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最上乘的公共外交,其實是一種文明的指標,自然的生活與融入,沒有那種不誠無物的矯揉造作。可以為公眾帶來一種文明的特質,作為生活的一種典範──就此而言,2011年8月,美國新任派駐中國華裔大使駱家輝的輕裝上任,以及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中國,在北京胡同鼓樓姚記的小館就餐,應該在多年之後,還會讓人們津津樂道,引為一代盛事。
2. 拜登此行的成功,是在生活面的,是屬於庶民的,是價值的選擇,是一種政治制度或風俗優劣的呈現;那股力量是在人民可以接近、感受的實際生活層面。
3. 我們也可以思考一下,儉約或簡約是不是一種美?是不是一種感動的力量?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特別是在中國或華人的世界,它是不是比豪奢或炫富更接近我們心中的文明或理想?
原文網址: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339131
炸醬麵外交:拜登、駱家揮啟中美新扉頁
‧蘇盈貴 2011/08/28
拜登22日離開中國,國際上對他這趟六天的訪問行程多表肯定,主要是以邁向中美關係長期穩定發展這個基調上來看。在我看來,這個基調反而是拜登最使不上力的部份…
近世學界有所謂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概念,其行為對象是他國公眾及輿論;行為主體則是政府或政府為幕後的支援,簡單的說,是有公權力為後盾或背景;行為方式則是間接地通過民間、公眾或輿論進行,進而形成新的生態關係、環境或氛圍;行為目的最終則是通過它所創造有利的印象,促進有利於己國的政策產生,進而維護並實現本國的國家利益。
最上乘的公共外交,其實是一種文明的指標,自然的生活與融入,似乎具備公共外交的動機,但又完全超乎公共外交之上;或許可以從學理上作分析,但卻沒有那種不誠無物的矯揉造作。至乎此,雖然一方面仍然可以從公共外交的觀點來作理解,但又遠遠的超過那個層次,可以為公眾帶來一種文明的特質,作為生活的一種典範──就此而言,2011年8月,美國新任派駐中國華裔大使駱家輝的輕裝上任,以及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中國,在北京胡同鼓樓姚記的小館就餐,應該在多年之後,還會讓人們津津樂道,引為一代盛事。
美國首位派駐中國大陸的華裔大使,駱家輝是在2011年8月12日晚上九點半抵達北京。他到達北京時,自己背雙肩包,穿休閒鞋,帶著老婆,與三名子女,五個人各自拿行李,大包小包提的揹的,像是剛渡假歸來的普通人家。
駱家輝今年61歲,第三代華人移民,擔任駐中國大使之前的職務是美國商務部長,他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州長,1996年當選華盛頓州長。他駐北京後的第一項重要工作,大概就是負責安排美國副總統拜登在17日訪問中國大陸的六天行程。
北京的美國大使館,在官網上公開徵求推薦餐館以及美食,北京姚記的炸醬麵獲得極多的推薦。8月18日,拜登和孫女,在駱家輝陪同下,一行五人來到北京鼓樓附近胡同的「姚記炒肝店」。
店主人本來是要請拜登一行人到包廂去的,因為狹窄大堂上擠了七張桌子…沒想到拜登要坐在大堂上。然後自己到櫃檯前面點菜──涼拌黃瓜6元、糖拌山藥8元、涼拌土豆絲6元、兩瓶可樂4元、10個包子10元,還有五碗炸醬麵45元,總計是人民幣79元。
年少時,曾經讀過一本書,書名就叫「螞蟻與孔雀」,作者花了很多時間探討孔雀華麗的尾冠在生物學上的意義──又華麗又笨重的尾冠,讓孔雀雖然是鳥,卻不能飛,又不能拿來作為防衛武器,在適者生存的演化過程獲得優勢,反而因此逃無可逃,那麼到底這種華麗尾冠在進化學上的意義何在?或許,華麗的意義在於炫耀,而這種鳥類的炫耀,相當於人類的炫富,在求偶上具備利益?否則,又如何解釋這個行為在進化或所謂文明上的意義?
中國在十一世紀時,就曾經有過這樣的疑惑──
古人以儉為美德
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嘻,異哉!
風俗頹敝如是
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司馬光.訓儉示康〉
拜登22日離開中國,國際上對他這趟六天的訪問行程多表肯定,主要是以邁向中美關係長期穩定發展這個基調上來看。
在我看來,這個基調反而是拜登最使不上力的部份,不要說他,即使是歐巴馬總統自己,又何嘗不是?因為,兩國關係的發展,牽涉的是多少共同的國家利益。
拜登此行的成功,是在生活面的,是屬於庶民的,是價值的選擇,是一種政治制度或風俗優劣的呈現,即使我們強要把那歸納為公共外交,那也無妨;那股力量是在人民可以接近、感受的實際生活層面,就像科學家不斷的思考孔雀為什麼需要那麼華麗的尾冠一樣。
我們也可以思考一下,儉約或簡約是不是一種美?是不是一種感動的力量?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特別是在中國或華人的世界,它是不是比豪奢或炫富更接近我們心中的文明或理想?
【2011-08-28 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