在其降評報告中指出,義大利「經濟多元化,且少有內部失衡問題」,「家計和企業資產負債表皆相對強勁」,且如果不是義大利根深蒂固的相爭經濟利益生態難解難分,以致扼殺了義大利的經濟成長和抹煞了一切改革努力,義大利沈重的國債應可控管。

標普報告直言,即使在外界壓立下,義大利的政治機構、壟斷企業、公務員和公家、私家單位的工會仍阻礙了政府果斷回應經濟狀況的能力。目前也尚看不到要如何打破這些政治團體和政府之間的僵局。

就業市場的限制與困局

一如調降美國評等一樣,標普降評義大利最主要的考量也是在於政治,而非經濟。過去 10 年,在 GDP 成長長期落後歐元區其他國家的情況下,義大利的人均所得一直保持穩定。義大利缺乏教育系統,尤其是中學和大學,再加上就業市場僵化,造成義大利數百萬年輕人幾乎退出經濟體系,大約每四個 15-29 歲的義大利年輕人中就有 1 個失業或是沒受過教育訓練。

米蘭 Bocconi 大學教授 Tito Boeri 表示:「這些都是我們錯過的人才,這是嚴重資源浪費的問題。」

然而,義大利就業市場所釋出的新工作都不夠穩定,對要進入就業市場的勞雇雙方而言,都缺乏投資技能推動經濟的誘因。另外,義大利對於在家照顧小孩家長有課稅優惠,且對於托兒所的投資不足,造成許多義大利婦女退出職場。強大的工會則讓企業無法依照當地的薪資水準給薪。弱勢的監管機關則幾乎放任壟斷發生。職業行會則限制了人才的流動性,並且鞏固了自己的特權。

遊說團體強勢

其實,義大利人不是不知道該如何改進,但是強勢的遊說團體積極捍衛自方的利益,而在義大利加稅要比實際解決問題容易多了。羅馬 LUISS 大學政治學教授 Roberto D'Alimonte 表示:「加稅,是所有人一起承擔負擔;但改革則是損害特定團體利益,政治成本極大。」每每要做出相關改革,義大利政府就會面臨「揚言搞垮政府」的威脅。

D'Alimonte 表示,這不是貝盧斯科尼政府第一次無法通過重大改革法案,但是他們改革的能力現在卻遭遇前所未有的質疑。D'Alimonte 認為,義大利政府會在強硬的外部壓力下做出決定,但總體而言,義大利政治階級有其極限,尤其是現任政府。

政府錯失改革良機

義大利目前的執政多數是由各利益衝突的政黨所組成的,彼此之間有深刻的利害關係,他們的中心就是義大利充滿魅力的億萬富翁總理貝盧斯科尼。但儘管貝盧斯科尼有能力應付政治尚的雜音和紛爭,但是其成天見報的性和貪污醜聞已經使其政治聲望滑落,更別說還有更嚴重經濟問題壓力。

《時代雜誌》認為,一個更有力的政府應該要能趁此對國債恐慌時刻,推動改善經濟所需的改革法案,但就貝盧斯科尼政府而言,他們浪費了這個機會。

目前希臘透過協商達成協議,以大舉削減財政支出換取紓困援助,而義大利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之一,決不能夠輕易倒下,但卻也被外界視為「大到無法紓困」。而現在除了標普說有可能再度降評義大利外,另一信評機構穆迪 (Moody's) 也正審視義大利財政。種種跡象凸顯,若是義大利無法先自己改革推翻,那麼最終將無力自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