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表示,未來將要求高中在開放學生選修之前,先輔導學生認識不同外語、文化,或開辦體驗營,讓學生能依興趣、實用性等來選擇學習語種,而不只是靠第一印象,「英語是必備,第二外語則是優勢!」
2. 「越南語的後勢看好!」高中第二外語學科中心主任張善禮指出,越南的經濟成長速度,在全世界僅次於中國大陸,包括宏碁、鴻海等大企業都急需懂越南語的人才;教育部則表示,越南語將是教育部推動第二外語的重點語言。
3. 張善禮指出,求職網站上有1300個職缺,包括鴻海、宏碁等大企業要找懂越南語的人才,卻等不到人。
4. 很欣賞德國人嚴謹、實事求是的文化精神,加上考量德國的政治和經濟在國際的地位,及德語在歐洲可稱是最大的語系,因而選擇學習德語。平常班上一個禮拜上兩堂德語課,老師會邀請德國交換生與他們一同學習、交流。學習過程中吳佳臻發現,由於德語的文法結構講求邏輯思考,部分同學甚至認為有助於提升數學能力。
第一篇原文網址: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39597
第二篇原文網址: http://udn.com/NEWS/LIFE/LIF6/6558850.shtml
(省略)
張善禮說,相對於南韓政府用國家經濟和政治戰略的高度,鼓勵韓國學生到越南留學,如果台灣的家長能認知越南未來有很大發展,提早學越南語,就是在儲備未來的競爭力。
張善禮指出,求職網站上有1300個職缺,包括鴻海、宏碁等大企業要找懂越南語的人才,卻等不到人。
教育部表示,偏遠地區高中只要想開越南語班,不管選修人數多少,教育部都會全力促成,優先予以補助。
第三篇原文網址: http://n.yam.com/lihpao/garden/201108/20110830477805.html
(省略)
暑假剛從德國參加完「夥伴計畫」返台的吳佳臻發現,許多東歐國家的學生不諳英語,卻能用德語溝通,因此她比別人認識更多歐洲朋友。她欣賞德國人講話豪放語氣及精準、不馬虎的發音方式,也喜歡德國人認真工作、認真玩樂的生活態度。未來若有機會她希望能前往德國擔任國際志工或打工遊學,學以致用。
(省略)
除了歐洲語系受到學生的喜愛之外,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也強調,除了英語,學習第二外語是目前的競爭趨勢,基於新移民之子女進入高中職就學人數逐漸步入高峰,推動東南亞語的第二外語教育成為重點工作,99學年度新增高中東南亞語,例如越南語、印尼語選修課程,共計有5所高中開設,修習人次已達300人次以上,他強調,新移民的子女具備第二外語優勢,具有更開闊的國際視野。
為了鼓勵學生精進第二外語學習,教育部從97學年度起辦理「高級中學學生預修大學第二外語課程專班」,由各大學院校開設各語種預修課程讓高中學生修讀,學生在高中修畢第二外語4學分的課程後,可參加大學預修課程,課程結束後必須參加語言檢測,持有專班修習及格證明者,可作為未來入學大學加分或學分抵免依據,99學年度已累計651人次分別通過第二外語的語言檢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