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05-31

旅遊、觀光,其實不是理解一個國家的好方法。旅遊堪稱是國民外交的展示舞台,充滿各種迷霧,至於真正要理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主要還是透過工作,畢竟那才是一般人的生活場域。

原文網址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8307

社論:台式文化自滿醞釀中
2012-5-22 20:50 作者:社論

135
加入書籤:
台灣對於自身文化的自負,經過近日的強力放送、醞釀,一個自認為是「文化優質國度」的氣氛正在成形。這當然與實況相去甚遠,要說是自嗨其實不為過。

馬英九的總統就職演說中,提到了台灣的優質文化素養,演講中舉了幾個小例子做為佐證。馬英九的演說不是特例,近來台灣已經有太多「一沙見全貌」式的感性描述,幾乎都是透過大陸遊客、外籍旅人之口見證台灣的平民文化。從遊覽車駕駛的善行、店家的態度,甚至是個短暫對話,都彰顯了台灣的正面特質。這類已經達到濫情程度的描述,構成了當前「藉由外人肯定而肯定自我」的氛圍。

這是個假象,台灣其實不是第一次有這類經驗。只要翻看舊文獻就能看到,1960年代,台灣積極的吸引外人、華僑投資,就曾經出現過一波熱潮,當時台灣被初來乍到的歸國華僑、歸國學人,視為「中華文化的最後堡壘」,在經濟發展之外的濃郁人情味也被詮釋成「富而好禮的具體指標」。今日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文化特色描述,其實都曾經出現。

台灣所遇到的狀況也不是孤例。1970年代,西方在解釋東亞經濟的快速崛起,一度是將文化現象跟經濟連結在一起,好奇的西方人士就把東亞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加以特殊化,其中幾乎處處有玄機、處處有驚奇。曾經傳頌一時的「日本第一」的說法,就幾乎把各種日式現象予以正面的描述。對於1990年代之後,日本經濟陷入困境,以至於日式文化被重新看待,甚至重新檢討的氛圍,就可以發現,觀看文化的方式,其實跟時尚服裝相同,它們也是有流行的。

只要稍有出國旅遊、國外工作經驗的人士,大概都會知道,旅遊、觀光,其實不是理解一個國家的好方法。旅遊是個充滿假面的活動,熱門觀光景點的各國遊客,基於出門在外與人為善、放鬆心情出門遊樂的初衷,在行為表現上往往要異於本國的一般水平;精明的店家往往一眼就能看穿遊客與在地人的差異,待人接物更是超越常人的水平。一般而言,旅遊堪稱是國民外交的展示舞台,充滿各種迷霧,至於真正要理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主要還是透過工作,畢竟那才是一般人的生活場域。

我們對此其實很有經驗。台灣是外國觀光客的旅遊熱門地點,每年有大量的旅客來台灣體驗異國的風土人情;台灣也是國外產品的代工基地,曾經有大量的外商公司在台灣設立分支機構,國外客戶、顧問在台灣進出穿梭。同樣是接觸外國人,觀光客與客戶、工作伙伴,是差異很大的兩個群體。做為遊客的外國人往往親切好禮不計較,但是做為客戶的外國人卻可能是強橫挑剔高姿態,兩種看似矛盾的心理狀況不相違背。一般人其實都會身兼工作者與觀光客這兩種身分,我們卻選擇性的遺忘這種雙重身分的尖銳對比,以為自己跟不太需要為五斗米折腰的菁英一樣,只看到某種現象。

就以「外國人心中的台灣文化形象」這種熱門的話題為例,真正塑造本地人的外在形象,主要還是透過台商、台籍上班族,他們與外籍人士工作的經驗、交談,才是奠定整個形象被建立的關鍵。不論媒體如何美化、旅外人士的發言是如何的被選擇性詮釋,日常生活的接觸遠比政令宣導、文化造神要來得真實。大陸遊客在旅遊過程所見到的高素質文化,跟對岸部落格、微博當中常出現的台式血汗工廠描述,理當被視為同一種「台灣體驗」。

但是,在一片尋找台式文化自信的熱潮中,我們只篩選了特定現象進行自我催眠。世界當然不是這樣運行的,當熱潮退去時,台灣人的自我認知將會從天平的一段擺盪到另一個極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