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03-29

中石油员工在非洲的工作、生活情况

http://city.udn.com/3011/4805740


佟湘玉 我在非洲的兄弟
2012/03/26 20:28 




朋友在中石油下属一家公司工作,最近这几年在非洲炼油。最近回来休假,昨晚我请他吃饭,边吃边聊,对中石油员工在非洲的工作、生活情况有了一点了解,趁着还没忘记,我码出来,和众网友分享。

大家知道,这十年中国的“三桶油”(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一直在海外觅油,中石油很大的精力在非洲和中东。朋友所在的国家是非洲内陆国,储油量比较丰富,该国画了一个圈:你们就在这一片区域折腾吧。也就是说,中国可以在他们所划定的区域进行勘探和采油。为了提高所在国经济,一般来说都要帮他们建炼油厂。我的朋友就是从事炼油工作的,只要建筑公司把厂房和装置建造完毕,他就得到位。

我分几个方面说吧。

1、选拔。虽然非洲是艰苦之地,但也不是说你想去就可以去的。首先要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和外语。当然,专业技能主要是看你日常工作中的能力,特别强调处理问题能力,在那里要让装置从原油到成品油,中间如果遇到问题,只能自己解决,不比在国内出了状况,还有别人帮助。一般来说,能去的都是业务骨干。其次是体检,身体不能有大的毛病,也不能有隐患。我朋友在体检中发现有一个7mm的胆结石(以前他不知道)。领导说:要么你不要去非洲,要么你就把结石解决了,如果在那里发作了,一点办法都没有。朋友考虑了几天,去医院把胆给切了,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就奔赴非洲了。

2、工作。按中石油规定,是工作三个月回国休息一个月,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开车”(就是装置第一次从原油到成品油的那个过程,炼化公司术语叫“开车”。)前三个月,他们每天工作18个小时,没有休息过一天。装置稳定了之后,每天工作12个小时,也是一天都不休息。我朋友这次去待了7个月,一共休息了3天,一天是公司组织出去旅游,两天是到首都等回国飞机。实话说,我没有想到他们的工作强度会这么大。厂里的员工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和他们签的合同是5年内员工比例达到1:1,管理人员也是1:1(一个中国人一个非洲人)。但目前看,员工这一块很难做到。一来每年大学毕业的一两百人根本就不够分。二来文盲多,三来不少人赚点钱就辞职吃喝玩乐去了。

3、安全。我觉得他所在的国家还算稳定,但对他们也是军事化管理,平时绝不允许他们外出,要出去必须得有他们的军人陪着,该国一共有1、2千万人口,军队只有1万人,保护他们的就有200人。好在他们这个炼化厂面积颇大,在厂里就能看到很多非洲风光。虽然这样,朋友还是偷偷的翻过墙去附近村子里溜了一圈。朋友说:那里一个少校就可以政变,去年就发生过一次。本来我们和他们谈的采油炼油条件对我方比较有利,但那次政变之后,新上任的元首要求重新谈合同,现在就没那么好了。

4、生活。住:住的条件还不错,两个人一间,和三星级的标间(双人间)差不多;工作服公司请人洗,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有洗衣机。吃:全部是从国内带出去的厨师,吃的口味和国内一样,没什么变化。当然吃的种类就没国内那么丰富了。医疗:有一个卫生所,只能进行一些日常的简单处理,如果正经生病了,就送回国。娱乐:电视可以收到6、7个台,可以看到CCTV4和BBC,其他还有法国的什么台以及他们国内的频道;只要不在装置上干活,可以随时上网,但网速很慢,在QQ上发个图片打开都要老半天,朋友这次回来受同事的委托,要下载很多视频带过去。体育设施现在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游泳池。我问:你们整天工作,还有时间锻炼?答:工作12个小时,睡8个小时,不是还有4个小时吗?

嗯,就这么多。



路爲紙,地成冊,行作筆,心當墨,記錄無限,丈量天下

本文於 2012/03/26 20:37 修改第 1 次





�X�B: 我在非洲的兄弟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4805740#ixzz1qTxLsrE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