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07-02

美國明星高中背後的真相

原文網址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0427


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
明星高中背後的真相

2012年6月3日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518期 2012-06-28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明星高中名單發表的時刻,不論是全國性的指標(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每日野獸[The Daily Beast])或是地區性的指標(波士頓雜誌、紐澤西月報[New Jersey Monthly]、芝加哥太陽報),結果都將使焦慮的讀者感到挫折。

一般人很難輕忽這些名單:明星高中附近地價日益攀升;父母們竭盡心力要讓子女進入明星高中;最好的老師與校長也都想在明星高中任教。新聞週刊最近發表了全美1,000所頂尖高中的名單,並研議如何透過量化技術,讓這個名單成為有意義的教育參考資料。首先,新聞週刊使用了科學評等系統的6個參數,亦即:應屆畢業率(25%)、大學錄取率(25%)、每位學生參加的大學先修課程(AP)與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應試率(25%)、SAT/ACT分數(10%)、AP/IB平均分數(10%)與每位學生參加的AP/IB課程量(5%)。透過這樣高度設計的指標,全美第435所明星高中(麻州Westwood High-0.51)才能夠與第436所高中有所區別(威斯康辛州New Berlin West-0.50)。

哪些學校能在新聞週刊的指標中名列前茅呢?在前50的學校裡,有37所是選擇性入學(selective admissions)或是「磁鐵學校」(magnet school;亦即具有特別課程設計與教學方式的學校),他們選擇學生的方式是綜合考量學生的入學考試、總平均分數(grade-point average;GPA)、州考試結果與寫作評量等。簡而言之,為了成為明星高中,學校只接受表現最好的八年級生,而如果學校確實用心栽培,學生未來就會成為最優的12年級畢業生。

換言之,明星高中三部曲:優進、優出、最優學校(Best in, best out, best school)。

在新聞週刊前50名的高中裡,有8所是特許公立學校(charter schools),對於那些認為公立教育應該提高學習困難學生學術表現的人而言,這數字聽起來很不錯。特許公立學校應該接受任何申請者,但是當學校有超收之虞時,這一切就變得像是在買樂透了。

怎麼做,才能更民主?

在新聞週刊的名單中,兩所最好的特許高中是隸屬於亞歷桑那州特許公立高中系統的Basis high schools in Scottsdale and Tucson,就校方的網頁來看,該校的課程設計嚴重依賴AP課程和大學相關課程,包含中文和拉丁文。這意味著只有學術表現夠厲害的學生能夠申請,而根據新聞週刊的資料,該校701名學生中的95%是亞裔和白人,其中亞裔只佔該州2.8%的人口,卻在Basis佔有41%的比例;15名拉丁裔學生(2%)反映該州3分之1的拉丁裔人口;根據亞歷桑納州教育部網站資料顯示,即便美國原住民佔了5%的人口,但沒有學生在學的資料,他們;非裔美國人的學生只有13位,並且沒有任何移民勞工(migrant workers)子女就讀該校;該校學生沒有人合格申請午餐或須要接受特別指導課程(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

很明顯地,明星高中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們提供的服務並未照顧到那些「不夠優秀的」(un-best)學生。

在前50的明星高中裡,剩餘的5所位於市郊並接受所有學生的申請,只要他們是該社區的居民。這5所學校的唯一共同點是,所有的學生都來自全國最富裕的家庭。其中和紐約州家庭平均收入5萬4,000美元相比,在紐約Bronxville的高中(第40名),其家庭平均收入達16萬6,000美元,排名第41的Jericho的高中,家庭平均收入則達12萬8,000。維吉尼亞州也有類似情形,也就是該州家庭平均收入是5萬9,000,遠低於該州排名45的Falls Church高中社區收入11萬1,000美元。

那些希望子女能進入最好高中的父母則應該遠離中西部,其中包含14個相連的州,從蒙大拿到密西西比共橫跨2,000英里的地區被新聞週刊描述為教育的荒蕪之地,因為沒有任何一所前百名的高中坐落於這些州,包括威斯康辛、明尼蘇達、密蘇里、內布拉斯加與堪薩斯。更令人震驚的是甚至在麻塞諸塞州內也只有一所前百名的高中,而該州學生在閱讀與數學的表現在一直扮演著全美領先的地位。

另一方面,美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任何人都可以用不同的公式來衡量事情,因此大家都有機會成為頂尖。

想要子女進入最好的高中?則應遷徙到德州或佛羅里達,前者有全美第2多的前百高校,共15所;後者則有10所,列全美第4多。毫無疑問,這一切都要感謝小布希對於教育改革的努力,和新聞週刊的影響,使標準化考試的結果成為衡量學校表現的重要指標。

此外,紐約州Scarsdale的高中是家長應該極力避免的,因為這學校沒有進入前1,000名的排行榜,雖然單以1935的SAT平均分數而言,該校的排名將會是第21名,然而該高校並未提供任何AP課程。為什麼沒有AP課程?Scarsdale校方表示,他們發現AP課程太重視通識教育,無法深入(A.P. cours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go a mile wide and an inch deep),所以校方自己設計了不同的先修課程。學生可以在波士頓的甘迺迪圖書館與博物館,或在紐約海德公園的小羅斯福國家歷史遺址進行田野研究,而不是花費所有時間與AP課程的教科書奮鬥。有3分之2的Scarsdale高年級學生進入了被Barron's大學競爭力指南評為全美最有競爭力的大學。當然,新聞週刊和Barron's並不是同一個公司,所以前者並不會用Barron's的結果做為參考。

除了參考變數的問題外,新聞週刊只以學校所繳交的資料來加以評等,而Scarsdale高中並未送出資料;全美2萬6,000所高中,約有2,000所學校送出資料,其中1,000所學校被列入明星高中的名單,意味著只要學校聰明點,就會有一半的機會成為明星高中。

負責該指標的新聞週刊及每日野獸[The Daily Beast]主任Mark Miller表示:「只要民眾了解這個指標的限制,就會了解他的用處了。我們選擇以學校如何替學生升學鋪路作為評比的指標,如果沒有這些學校的努力,學生可能沒有升學的可能。」他進一步表示,5月份每日野獸9,500萬的瀏覽人數,都要歸功於這份指標。

「有鑑於報章雜誌業者的赤字連連,指標是個搖錢樹,這是我唯一想到比較能夠維生的方法。我不反對學校選擇性入學政策,這是公共政策中很重要的一環。我自己的母親在East Boston的清寒社區長大,因通過考試而進入Girls Latin School就讀,然後到Radcliffe。排行榜是用數據堆砌出來的,這才是我所擔心的事情,因為那些面臨嚴峻挑戰的學校最容易落敗。總之,公立教育若只重數據,被解僱的就可能是那些教學、辦學認真的老師和校長。」

(駐紐約文化組黃韋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