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08-29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頒發世界華文文學獎給王文興

原文網址:
http://www.sinchew.com.my/node/217775?tid=1

王文興:意義特殊令人感動‧世華文學獎給全球華人
國內 活動 星洲媒體活動 2011-08-29 09:37

文壇上以“慢寫”著稱的王文興是第六位花踪世界華文文學大獎得主。(圖:星洲日報)
(吉隆坡28日訊)世界華文文學獎得主王文興指出,獲得星洲日報頒發這個獎項,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它代表一個全球性,給全球華人的獎。

他昨晚在花蹤文學獎頒獎禮上,從星洲媒體集團執行主席丹斯里張曉卿爵士手中接領1座花蹤銅雕,以及1萬美元的獎金後,發表得獎感言。


“我非常感謝星洲日報給我這個獎項,這個獎項有個特殊意義,讓我更覺得感動,感動的是這個獎不是地方性,它是一個全球性——給全球華人的獎。得這個獎,我個人有兩種心情:一是惶恐的心情,我覺得我沒有資格得獎。另一個是高興的心情,高興這個獎送給了台灣,算不上肯定台灣的文學成就,不過肯定台灣對文學的愛好。“

蕉風椰雨更屬於大馬

王文興說,他是昨天才到馬來西亞,這一天的觀光,給他非常好的印象,這是一個非常美麗、充滿活力的國家。

“這讓我思考,過去是否和這個國家有些情感的牽連。50年前,我們講到這個國家,就會用四個字‘蕉風椰雨’,用非常美麗的這4個字來形容這個富有浪漫情調的國家。台灣也是蕉風椰雨,不過我們覺得這更屬於這個國家。”

“遠在40年前,我知道兩位我佩服的文人到過這裡:一位是郁達夫,一位是徐悲鴻。郁達夫的散文是中國白話文第一人,徐悲鴻是近代素描雙料第一人,跟隨他們的步履來訪貴國,我覺得高興、光榮。”

觀後感

發揮巧妙構思
李輝(中國傳記作家)

“這個頒獎禮讓我非常的激動,第一,我沒想到馬來西亞的文學有這麼年輕的群體作者;第二,那麼多的觀眾那麼投入的看一個文學的頒獎。

這個頒獎儀式的組合也非常好,演出的形式把中國的語言、文化和藝術的綜合體,把整個頒獎典禮弄得有聲有色,這就是貴報的同仁們巧妙的構思和創意。”

感受真情流露
朱自奮(中國報導文學作家)

“我覺得這個頒獎禮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很感動。我覺得這個頒獎禮不僅隆重、優雅,非常大氣,而且也富有詩意。有一種由文學所帶來很美好的感情,可以感受到真情流露的一面,就像是文學帶給我們心靈和情感的一種重要禮物。此外,這個頒獎禮體現了馬華文學面向世界的一種視野和胸懷,並且展現了馬華文學在當下整體的文學創作實力,出了一批馬華的實力派文學家新秀,也是這個頒獎禮最出色和最大的成果。

最盛大最莊嚴
長平(中國時事評論作家)

“我曾經參加了一些中國大陸和美國的文學活動,這次是我參加過最盛大和最莊嚴的活動。

這是一個非常好,且重視文學的現象。而且我覺得參加花踪文學獎的作品的指標都非常高。

作為中國一名熱愛文學的人士,我覺得非常高興。”

頒獎禮賞心悅目
孫愛玲(新加坡小說家)

“頒獎典禮能用賞心悅目一字來形容,而此文學獎從收件到最後評審,整個過程都井然有序。

作為小說組別的評審,我認為參賽者的語言掌握能力非常成熟,都能以文字帶出想要說的故事,難得可貴。他們已在馬華文壇占有一席之地,我鼓勵這些作者日後繼續耕耘,走出世界。”

感覺非常開心
周蓓姬(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組長)

“首次參與此文學盛會,感覺非常開心,看到馬華文學這22年成績,證明它在世界華文文壇上,確實占有一席之地。我很高興看到來自台灣的作家王文興教授榮獲世界華文文學獎,作為台灣人,我們深感榮幸,也希望台灣日後能在世界文壇更上一層樓。”

一個盛大節日
黃子平(中國文學評論家)

“這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我每兩年一定來參加這個盛會,每個環節都非常好。

報告文學的環節比較出乎意料,評委對報告文學會有比較多的見解,文類本身有很多爭議,也有很多人建議改成紀實文學,報告文學本身是一個很特定的概念,而台灣稱為報導文學。

紀實文學的範圍、寫法和傳統等都不一樣,能讓投稿人有更寬大的視野。”

引發鄉愁的盛典
張大春(小說家)

“從演講、致詞到表演,整個儀式和整體環節都非常的完整。表演的節目非常具有特色,如女高音使用兩個不同聲腔的演唱方式和舞蹈環節等,都令我非常享受。

我30年來沒碰過可以引發鄉愁的一個盛典,而今晚花蹤做到了,實在難得。”

盛大文學盛會
林載爵(聯經出版社發行人)

“這麼盛大的文學盛會,在台北及香港都沒有辦法看到,我第一次參加,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頒獎給參賽者,此文學獎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即全球華人作家大集合,而得獎作者從本地的許裕全,到已跨出馬華文學的黎紫書,呈現不同面向。”

身為華人也自毫
江迅(專欄作家)

“我非常敬佩作為一個非以華語作為主要語言的國家,花蹤文學獎能堅持舉辦22年,星洲日報確實是在做好事。身為華人,我也感到非常自豪。就如華蹤之歌最後兩句所唱出的,海水到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花蹤,令人非常感慨。此文學獎能不能走向世界,還有再努力的空間。”

希望再增加影響力
陳德海(中國駐馬大使館政務參贊)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花蹤文學獎頒獎典禮,它可以從1990年延續11屆舉辦至今是非常難得的。此外,也要恭喜所有入圍及得獎的作者。

希望未來文學獎可擴大宣傳,增加其影響力,也期望日後會出現更多優秀作家。”

“讓我覺得感動”
陳思和(中國文學評論家)

“其實每次出席花踪文學獎都會讓我覺得有種感動,因為在這一塊土地上,有這麼多人通過對文學的熱愛,表達了對生活和民族的信心。”

令我感到高興的是,馬華文學因此出現了非常好的前景,而馬來西亞早期的文學作家已為馬華文學作了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希望馬華文學可以發揚下去。

我認為馬華作家應該走向世界,以看得更多更遠,馬華文學大獎得主黎紫書雖然很年輕,但較早期的作家走得更遠,為馬華作家開拓出一個新的藝術追求優勢,入圍者都讓評審們很難抉擇,整體上來說,這些作家都非常優秀。”

(星洲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